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新赛季的新规(2 / 2)

褚晓彤:“……”

你来试试!

你来试试!

自己给自己捏的话还能算是痛并快乐,一旦让专业人士上了筋膜刀下狠手,几乎可以说连呼吸都是痛苦。

王萱:“啊,按摩好爽。”

丛澜扭头:“彤姐,打她!”

褚晓彤挣扎着挥舞她的双手,发现离得远打不着。

丛澜:“更痛苦了。”

等这边结束了,两人跟从水里捞起来被拧干的抹布一样,颤抖着找了个墙角随便一坐。

然后开始唠嗑。

“你编舞改得咋样了?”丛澜。

褚晓彤:“我自由滑才刚学,编舞师就直接按照六月新规给我改过了,现在没啥大毛病,细节改改就行。”

丛澜:“真好,我自由滑学的早。”

所以现在改得多。

褚晓彤挠挠自己的耳朵:“今年这个规则恶意满满啊!”

太针对成年组了!

双人和冰舞就不提了,就单人而言,先是规定了摔倒的数量,以前不管多少次摔倒,摔了就直接扣一分,多次摔倒就接着加扣。

以后就不是了,第一二次各扣一分,三四次的时候就改成各扣两分,要是再摔的话,一下子扣三分。

也就是以前摔三次只额外-3,现在会-4。

自由滑的难度高,有些选手确实是会摔好几次的,对他们来说这个规则就不是很友好了。

褚晓彤:“躬身转不强制嘞,啊,终于放过我们的老腰了!!”

女单的躬身转,以前是专门作为技术动作之一,规定在裁判技术手册里的。

就与温哥华那会儿的燕式巡场一般,是必须做的动作。

躬身转接贝尔曼是女单常用的一个衔接,既可以满足旋转提级要求,也能让节目好看。

虽说没有贝尔曼旋转那么伤腰,但躬身转对女单的身体柔韧要求同样是很高的,男单那边就极少有人会做躬身转。一是不好做,二是特别容易被扣分。

二十多岁的成年女单在做躬身转上,一般是没有十五六岁时好的。

丛澜:“但这次要求了联合转一定得燕式转、蹲踞转、直立转三种姿态,缺一不可。”

缺的话就要标V,这样,联合转CoSp的BV就会打折了。

以前只要求两种姿态,丛澜她们经常做的三种和换足、旋转周数等等要求,是为了提级到满级所做的编排。

旋转标V就是有失误,比如跳接旋转里的跳接动作不明显、步法有滑出等等。

褚晓彤吐槽:“我还以为旋转跟跳跃一样了呢!”

三周跳存周什么的,不就会标记小于号,然后BV打七折吗?

丛澜想了想,又开始笑。

褚晓彤:“你笑啥?”

丛澜:“我笑这个标V的规则。”

褚晓彤:“???”

诚然,强制三种姿态,不够就要标V固然是有点坑,但对一些其他规则来说,以前的跳接失误、单姿态周数小于二,是可以V上加V的,可现在一来,标V只限定在“单一姿态、不换足”的情境下,其余的毛病倒是给放过了,只给标记一次。

茱迪啃规则的时候,跟丛澜掰扯了好久,才搞清楚这个新内容。

她觉得旋转是放松了的,以前还限定了旋转中小跳之后,要在两周旋转内达到基本姿态,并继续保持两周的该姿态。现在改成了两周旋转内达成原定姿态就行,后半截删去了。

没有运动员的编舞是按照最低要求来的,尽管如此,丛澜她们还是并非不需要关注这些满级之外的规则,因为赛场上所有人都可能会失误。

如果她的跳接燕式转里,跳接的步法出现失误了呢?

她小跳换足的时候,基本姿态没调整好呢?

两人在絮叨着的同时,于谨也在跟女单组教练们谈论这个新规。

“六月出一点,七月再一点,我真烦看这个英语。”王萱教练说道。

于谨:“我也烦。”

丁教练:“改得有点烦人。”

于谨愁眉苦脸:“丛澜上赛季把GOE和P分都刷满了,我当时就觉得够呛,国际滑联那群人肯定要作妖,这次一看,我果然没多想。”

丁教练:“什么时候能给个准话呢?”

他这话说的没头没脑的,但在场的几人都明白。

技术手册里有很多形容词,像是这次针对短节目的A跳之外的单跳,特意规定了“困难的、立刻的”衔接进入,才能算是GOE的加分。

但问题来了,什么是困难的?什么算作立刻?

如丛澜那样一个步伐后转身一秒两秒就起跳,还是跟普遍的选手们一样,步伐后有一长段的距离准备?

要么给时间限制,要么给距离长度,只给一个形容词是什么鬼?

于谨:“认定太模糊了。”

根据ISU以前的行为,他现在对这些操作余地很广阔的新规则,感到满满的不安。

丁教练:“我不是很理解,为什么要砍衔接。”

褚晓彤的衔接不少,她的滑行技巧提升得很快,现在在Skating Skills这项P分中也会得到不少的分数。

但这次P分五项都有了新的改动。

有关转体步的规定提到了SS里,还对单足和双足有了要求,如此一来要是有人双足步法太多,SS就不会得到高分。

故而,也使得这个单项变得更精细。

好多人都说P分改得比较好,方向对了,让节目会变得更好看,不至于为了塞衔接导致节目过满没有留白。

可是,量化的标准被取消了大半,新增的基本都是感性的。

于谨苦瓜脸:“满满的恶意。”

他们不怕改规则,怕的是改了以后裁判不照着执行,也怕有章可循的内容被改成了宽松任由解释。

——最终解释权归ISU,别名“你听我给你瞎编”。

丁教练:“衔接太多?丛澜的节目,谁会嫌多?”

不过就是基础没打牢的人,为了编排达标而塞进去了不适合他的东西,导致表现得跟猴子一样。

于谨:“还有提议,说让GOE改成11个,疯了吗?裁判权限增大是好事吗?”

他可不看好!

一教练:“还有提议9个的。”

反正就是正负3的范围改成4和5。

丁教练吐槽:“不会提意见可以不提。”

于谨:“我比较满意的是裁判不匿名了。”

之前也能知道谁在打分,可最后的细节还是不太清楚的,这次直接取消了裁判匿名制,以后就能直接看到姓甚名谁来自何方给了什么分数。

于谨认为,很有利于选手去寻仇(bushi)。

丁教练等人表示赞同:“也就干了这一件好事儿。”

于谨:“堂溪进运动员委员会的事情怎么样了?”

有人回答:“没戏呢!”

于谨叹气:“希望最晚平昌之后能进吧!”

有好有坏,这一通规则改得,教练组的人生怕又闹出来什么新的幺蛾子。

休赛季是ISU官员们的狂欢季,于谨也很不解,这群人拿着公费去旅游胜地开会开party,玩得开心就算了,都这么高兴了,怎么还这样尽不干人事呢?

等拿到最新版本的全部规则,于谨悟了:可能这群货压根就不是人。

但他这话说早了,因为平昌冬奥之后,ISU才是真的不打算干人事。

可惜,于谨还没经历,所以他现在还充满了热情,觉得也凑合吧,没有他想象中那么坑丛澜。

丛澜:???

教练我觉得你很乐观。

不错,保持。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