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都在进步(2 / 2)

他缓慢扛着摄像机和收音器凑近。

楼翎今年换了新的跳跃进入方式,是于谨跟他教练在休赛季死磕的,用的是丛澜13赛季的技术。

丛澜14赛季没有四周跳是事实,于谨也不想在发育关内给她上四周跳的难度,因为太容易受伤了!

但他趁机整理了丛澜13赛季的四周跳技术,跳跃不只是起跳、旋转、落冰的动作,它的进入与滑出方式同样很重要。包括相关的肌肉、耐力训练,这些都是相辅相成的。

丛澜用四周跳会有一段助滑,不像三周跳,随便干拔。但训练的时候、比赛的时候,丛澜也一直在进步。

哪怕是训练里的失败,都是宝贵的经验。

国内之前练出来的四周跳很粗糙,技术老套,在国外四周跳技术开始发展改变的时期,楼翎易儒他们用的还是以前的技术。

ISU规则都改了百八十年了,不是邝玉海他们不想换,是他们不知道怎么改。

丛澜的技术是从非人类教练那里学的,融合了自己的风格,她的肌肉、她的发力方式、她的冰感、她的跳跃天赋……

应该说,跳跃是极为私人的一种技术动作,每个人的跳跃技术都有自己的特点,无法被人完全复制,顶多就是学上一两点。

就像是大厨做菜,食材一样,菜谱一样,但味道各有差别。

丛澜的跳跃很漂亮,高飘远,进入滑出的方式特别,用到的步法也多,她是完全不懂花滑的路人都可以看得出来的那种美。

与其他人截然不同。

这是她的优势,但对于谨来讲,要整理和总结就有些困难了。

丛澜想起来前几个月里搬着两大箱子记录本的于谨,好好一学渣,硬是被逼着学了怎样使用软件。

张简方还请了专业的人来教他,因为纸张已经不够于谨发挥了。

于谨在空闲时间做了很多的工作,他再度整理了丛澜的数据,翻了之前传感器记录下来的建模,一方面是为了发育关后让她重拾四周跳,一方面是想看看能不能共享给男单教练组。

女单这边的话,褚晓彤练四周跳有些不现实,于谨并不是很赞同让褚晓彤上四周难度——她年纪大了,受伤的可能性太高。

有了成套的技术,对运动员来说不是万无一失,顶多算是有了方法,他们需要与自身的技术结合、改变,从而形成新的极具个人色彩的跳跃。

第十一位出场的楼翎,开局一个4T,轴正、转速快、高度佳、落冰稳,他手臂和双腿收紧着,深蓝上衣与黑色裤装的考斯滕显示出了优越的身材比例,落冰时的双臂舒展,如燕之高飞。

“这个外点四周好漂亮。”丛澜喟叹了一声。

有人算过,一个高难度跳跃,运动员需要用8年的时间才可以熟练掌握,在此期间怎么失误都是正常的,丢技术更是常见。

楼翎与易儒等人的教练决定改技术,也是综合了多方面的考量,下了狠决心的。

阵痛期同样存在,连修理工在换了工具以后都会短暂的不适应,更何况是要跳四周的运动员呢?

受伤的风险如影随形,每个人都在拼尽全力,他们是无畏的勇者,在役的期间一直在挑战着高难度,无人后退。

白存儒在观众席上顿了一下:“咦?”

有点小丛澜的意思?

曲矜:“什么?”

白存儒:“没事。”

曲矜:“……”

谢谢,感受到你的敷衍了。

后面的3A出来的时候,白存儒眯了眯眼睛,他确定,这个进入和起跳的方式,是跟丛澜学的。

不一模一样,但风格类似,多看几次丛澜的比赛,会很容易就感知到这点。

话又说回来了,丛澜的3A在花滑圈里是被重点研究的跳跃,对她的技术分析没有万遍也得有几千遍了,现在新练3A的女单很少有不学丛澜视频的。

连男单也在学,因为她的3A太稳了,赛事成功率能有80%以上,这稳定性让人无法不佩服。

但都不如国家队的选手们,近水楼台,学的时候还可以得到本人的亲传。

楼翎:看看我这个内勾接外勾再变刃后起跳的3A!漂不漂亮!

丛澜的3A进入方式特别多,复杂衔接更是让观众们看得应接不暇,下腰鲍步、大一字、捻转、连续转三……随便拎出去一个都够其他选手学好久了。

茱迪来了队里以后,一线的这几位选手的滑行有了很大的提升,特别是在这方面有天赋的几位,楼翎绝对算是其中一个。

滑行佳有利于提升节目的表现力,P分五项里的SS就是skating skill,专门给滑行技术打分的。

楼翎的滑行技术好,他的3A也有了新的进步。

邝玉海在场边紧张得不行,眼见3A落冰滑出,他才放下心来。

“好了好了好了……”他松了口气。

王萱:“哇,这个步法真干脆。”

丛澜也鼓起掌来:“真好!”

看台上的褚晓彤特别羡慕:“啊啊啊我也想学这个!”

沐修竹搓搓手:“我已经学会了。”

褚晓彤:“……”

啧,小屁孩烦得要死!

此起彼伏的欢呼声里,楼翎了他的短节目,三个跳跃的完成度都很好,最后拿到了87.62分,暂列第一。

几分钟后,他的分数被最后一位男单反超,这位去年欧锦赛和世锦赛均获得第一的选手,以94.23的分数得到了他的短节目第一。

沐修竹眨眨眼:“啊……”

好高啊。

我也想要。

后台的丛澜拍了下自己的大腿。

王萱扭头:“嗯?”

丛澜:“确定了,明天自由滑楼翎易儒会上三个四周。”

至少。

王萱:“不是吧?他们不是还不稳定吗?”

丛澜:“要不怎么拿第一呢?”

一个四周跳就是10 的分数,太高了,没人不想要。

短节目落后的情况下,技术动作多的自由滑就是争分的关键。

“但是吧,”王萱想了想,在丛澜的注视下笑着道,“澜澜你都要上双四了,男单要是不上的话,会被骂得很厉害的。”

历史上第一个双4T的是长野(1998)冬奥会上,兔子自家的男单选手,可惜的是当时没有什么美感,而且那会儿地6.0规则并不鼓励跳跃难度。

男单从盐湖城周期就开始卷四周跳了,从自由滑里放一个到三个,进展也挺快的。

后来男单们打架,欧美男单全世界放话“是男人就上四周跳”,盐湖城(2002)冬奥是大鹅男单的璀璨时代,除了争夺金牌的大鹅两人完成了两个四周跳以外,阿美莉卡和兔子家的男单都完成了三个四周跳。

所以兔子男单总是被人称作jumper,夸技术标准,但是没有艺术。

按理说之后会继续卷四周跳的,可惜的是,男单四周一度青黄不接。

温哥华周期(2006-2010)男单的滑行跳跃技术后退,温哥华冬奥的男单冠军更是20年来唯一一个没有凭借四周跳夺冠的选手——这也是为什么后来他的夺冠备受争议——直到索契周期,男单四周跳技术才再度发展起来。

4T、4S、4Lz,这三种四周跳都已经被ISU认可了,尤其是最后一种,是在2011年于赛场上跳出来的。

不过现在大家用的还是T和S这两个跳跃,4F和4Lo据说有人在练,但没有人跳出来。

男单的跳跃技术领先女单,现在世界上也有一些女单选手在练习四周跳,只不过,目前没有人在赛场落冰。

至于去年传说大鹅11岁上下的小女单在训练里跳出来了四周,Novice组的可爱小妹妹,就冒出来了那么一条消息,新赛季开始了,并没有听到有新的内容传出。

倒是丛澜,4T和4S今赛季回归,明天的自由滑门票已经被炒上天价了。

“丛澜都上了两个四周,男单要是没的话,可真是丢脸啊!”

“不少人都要上三个四周的,我看这次报名的12个人里,有四个人提交的技术编排都是三四,双四的更是不在少数。”

三周以上的跳跃可以重复两次,按理来说,有4T和4S两个跳跃的就能上两次——俩单跳 俩连跳——四个四周,其他的编排会少一些分数不过不影响,四周跳的BV可以弥补。

想想就刺激,但不一定分数会特别高,不划算,因为太容易失误。

然而,技术编排就是纸面文字,你哪怕写自己要上4Lo和4F都行,反正赛场上可以随便更改。

某些选手:只是想吹个牛罢了。

给对手压力而已,毕竟不到正式比赛的时刻,谁都不知道在经过一个休赛季后,谁的实力有了怎么样的增长。

白存儒也对明天的自由滑很感兴趣。

“女性向来不缺佼佼者,倒逼男性,我喜欢这个桥段。”他点点头。

曲矜听得一脸懵逼。

谢谢,并听不懂。

双人是今天的最后一个项目,世锦赛上舒傲白俞寒第一,绪静历椿岚第二,两组分开选站,所以这次的双人三组是舒傲白俞寒、安凝思顾示、邱瑜文亦。

他们分别拿到了短节目的一二四名,最后的邱瑜压力很大。

文亦在一边抓着她的手:“放心,会追回来的。”

邱瑜深呼吸,睁开眼睛:“一定得追回来啊!”

分差不大,0.7分左右,只是他们两人的自由滑编排难度不是很高,容错率太低了。

舒傲白和安凝思拍了拍她:“放轻松。”

他们两组也不是全然无忧,短节目的微弱优势在自由滑里很可能被追上,不绷紧了神经认真比赛,就无法拿到最后的优胜名次。

双人组有个约定,这次的COC上,想要领奖台对面升起的全部都是红旗。

去年的COC做到了,今年也要做到。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