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极致的《风暴》(2 / 2)

那么现在呢?

场地里安静了下来,观众们有志一同地闭上了嘴巴,攥着自己的裤子、衣角,尽量不发出丝毫的声音,避免影响丛澜的发挥。

在广播响起之前,丛澜突然明白了。

现在她的节目该是怎么样的?

《风暴》真的不能再精进了吗?

好像可以。

丛澜展颜一笑。

镜头恰好在此时推进,循着广播介绍的“丛澜”二字,聚焦在了她的脸上,也适时地捕捉到了这一抹笑容。

该怎么形容这个转瞬即逝的笑呢?

是夏季傍晚,荷塘里的睡莲悄然绽放,带着静谧清冽,不同于常见荷花的硕大灿烂,睡莲独具细致精巧。

广播员的“丛澜”落下,丛澜刚好敛了笑意。

她切换了表情,变得谨慎坚韧,等待着《风暴》的到来。

这一场的《风暴》,是挑战,是护佑,是决绝,是义无反顾,更是不灭火种。

丛澜在短节目里设计了从“斯科特”到“科考船”,其实就是历史到现实,是单个人到团体,从悲剧的伟大到合作的伟大。

赛季初的两场只有挑战,她只是探险家,只是见到了后续跨越时光的科考团队;

后来她成为了保护者,不屈向前,又牢牢护佑着她身后的所有人;

现在她是孤身一人,不同的是,她心中藏着的是来自人类的骄傲。

勇敢地奔赴死亡,在抵达终点的时候,将那抹微弱但永不熄灭的火种种下,以己身化作养料,让它茁壮成长。

如此,她护着的就不是少数的人,而是千千万万灵魂不灭的人。

于谨在场边看着丛澜起步,冰刀落下的一刹,他浑身一凛,以并不存在的第六感,预测到了丛澜的蜕变。

他不知道接下来会是什么,但他知道,绝对会震撼人心。

事实上,丛澜做到了。

于谨深陷这个节目的情绪里,看得浑身发抖,到最后热泪盈眶。

冰面很冷,温度很低,耳畔听到的是呼啸风声,眼睛看到的是摧残暴雪,可他分明感受到了炽热火光带来的温度,烫得人都要睁不开眼睛了,热得人都要从心里爆炸了。

胸腔有一股莫名的冲动,像是被人点了一把火,要以生命为燃料,促着他竭力奔跑。

山呼海啸中,四面八方的玩偶如雨落下,刺破耳膜的呼喊,丛澜单膝跪在冰面,临时改了她的结束姿势。

喘着气仰头望天,丛澜笑了笑。

与两分多钟前的那抹笑不一样,这一次,是笃定。

找到了自己的路的笃定,站在荒芜平原上向前迈出结实一步的笃定,单赛季的成绩优异,丛澜兴奋之余也有了些微茫然,她需要目标,否则她将无法进步。

这样的话,哪怕她还在练习新的难度,又多了一二三四个四周跳,多了很多的连跳,那又能怎么样呢?

她BV会越来越高,没有人能够超越她,但她也无法超越自己了。

这很可怕,因为她会在不知不觉中退步,掩藏在高难度背后的退步。

于谨担心的就是这点,只是他还没有跟丛澜提起,预备着休赛季的时候引导她去发觉,让她意识到自己的现状。

她没有竞争对手,她走得太快太高了,她会逐渐陷入无目标的境地。

她已经在这样的境地里了。

幸好,现在她走出去了。

不是追寻的高难度技术,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她看到了更远的一层楼,云雾之上有宫阙,山巅之上有高楼。

比世锦赛的《风暴》更强的艺术追求,冠军赛上的丛澜,有了新的突破。

“天生的……”于谨的眼泪落下,好大一人在场边哭得一抽一抽的。

天生的花滑女单。

初见丛澜的时候,于谨看着她的跳跃和不完善的3A,听闻了她凑巧的生日和年岁,发出过这样的感叹。

现在,他仍然想说这句话。

丛澜就是天生的花滑女单,不止是年龄,不止是技术天赋,还有她的心态、她的思想、她的成长。

遥远大洋彼岸,正在跟曲矜一起看直播的白存儒半晌都说不出话来。

屏幕里丛澜已经自冰面离开,被她的教练披上了外套,一起坐在了那个花团锦簇的KC区。

屏幕外,他看了一眼沉默的曲矜,室内很安静,没有人说话,只有直播中透出的赛事解说和技术回放里的冰刀声。

一刀又一刀,直接切在了人的心上。

曲矜不知道说什么好。

他能领悟到丛澜的转变,仅仅是一个电子屏,她的情感就已经溢出到让人难以忽略了,现场呢?现场会是什么样子?

他突然很懊恼,懊恼自己没有回国去看现场。

白存儒:“我总觉得她是一个复杂的人,虽然只有17岁,但却像是活了几十年几百年一样,经历过我难以想象的多样人生,艺术天赋这四个字对丛澜来说,太不值一提了。”

曲矜扭头,看向了他。

白存儒:“她是太阳,你知道她就在天上悬挂着,你想去看看她,可你不能直视,只有有云的时候,你才可以稍微地望一望,望她的一星半点。”

曲矜的声音有些哑:“我想回国。”

白存儒:“来不及了。”

曲矜:“没关系,还有很长时间。”

他看到了丛澜在无边荒原上找准了前进的路,远处没有终点,至少暂时没有。

这段路不知道有多长,如果可以,他想远远地望着她走。

39.89,丛澜这一次的短节目表演内容分。

P分五项,三项10分,两项9.93。

可以说,她这场《风暴》,已经演绎到了极致。

这0.11分,可以忽略不计。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