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继续加油啊(2 / 2)

张简方:“我们第一个全满贯!”

虽然很想说丛澜不会是最后一个,但未来太遥远,也不知道下一个全满贯会在什么地方。

花滑现在真的是,喜气洋洋!

张简方:“再没有比现在更高兴的时刻了!”

——后来,这话他又说了两次。

要表扬的不只是花滑部和冰协,冬运中心、体育总局,丛澜这个“全满贯”,牵动了所有人的心。

正在申奥的组委会也发来了贺电,丛澜之后一周的日程安排满满当当。

张简方的夫人本来说要给丛澜安排庆功宴,结果她压根就逮不到人,丛澜不是在接受表彰,就是在去往接受表彰的路上。

于谨作为她的主管教练,也同样得到了属于他的荣誉。

采访、慰问、宣传,行程接踵而至,丛澜自四大洲回来一周,连家都没有时间回。

队内先进行了一场“丛澜本人不在场的庆功宴”,还连线丛澜现场直播,说今天有什么什么好吃的,可把她馋得够呛。

舒傲白等人哈哈大笑,顶着丛澜的名头闹了好久,众人都玩得很高兴。

深夜十一点半,冰场。

“哐”的一声,丛澜摔在了冰面上。

她翻身起来,弯腰把衣服上的冰碴子扫掉,气喘吁吁地滑到了围栏边,拧开了水瓶喝水。

于谨有些心疼:“今天早点回去吧,明一大早还有个会要参加呢!”

早上五点半就得起来,压根睡不了多久。

丛澜摇摇头:“不行,已经少练了很多,马上世锦赛了。”

她这周体能训练减少了,冰场更不是每天都能有的,唯一可以坚持的就是陆地训练,还总是会因为缺少器材捉襟见肘。

意念空间可以作为补充,但世锦赛竞争压力太大,光靠意念空间的训练完全不够。

于谨:“快了,再有三天就安生了。”

这些活动不能不参加,因为都是必须的。

丛澜被列为了榜样,是典型,她就是冰雪运动的一个标杆,全满贯、技术无敌、学习优秀、品德良好,人们对于美好的期待,都在她身上了。

体总更是直接批了一大笔经费,提供了媒体渠道,宣传丛澜,宣传花样滑冰,从而宣传冰雪运动。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丛澜把水瓶放下,她用刀齿踢了踢冰面:“世锦赛要赢啊!”

空旷无人的冰场,偌大的空间里荡着这句话的回音,“要赢啊”三字穿云裂石。

最近丛澜见到了好多的领导,有些只在新闻联播里见过,大家都笑眯眯地鼓励她,慈祥和蔼。

她还做了演讲,不止在庄重的礼堂里,还去了一些冰上训练基地,以及学校,无数人热切地望着她。

丛澜每天都能看到很多人的眼神。

他们在夸她,在崇拜她,在向往她。

粉丝们在4CC结束当晚闹出来的动静只是小打小闹罢了,丛澜现在经历的,才是另一层面的“动静”。

于谨知道她的压力。

拿了全满贯,职业巅峰,已经到了最高点,人在这个时候能怎么样?

不是第一,就是走下坡路。

丛澜的世锦赛只能赢不能败,她没有第二的余地,只能也必须能拿到那枚女单金牌。

“所有人都觉得你的胜利轻而易举……”于谨看着已经去往场中心练习跳跃的丛澜。

丛澜在的比赛,你们只能抢个第二;

丛澜不失误,你们这些人还想要第一?

她只有跳跃摔两次,其他人才有得到金牌的可能。

这是现在国内外的普遍看法。

在丛澜的3A成功率又回到了80%之后,不知道有多少人惊呼,说她从此将会统治女单的冰面。

因为她的发育关过去了,这道对于女单而言无异于决定命运走向的关卡,丛澜毫发无损地度过,甚至变得更强。

那么,在之后,就没有什么可以阻拦她了。

“可天底下,又哪里有轻而易举?”于谨呢喃。

“哐”的一声,丛澜又摔了一个3A3T。

她愤愤地捶了捶冰面,起身时右手揉了下左胳膊,刚才不小心压着了,有点疼。

深夜的冰场很冷,丛澜满头大汗,扎好的丸子头从整齐到混乱,再被随手拆开又重新扎好。

日复一日的训练,逮到机会就把缺失的训练量赶紧补上,丛澜没有躺在功劳簿上悠闲度日。

哪怕,她是最有资格这样做的人。

·

张简方其实把能推掉的活动都推了,不然按照丛澜现在的名声和热度,她得忙到明年都没个消停。

“挺好的,在大领导跟前挂了姓名。”张简方可欣慰了,“以后不管怎么样,路会顺利一些了。”

他跟省队的角逐也松了许多,后者退让了一步,张简方不用那么绷紧神经了。

体总对花滑的支持力度增大了不少,再往后继续走走,一定会越来越好。

张简方用笔划掉了一个待办事项,又写上了新的内容。

丛澜在快月底的时候回了首体,她最近半个月的训练时间都是左一块右一块,没个系统。

幸好世锦赛要23号才开始,一个月呢,够她抓紧把训练量找回来了。

而且今年在上海举办,家门口,离得近就好说了,来回也不麻烦,方便调整状态。

不过三月初,丛澜就突然失去了教练。

——于谨得陪着沐修竹去参加世青赛,爱沙尼亚的塔林,四号开比,所以一号就得走。

“我不在的时候你多注意啊,找老丁他们谁都行,反正没教练看着,你不能练习三周跳。”于谨啰嗦着,特别不放心。

丛澜:“哦。”

于谨:“训练量不许再加了,你得收着来!”

丛澜:“哦。”

于谨:“我就去三五天,很快回来,你在家里好好待着,别搞事。”

丛澜:“哦。”

于谨:“你怎么这么不耐烦?我这还不是为了你好吗?”

丛澜掏了掏耳朵:“你说了得有十遍了,你没烦,我耳朵都要起茧子了。”

于谨还真是头一次因为要带别的孩子不能跟丛澜的训练,NHK受伤那回不算,他现在可比丛澜要紧张。

沐修竹被放养了半个月,4CC到现在,他跟于谨的训练也很少,更多的是蹭别的教练。

不过于谨要比丛澜早两日归队,他不在的时候也没忘记关心沐修竹,孩子的训练情况他是牢牢掌握着的,队内教练会录下沐修竹的训练视频,也会跟于谨反馈一些信息。

沐修竹知道,他每一天的训练方案都是于谨前一晚调整过的。

这会儿看着于谨叮嘱丛澜的模样,沐修竹有些自责,他觉得是自己抢了师姐的教练。

要是没有他的话,于教练就不会离开师姐了。

丛澜拍了一下低着脑袋的沐修竹,看着小孩儿茫然抬头,她笑了笑:“比赛加油啊,我等你们回来。”

沐修竹被曹教练pua得心态有问题,敏感、自卑、胆怯,张简方一月份请了个心理医生来队里,沐修竹是重点对象。

丛澜:“好好比,放轻松,不要急。”

沐修竹:“……嗯!”

丛澜给了他一条项链,是一枚小竹节,金子的。

“我奶奶知道我有师弟了,就去买了个,她喜欢金子,说我也有,那你也得来个。”她笑着抬了下左手,抻了抻胳膊,把手腕间的红绳金珠露出来。

从2010年至今,五个小珠子了,原来只有一条红绳,现在珠子多了,就又多了一条,说是这样好看。

手腕间的红绳金珠已经成为了丛澜的标志。

她粉丝有能力的也去买了同款,反正金店都有,购买可方便了。

沐修竹本来想拒绝,没耐住丛澜说的最后一句话,就伸手又缩回,一副纠结的模样。

丛澜抓住他的左手,塞了过去:“跟我还客气什么?”

她不客气地拍了拍沐修竹的脑袋:“好好比,不要紧张,也不要不紧张。认真发挥。”

沐修竹压根没听明白,但这并不妨碍他应声点头:“嗯嗯!”

于谨:“你听懂了没就嗯?”

沐修竹:“啊……”

于谨:“你这个师弟的脑容量不太大啊!”

丛澜:“我看是有点。”

沐修竹:“……”

他把小竹节紧紧地抓在了手里,浅浅地笑了一下。

2015年的世青赛,40余人的Jr男单中,沐修竹在短节目不上四周、自由滑两个四周跳的编排下,双了曲目,拿到了第二的好成绩。

他的两个曲目在十二月底的时候进行了重新的编排,茱迪根据定级条件调整了许多内容,效果喜人,平白丢失的分数被沐修竹抓了回来。

场边的于谨欣喜之余又有些惊讶:“还真是要哄着来啊!”

丁教练,一个对抽风选手有着深刻研究的人,告诉于谨,沐修竹的心态毛病很好治,你比赛期间多夸夸他就行。

“他缺的是信心,但他其实对自己是有信心的。”丁教练这样说道。

跟褚晓彤不一样,沐修竹自信,却又与丛澜的自信不一样,他不强大,这份自信很容易在紧张中消失。

于谨没让沐修竹在短节目里盲目地放他不稳定的四周,还将错刃的跳跃暂时放弃了,以的短节目为他奠定信心,再在第二天的自由滑中放了一个四周单跳和一个四周连跳。

果不其然,虽然跳跃的质量还是忽高忽低,自由滑小分表上有两个GOE是负值,但沐修竹至少是表面了。

赛后,小孩兴奋地直蹦跶。

于谨看着也高兴。

总排名出来,沐修竹是为数不多的选手,世青赛的男单太容易炸成烟花了,他有这样的节目完成度已经足够去争领奖台。

而且自由滑有两个四周,BV完全可以弥补他短节目的落后差距,哪怕是表面的P分也要比摔倒等失误的分值要高一些。

沐修竹在后台拿到手机后立刻给丛澜发了信息,告诉她自己取得第二啦!

六个小时的时差,Jr男单出成绩国内是凌晨四点多,丛澜六点多醒来才看见这个,揉着眼睛给他回了信。

【棒棒哒.jpg】一个可爱的小鲨鱼表情包。

已经拿到奖牌的沐修竹:“嘿嘿嘿!”

被夸奖啦!

开心!

于谨感觉有点莫名其妙:“怎么突然又乐起来了?领奖的余味这么悠长的吗?”

作者有话要说:  写得我也想吃烤肉和火锅了

想吃肥牛卷,吃小油条,想吃好吃的肉

虽然晚了点但是字数多嘛~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