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日常(2 / 2)

一直以来对于中国选手的偏见,加上裁判内心不知道有没有的人种歧视,有些人在打分上格外严苛,简直是赤·裸/裸的不要脸。

于谨还特别把丛澜拉脱维亚站短节目的23.6分用红笔给圈了起来。

“你知道她的合乐性与表现力到底怎么样,年纪小,但情感丰沛,包括技术,都很好。”他说,“就算压分,这也过分了。”

张简方皱着眉头翻了翻,于谨还找人做了表演,把大家的P分都给腾到了一处。

这柱状图看着,那是真的刺激。

于谨:“主席啊,我们得快点了。考证、攒工作经验、再考证,前后得四五年呢,布局要长远啊!”

张简方叹气:“我已经把报告提交总局了,看那边什么时候批吧。”

于谨一愣:“你怎么不早说?”

张简方:“你也没早问啊!”

于谨:“那我这半天费这么大劲儿……”

张简方幸灾乐祸:“谁叫你老来骚扰我,我故意的。”

于谨:“……”

·

于谨从张简方那里出来后,就去找了丛澜。

下了楼梯刚拉开训练馆的门,就见姜胜憋在一个拐角的柱子后面,搁那儿不知道看什么呢。

于谨一下就警惕了起来。

但还没等他走过去,姜胜就发现了他,笑得有点尴尬,又带着獐头鼠目的猥琐。

于谨当时就不想理他,翻了个白眼向左侧迈开一步,扭身就走,压根没跟姜胜说话。

后面的姜胜:“……”

草!

他张嘴不出声地骂了好一会儿于谨,看着对方的背影逐渐往前,去到了冰场边上,丛澜见到了,就从场子里面滑了过去,两人在场边隔着一个围栏说话。

姜胜眯了眯眼睛。

他不喜欢于谨,自从之前被骂了以后,他就更讨厌这个人了。

“能耐什么,不就是仗着有个丛澜?哼,我看你没了她要怎么办。”姜胜冷哼一声,甩着手离开了这儿。

他不是教练,之前做过领队,现在就在首体这边管点杂事。

不过,他认识的人多,人脉也广,于谨得罪他以后,这人就一直在盘算着给于谨下个套,整治一番。

丛澜在意大利破了记录,姜胜觉得,单单是搞于谨就有点表面了。

于谨在他面前这么抖,不就是因为手里有丛澜吗?

要是把丛澜换去给别的教练,他还能有什么本钱在国家队横着走呢?

小人的眼里看到的都是极端,于谨可从来没有横着走过,相反,他一心扑在丛澜的训练上,在其他的事情上没分出半点心思。

方晨那里看他带丛澜的效果好,还请他过去给梅山雁秋翠她们上课,这么一来,于谨就更没时间了。

但姜胜的计划没有实现的机会,因为张简方知道了。

他本来就烦派系争斗,以前吧,首体这里分两个地方派,再加上前任主教练,三足鼎立,互相较劲。

地方派别里,又根据几个教练分了另外的小股势力,没事彼此讽刺,有事一致对外。

搞得花滑部当初是乌烟瘴气,最后狠狠惩治了一番。该退回的退回,该降职的降职,张简方这才把部门给收拾干净。

姜胜算是降职转行的一类,他当年也是个教练,不过他这个教练挺差劲的,连国际比赛都没去过,滑不出来,早早地退役了,反而就在国家队里留了下来。

老黄那种还得当上一段时间的助理教练,这才转了正,收了学生。

姜胜倒好,没干俩月就仗着关系当了主教练,还抢了别人的学生,把那个地方教练气得直接回了老家。

学生也没带出来,姜胜本身水平就不好,他理论也差劲,更不是那种会教的,最后学生忍不住了,拼着不在国家队里待,也要回地方队找以前的教练。

如此两回,耽搁了仨孩子,张简方到了,把他给开了。

结果被他的关系人给捞了回来,最后定下了在基地这里管杂事。

主要是张简方连领队都不让姜胜做。

姜胜不仅不喜欢于谨这种愣头愣脑不懂事的,最厌恶的就是断了他路的张简方。

可惜,他没办法。

姜胜找了个教练员,两人沆瀣一气,制定了一个臭不要脸的计划:

先用一件事把于谨给搞掉,让他收到队内警告,最好停职一段时间;

然后,借口丛澜不能没有教练,把这人塞过去,让他带。

一看就知道,丛澜的前途不可限量,只要接了手,带出来成绩,到时候于谨想要回去,怎么可能呢?

马上要来的是JGPF和世青赛,这俩可比分站赛重要得多,特别是一月份的全运会,对国内来说更是重要无比。

于谨到时候想仗着之前的成绩抢回丛澜,那是不可能的。

两人私底下筹划得倒是好,可惜,张简方当场就听到了墙角。

唉,也不是他想,主要是楼里的信号就这块儿好,他都习惯在这里跟老婆女儿打电话了。

他来得早,姜胜两人到得晚,这可不是他故意听的。

张简方正要走呢,就听到另一边的天台上有人在说话,姜胜刚说出他们的野心,张简方低头就找了录音键,把他们的对话给录了个完整。

张简方:机智的我。

这下子,姜胜直接完蛋。

人都被调走了,于谨还没发现,每天忙忙碌碌的,做着教练真正该做的事。

·

丛澜最近在练延迟转体,就是三周跳里,第一周腾空到最高点的位置,然后在下落的时候快速转完后两圈。

虽说跳跃的滞空时间也就在0.5~0.8秒左右,速度极快,但这种旋转方式,在实际看来也是很明显的,给人一种“你为什么还不转”以及“你怎么后两圈这么快”的疑惑。

跟举双手的额外姿态一样,延迟转体有利于加GOE的分数,所以不少的选手都会练一练。

因为之前主要练的是稳定性,丛澜在这方面没有放太多的精力,不过她3F本身就有点延迟转体,所以这回认真去练的时候,显得就比较有成绩。

要说明的一点是,合理的pre与延迟转体,是共存的。

pre(提前转体)是在冰面上,起跳的瞬间,而延迟转体是空中。这是两个阶段。

不过话说回来,要是pre过渡导致偷周,这样的人想延迟转体也没这个能力——为什么偷周呢?还不是因为在空中转不到足够的周数嘛!

双管齐下,现实里的于谨靠经验带她,意念空间里的非人类教练靠科技和数据带她,这样一来,呈现的效果很是喜人。

最让丛澜高兴的是,她定制的冰鞋终于到了。

在联系上厂家了以后,丛澜去测了数据,一部分是自己的要求,一部分是引导着对方给了自己想要的参数,最后好歹是把空间里的那张纸给复制了下来。

要不是怕于谨起疑,她哪儿用得着这么累人啊?

丛澜叉着腰塌着肩膀,只觉得好久没演戏说谎了,生疏了许多。

好在结果不错,新鞋的制作很顺利。

她连冰刀也换了型号,比之前的更轻一些,刀齿和冰刀弧度也有所改变,更利于她的跳跃。

“滑行上我挺不错的,还是紧着跳跃吧?”丛澜之前这样说道。

换了新鞋新刀,她上冰试了试,一不留神摔了个大马趴。

场边的于谨:“……”

丛澜龇牙咧嘴地爬起来:“不好意思没控制住。”

冰刀弧度比她之前习惯的那一款要平一点,导致在滑行中有点不受控制。

于谨瞥了一眼:“这个对你的控刃要求有点高。”

丛澜站直,抬起了右脚:“是有点,没留神,刚都没有踩住刃。”

于谨:“冰鞋呢?脚开始疼了吗?”

丛澜给自己比了个大拇指:“还是老样子,前半个小时我能浪到没有感觉。”

过了这半个小时,她就可以痛苦地感受从脚趾到脚后跟、脚脖子的挤压与疼痛了。

换鞋,真的很伤脚。

但丛澜这两年换鞋频率很高,她也不是故意的,技术水平不高嘛。

主要是刚开始练,尤其是在齐齐哈尔,那会儿更惨,处于恢复期,技术动作全部都变形了,鞋子报废速度就会很快。

不正确的起跳落冰,还有大部分依靠鞋子的支撑来跳跃,她体重往上一砸,这些对冰鞋的影响都很大。

包括现在也是,她的鞋子表面划痕很多,都是冰刀踩上去的。起跳、落冰、旋转,刀齿一割,鞋面就是一道印记。

冰刀也没被放过,前端也有着左右脚互相伤害的证据。

等她发育期过去,技术稳定,到时候在冰鞋冰刀上的花费至少能减少个三分之二。

这个对比是因为目前花得太多,她在这方面的支出比其他选手贵很多。

意念空间太费钱,看不得她有钱,定制真的太贵了。

丛澜:“我等之后的比赛,看看是要穿旧鞋还是新鞋吧……”

要是技术规范的话,冰鞋就不至于损伤那么多了,说不准还能晚点换鞋……

但冰刀得换成新的,不然就白练了。

冰鞋与冰刀是分开的,丛澜看着自己的新刀,嘟囔着想在上面刻自己的名字,那样的话肯定很帅气。

于谨嗯了一声,赞同了丛澜关于新旧鞋子的说法。

·

丛澜没有报名B级赛,所以这赛季从意大利回来,就有了近两个月的时间修整状态,还能稳定地去学校上课。

COC今年是成年组的第三站,在11月3日举办。

6日晚上的时候,丛澜去gala上溜达了一圈,还是表演的《糖梅仙子之舞》。

经典节目,百看不厌,更何况现场的观众还不一定有没有看过呢。

再说,丛澜粉丝还是很想现场看一眼她这个花仙子一样的变装表演滑。

结束当晚,在一堆的赛事播放中,丛澜凭借这表演滑,硬生生地在论坛帖子中杀了出来。

据去了现场的冰迷形容,可以给3A妹妹起个外号,叫做仙子妹妹了。

——太萌了呜呜呜恨我没有这么一个妹妹!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