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风暴》(2 / 2)

后半程到了,3F3Lo是挑战者们对大自然的回答,再酷寒再严厉,他们依然会奋不顾身,依然会不屈不挠。

浩瀚极地,雪白冰冷,冰刀就是丛澜的武器。

节奏加快,观众们在狂暴又急促的风声中颤栗,他们紧张地呼吸着,共情之下,众人不由得瞪大了眼睛,为丛澜的处境揪心。

她极为用力地一个跃起,以凡人之躯向上向前,左足起跳、左足落冰,空中旋转一周半,这是一个基本没有人在用的o Axel。

它不是1A,也不是delayed Axel,尽管都是向前起跳外加空中旋转一周半,但同足起跳与落冰,让这个非常规跳跃截然不同。

滞空感像是违反了地心引力,这个跳跃极高,高得跟丛澜的3A差不多,两脚间张开幅度极大,动作大开大合,仿佛天地都在她的身下。

莫霍克接规尺步,转身弓步拖刀,起来后丛澜旋身转体,难度步法进入3Lz,这一跳凛冽恣意,尽显女儿本色。

《风暴》的主题是挑战,是悍不畏死,是敬畏但又亲近自然。

绝境中有希望,死地里有坚持。

困难至极的接续步,丛澜的体力到了这个时候已经走到了末端,她在这个短节目中再次减少了压步,以各种步法取速,肩背腰部大腿带动滑行,疾速缓慢控制得完美,便是连急停都有。

三十余个女单中,三天的比赛里,丛澜让观众知道了“何谓世界第一”。

别说限定女单了,这么多花滑选手,她的滑行就是独一份,无人能及。

有人形容外国运动员滑行好是脚下抹了黄油,而丛澜这一流畅自然的滑行功底,与之不相上下。

每日雷打不动的滑行课,现实与虚拟空间教练的全方位指导,规定图形的一比一复制,丛澜的滑行早就是单人里的仅有。

接续步从一端到另一端,三十秒的时间内覆盖了几乎整个冰面,她来到某处,有一道冰裂声响起。

“咔——”

“嘭——”

这是丛澜与编曲师商议后,从纪录片里截取来的冰山崩裂声。

随后,是一道科考船破冰而行时,冰面碎裂,船舷擦冰而过,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碎冰声响。

大自然确实无可战胜,但人类并不会稽首哭泣。

相反,他们从未放弃过探寻。

步法进入侧躬身,转而变成正躬身,丛澜双手一高一低,旋转十二圈后,科考船从两座冰山间穿行而过,有冰崩的轰鸣声响起,雾蒙蒙的碎冰在空中绽放,嘭的一声,巨大冰块落于海水之中。

丛澜拉起浮腿,水滴贝尔曼在场地最中央旋转着,就像是那座被崩裂的冰山,又像是那艘科考船的船首。

破冰声不绝于耳,应着背景音里的风雪和声,人与自然,渺小与浩大,在这最强大又最温柔的绵长角逐中,清澈冰蓝的海水,静静地看着这一切。

丛澜结束了她的贝尔曼,也结束了她的短节目。

场中爆发一阵掌声,呐喊从两侧传来。

孙娅然沉寂了整首曲目,她的声音带着喑哑:“《风暴》,我们都以为丛澜的表达会是英雄主义、与自然的决绝对抗,就像是这首曲子在创作时所要表达的那样。但是不是的,她更想告诉我们,人类永远不惧挑战。她也永远不惧挑战。”

丛澜张开嘴巴用力呼吸,她回想着刚才的表现,觉得可以给自己打满分。

缓慢且用力地给自己鼓掌,三两下后,她向着两侧看台致意,然后滑向了出入口。

于谨将冰刀套递给她,又给丛澜穿好外套,带着累得要死的丛澜上了KC区。

丛澜跌坐在沙发上:“我好累。”

于谨很欣慰:“没失误,特别好。”

编排过难,丛澜能演绎成这样,出乎他的意料。

丛澜:“卫生纸。”

茱迪连忙将那坨大蓝莓递给丛澜。

抽了纸擤鼻涕,丛澜喘着气,看KC区前面地上放置的显示屏,上面正在播放她的技术动作。

“这个3A有点急了,落冰不是特别好。”丛澜道,“没我想象中的好。”

于谨没那么多追求,赛季初求稳为主:“很不错了,你不能要求每个跳跃都加满GOE。”

学渣说60分万岁,学霸说没有上90,学神说什么鬼我居然不是满分?

茱迪也不住地夸她。

丛澜把手套摘下,挠了挠头:“辣子跳一般,轴有点歪了。”

于谨:“嗯,起跳这里转体后的力度。”

师徒俩在这里分析失误,另一边,大家在给丛澜丢礼物和鼓掌。

直播解说中,趁着回顾的这段时间,孙娅然连忙捡拾起自己的职责,给观众们讲解了这几个跳跃的情况。

“丛澜的滑速很快,比上个赛季还要快,可能是这个短节目的节奏感过强,为了配合风声和整体,丛澜在保证了用刃的情况下,将速度一提再提。”她说着。

“但我们能够看得出来,丛澜是一个特别的选手,她可以两个压步起速,也能在极快的转体与滑行中急停,这对她的控制力要求很高。同时,速度起来了,进入跳跃前还不减速,她的跳跃难度也随之提升了。”

先夸了一顿滑行,孙娅然才在3A放出来的时候解说这个跳跃:“起跳很果断,我个人特别喜欢她向前迈出的一大步,跟其余选手不同,丛澜的这一步,步伐很大,她右腿抬起转移重心的速度也快,落冰时膝盖泄去了大半力量,滑出很轻柔,格外的自然。”

一阵夸,嘴就没停过。

【好像跟迷弟解说搭档了以后,孙姐姐夸澜澜更加的毫不掩饰了】

【但是真好听,继续继续!】

【风暴太绝了,我终于知道为什么惊澜的那群人之后一直念念不忘了】

【别说了,我已经心心念念三个月了,痛苦】

一阵交流中,技术动作播放完毕,画面一转,广播直接响起。

分数出得很快,快到裁判们甚至在雀跃似的。

广播:“丛澜,短节目得分84.63。”

孙娅然看了一眼:“七个技术动作都被认可了,没有大的失误。技术分48.35,表演分36.28,总分84.63。嚯,这个分数给得很高。”

国内赛,自家裁判,丛澜更是最后一位,她还是女单一号,给分都很大方。

“如果国内赛的成绩被认可的话,那这个短节目就又成为世界纪录了,”孙娅然开玩笑道,“很完整的演绎,难度高,有这个分数才正常。”

“哇,好高呀!”丛澜惊喜。

于谨与茱迪的表情更生动,两人惊讶挑眉,又对视一眼,下一秒看向了中间的丛澜,脸上满是欣慰。

可惜的是国内赛不被ISU认可,不然,还真是有一个WR。

【遗憾了】

【等等,这也就说明,LL这一套sp是有可能破纪录的?】

上个赛季一直没有破纪录,大家在为丛澜单赛季全部第一欣喜的同时,心里还是有点小遗憾的。

网上的不少帖子都有“澜澜这赛季没破纪录”的相关留言,大概是前面几个赛季太顺风顺水了,给他们一种世界纪录是纸糊的假象。

然而破纪录又哪里会简单呢?

听完得分,丛澜起身,抱住自己的大蓝莓抽纸盒蹦蹦跳跳地离开KC区。

临走前她还跟在场观众挥手,见摄像师对准了自己,丛澜笑着冲镜头比心。

【啊妈妈她笑得好甜】

【我恋爱了】

【她冲我比心,她心里有我】

再没有什么比场上大佬场下卖萌的反差感带来的刺激更强了,前面还是个一脸严峻的酷girl,现在就是个会比心的温柔妹妹,难怪冰迷粉丝们捂着心口嗷嗷。

·

回到后台,丛澜被记者们围了起来,还有申请了拍摄许可证的摄影师,不知道怎么短时间内从前场跑过来的,速度快到起飞。

丛澜见到了几位熟人,跟他们笑着打招呼。

迟敬涵举着话筒:“恭喜短节目第一,拿到了特别高的分数,有什么想说的吗?”

丛澜:“啊……很开心能节目,赛前还担心会不会失误,幸好没有。表演上我挺满意的,想要表达的内容都表达出来了。”

有其他的记者问了两个问题,丛澜一一回答。

最后,有人询问明日的自由滑。

丛澜:“这个嘛,是一首我很喜欢很喜欢的歌曲,暂时保密,明天要认真看呀,不看我会不开心的。”

迟敬涵等人笑了起来:“不能透露一点吗?”

“不行呀!”丛澜道,“啊,明天上午合乐就可以听到了诶……那就只能拜托你们保密了,还是下午看现场会更好。”

见她这么可爱,几人连忙点头:“好的好的。”

因为去年经历过智障记者一事,今年的媒体采访在最初递交资料的时候,冰协就特意审核了一下。

虽然这样无法保证记者是个正常人,但没有关系,人要是不正常的话,他们可以把报社拉黑,不至于不让人跟踪报道,只不过,很多方便就不给了。

比如单独采访、个人访谈、许可证件发放等等,有时候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更多时候,对方欺负到自己头上,也无需再忍。

这又不必拿到外面去说,只要自己人知道,当做是个潜规则也无妨。

祁寻春的脾气也很暴躁,她是领队,要做的就是保护好自家队员,花滑选手都是她要保护的。

自采访区离开,丛澜回到后台休息区,好些运动员都在这里待着,见她出现,众人一齐鼓掌。

“澜澜牛批!”

“我的澜,让我看看都是人,怎么你就这么厉害呢?”

“明明可以靠脸吃饭,非要靠技术。”

最后一句是今年的流行词,还有人在说“我的内心几乎是崩溃的”。

夸张之中都是对丛澜的赞叹,倒没有什么阴阳怪气。

也许他们背后的人是不甘愿,但运动员们的关系都很好,特别是对国家队的这群,见识到差距之后,众人都是佩服不已。

花滑不是我上我也行的项目,技术动作的好与坏,冰上一看就知道,人与人的差距之大,全在冰痕上写着。

Jr的好些孩子也在后台待着,有胆子大的,直接围在了丛澜身边,叽叽喳喳地说着她们对丛澜的崇拜。

丛澜脸不红心不跳,淡定地听着一堆堆稚嫩的彩虹屁。

“都学着点啊,特别是你褚晓彤,”丛澜还点名,“以后来找我,先夸我两句,我再跟你一起训练。”

隔着一米五远,褚晓彤把手里的一只皮卡丘球砸了过去,笑骂:“你就给我嘚瑟吧!”

这次的短节目中,褚晓彤的发挥也不错,尽管3A落冰步法滑出了,但整体的完成度是很好的。

女单赛场唯二的3A,两人的名次也是一前一后。

丛澜借助黄橙橙的皮卡丘:“笑纳了。”

是褚晓彤粉丝给她丢的礼物之一,被她捡起来揣在了怀里,顺势带到了后台。

褚晓彤摆摆手,大方道:“赏你的。”

赛后就给了小分表,丛澜拿到后看了看,一个接续步三个旋转,定级全满,GOE加分也不错。

这个新赛季的开端,令她满意。

也挺令粉丝满意的。

花样从冰协独立出来之后,虽说是跟滑冰协会分作两个组织了,其实两者还有很多部分是重合的。

“中国冰雪”这个账号,就是共用的。

平日里,这个账号会发布一些冰上项目的信息,但不是特别的多。

在社交网络兴起的时代,詹吟他们运营起来了花滑的专属账号,各个平台的名字统一,都叫做“花滑资讯”,名字稍微正式了一点,主要发布的是关于花样滑冰的各种赛事信息。

新赛季的大奖赛分站安排、国内赛时间地点、ISU又搞什么幺蛾子了等等,还会公布选手的小分表,以及运动员的相关信息。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花滑碎碎念”,这个就比较俏皮可爱了,里面会安利一些知识,聊一下曾经的某个曲目,以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解花滑的技术动作等等。

目前运营得还不错,关注的冰迷数量有很多,这次的全国大奖赛流程和进展,“花滑资讯”在不间断地发布着相关信息,“花滑碎碎念”则是接地气的聊着后台花絮。

每个选手的小分表都能在“花滑资讯”里找到,一个项目比赛结束,还会制作一个合集,方便冰迷来复盘。

至于丛澜、褚晓彤这些粉丝比较多的,她们有个人的资讯号,在这类账号里找单人的信息会很快。

网络发达,做什么都很便利。

连夸丛澜的内容都可以很快找到。

于谨摸出手机,找了丛澜的资讯号,戳进去最新一条,一瞅,哦豁,都有一千多条评论了。

“要说会夸还得是网友。”他看得很快乐,夸丛澜他当然高兴啦!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