19.19(2 / 2)

我又初恋了 慕吱 15291 字 4个月前

沈以星说:“学物理的,还没回国,就被国内好几个研究院看中了。”

书吟哑然失笑,沈以星竟然会喜欢长相如此普通的男生。

她想起曾经在教室门口,被男生堵住表白的沈以星,当时她一脸嫌弃地埋怨对方长得丑,如今想想,那男生比段淮北长得帅。

沈以星说:“我好喜欢他呀。”

书吟:“那为什么不答应他的追求?”

沈以星苦恼:“他才追了我一个礼拜,我就这么答应他,他会不会觉得我很好追,觉得我是个很随便的女孩子?”

书吟没谈过恋爱,也无法给出答案。

聊天过去三天。

三天后,沈以星说:“我和段淮北在一起了。”

书吟好奇:“为什么?”

沈以星絮絮叨叨:“昨天晚上我怎么也睡不着,我给他发消息,问他,如果我说我现在想去看海,他会不会觉得我很麻烦。他说,去看海的话,要喝点饮料吧,你那么喜欢可乐,我过来接你的路上,给你买可口可乐还是百事可乐?”

“书吟吟,我想到了高二的时候,我问你我去当个美妆博主好不好?你说,当美妆博主的话,要买个大房子,才能装下我的护肤品和化妆品。”

“他和你一样,都会认真听我的话,给我提出可行性意见。所以,我不忸怩了,就和他在一起了。”

沈以星就这么和段淮北谈着,从大四谈到了现在,一谈谈了五年。

都五年了,两个人愣是没吵过一次架。

黏糊幸福得像是始终处于热恋期。

原本定于明年结婚的,然而家里老人迷信,说明年寡妇年,不适合结婚。于是结婚的日子推到了后年。

段淮北不太乐意,却也没办法。

沈以星倒是挺开心的,自己离“已婚少妇”又远了一点。

他们婚前没有同居,段淮北工作的物理研究院离市区太远,他工作时间不固定,时常加班,所以大部分时间都住在宿舍。偶尔得空了,才来沈以星这里陪她。

许多年轻时的豪言壮语,似乎都成了流言蜚语,没有得到任何应证。

可沈以星当初说的成为美妆博主,却实现了。

她现在一条广告费都要六位数,即便如此,许多品牌商如过江之鲫般找她合作。

当初班级的倒数第一,如今混的风生水起,任谁不感慨一句造化弄人呢?

书吟作为班级前十的好学生,倒也没有辜负她的好成绩。

本科毕业后,她去了世界三大翻院的巴斯大学读研。巴斯大学的口译和同传专业是世界公认的top1,只可惜,书吟毕业后,没有干口译这行。

她仍旧囿于表达,不喜与人接触。

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幽远绵长,即便她现如今有着出色的学历,不菲的工作收入,但她时常会想起那些年,深怕言行举止透露出自己的胆怯和不自信的时刻。

书吟现在的工作与专业挂钩,日常与中英文打交道,专业图书翻译。

偶尔还接点活儿——她大学时期的同专业学姐熊子珊与人合伙开了家影视字母翻译工作室,忙不过来时,熊子珊会让她帮忙。

中国翻译费是全世界有名的低,加之书吟进行的是中文与英文的互译,一部电影翻译下来,也就万把块钱。而且得在一个礼拜内完成。

这种活不常有,每个季度有那么一两次。

书吟知道,这是熊子珊照顾她,变相地给她送钱。

书吟现在对钱也没有太大的执念了。

读书时期不怕同学比成绩,毕竟成绩差,努努力做题,好好听课,迟早会赶上去的。她怕的,是班上的同学比美,比穿着打扮,比自己买的零食多贵,比自己又去了哪哪儿玩,比一系列需要金钱支撑的东西。每每这时,她自卑到了极致,只能用沉默面对局促与卑微。

自从她家拆迁之后,书吟经历了一夜暴富,再一次肯定,钱确实是个好东西。

她和沈以星住在同一个小区,同一栋单元楼,上下楼。

沈以星这套房子,是她用自己工作的钱,全款买的。

书吟的这套房子,则是书吟用自己得到的那一部分拆迁款付了八成的首付,剩余的贷款分期。她大学期间开始兼职,赚得多用得少,本科加研究生六年时间,赚了约有五十万。当然,有三十万是在国外赚的。

去年毕业回国后,书吟用了一年的时间,在今年夏天,把剩余的房贷一次性还清了。

书吟回国后,沈以星常往她家跑,俨然把书吟家当自己家了。

毕竟书吟做的饭菜可比外卖好吃多了。

两个人都是全职,天天待在家里,却也没相看两相厌。

夜里十点多,看完电影,沈以星问书吟:“明天去看电影吗?国庆档有很多电影。”

书吟说:“我明天得去看望我大学时的系主任,他五月一号节生日,放假那天应该会有很多人去看他,我想着提早几天去,错开人群。”

“五月一号生日?啊……我记起来了,你那系主任是不是叫江五一啊?”

“嗯。”

“他怎么不叫江劳动?”

“……星星!”

沈以星吐了吐舌头,又思维发散:“他要是植树节生日,那他就是江直树了。”

书吟被她逗笑。

沈以星问:“你明天什么时候去?”

书吟想了想:“下午吧。”

沈以星眨眨眼,说:“那我等你回来吃晚饭。”

书吟说,好。

-

隔天,书吟带上给系主任准备的礼物,打车去往他住的小区。

本科期间,系主任对书吟照顾有加,知道她缺钱,还给她介绍了不少兼职。

兼职翻译能挣不少钱,偶尔接到沙特阿拉伯那边来的顾客,豪横的阔绰。一天下来,书吟加上小费赚的钱,都有五六千。

书吟现在的这份工作,也是系主任帮忙找的。

许多图书翻译的活,都是系主任介绍给她的。

所以江教授生日,书吟必定要提上东西去看望他。

江教授清廉正洁,住的地方还是学校分配的公寓楼。

公寓楼共七层,没电梯,书吟爬了六层到他家,太久没运动,她累的直喘气。

缓过气后,她才敲门。

没一会儿,门打开,门内站着的是江教授的太太。

书吟出国前来江教授家吃过一顿饭,和江太太有过一面之缘。

“是书吟吧?”江太太的记忆力好的惊人,一下子就记起她来。

书吟:“嗯,华阿姨,好久不见。”

书吟的记性并不好,她记得江太太,不过是因为江太太姓“华”,华这个姓氏,很容易让书吟记起电视台的那位女主持人。

那年她遇害后静养了一年半,再复出,是在第二年的春晚了。姿态端庄,面容典雅,美丽如故。

华阿姨邀她进屋,给她倒了杯温水,说:“你江教授去超市买东西了,你在这儿坐一会儿等等他。”

书吟低眉顺眼:“好。”

她低头喝水,余光里,察觉到华阿姨不断地打量着她。

那目光是友善的,带有慈爱的力度,甚至隐约中,书吟觉得她在用看未来儿媳妇的眼神看自己。

但印象里,江教授只有一个女儿,没有儿子。

猝不及防地,书吟听见她问:“书吟,有男朋友了吗?”

书吟差点儿被茶呛住。

她是没想到,江教授的太太也如此八卦。

“……没、没有。”她干笑着回。

还未等江太太再开口,身后传来开门声。

书吟如释重负地看向回家的江教授,连忙起身问好:“江教授,您回来了啊。”

江教授见到她,笑了声:“书吟来了啊,我买了些菜,你在这里吃了晚饭再回去。”

书吟:“不用不用,那太麻烦了。”

江教授温慈中带着严厉:“不行,你难得来一趟,必须得吃了晚饭再回去。”

无奈之下,书吟只好答应。

下午三点多,离晚饭还有好一阵。

江教授拉着书吟进书房聊天,主要还是问她留学生活以及现在的工作情况。

一聊就是两个多小时,书房内飘进一股饭菜香,江教授取下鼻梁处的眼镜,说:“瞧我,见到你太开心了,聊得忘了时间,这都到晚饭的时间了,我们出去吃晚饭吧。”

书吟点了点头,亦步亦趋地跟在江教授身后,来到客厅,在餐桌边坐下。

江教授进了厨房,帮江太太打下手。

画面有种说不上的温馨。

这让书吟想到了自己的父母。

正这时,书吟手机响起来电铃声。掏出手机一看,是沈以星的来电。

书吟接了起来:“星星,怎么了?”

沈以星说:“你什么时候回来?我哥今天下厨,等你到了我们再开饭!”

陈知让和她们也住一个小区,小区是一梯两户的设计,陈知让和沈以星在同一层。

书吟瞄了眼在厨房忙活的江教授,恰这时,江教授也在打电话,他声音浑厚有力,穿过厨房,落入书吟耳里。

“你待会儿过来?正好我和你姨妈在做晚饭,你过来一块儿吃晚饭。”

书吟能够说服自己和老师师母一同用餐,但无法适应有陌生人在的场合。

而且手机那头的人,还是他们的亲戚,他们自然有数不完的话题,书吟无法插话进去。

是以,挂断和沈以星的电话后,书吟找借口离开。

“江教授,我还有事,可能得先走了。”

端菜出来的江教授听到这句话,愣了下,没责备她,反倒是问她:“工作上的事吗?很急吗?”

书吟鼻腔里涌起酸涩感,为这份关心和体谅。

她一并吞咽往下。

“嗯,工作上的事。”

“哎,还是工作要紧,饭什么时候吃都行。”江教授很是宽容,开门送书吟时,又不忘叮嘱她,“五月一号那天中午,你师母给我订了餐厅,说是毕竟六十大寿,得好好吃一顿。我没叫什么人,就叫了些你的师兄师姐,还有我现在带的研究生们,书吟啊,你看你有时间吗?有时间的话,过来和大家一块儿吃饭。”

他的话语句调很是柔和,没有师长的威严,仿佛将书吟当做朋友,神情里半试探半期盼地望着书吟。

透过他这张脸,书吟想起了另一个人。

那人也是这般的温柔。

书吟异常平静地笑着,说:“好,我一定过去。”

下楼时,她用手机软件打车。

到小区门口,夜色里,一辆黑色的车朝她缓缓驶来,车速缓慢,随后,又绕过她,在她身后停下。

它后面紧跟着一辆白色的网约车,书吟瞄了眼车牌,是她约的车。

于是她往前快走几步,拉开车门,坐了进去。

几乎是她坐进车的同一时间,身后那辆黑色轿车,车门打开。

下来的男人,眉眼温柔,远胜过江南烟雨。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