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测试赛(2 / 2)

于谨也一直在跟丛澜强调,这样的配置是吃亏的,半个赛季过来了,除了在4Lz上栽的失误以外,其余的都是后面这个4S。

丁教练很困惑:“你就由着她不管?”

于谨幽幽地,眼睛里满是无可奈何:“你觉得我管得了?”

丛澜赛场上非得跳,他还能控制住?

既然不行,还不如给她训练得更熟稔,调节好她的状态,以求这个难度配置的《荣耀》能够做到。

“她没完成,自己也恼得很。”于谨说道,“看吧,这个星期又得延长上冰时间了。”

法国站回来之后,丛澜宣布退出GPF,当时冰迷们心疼之余不禁嘀咕,猜测丛澜是不是真的跟法国这个地方八字不合,怎么去一次就伤一次,坑得很。

连紧张兮兮的张简方都来问于谨了。

伤病是没办法避免的,所有人都知道,于谨不认为这是什么玄学,只能说刚好到了这个时机罢了。

丛澜不去法国站也有后面的美国站,总之哪一个都可能会复发,她的旧伤和高强度的训练导致的劳损,就是个不定时炸·弹,早晚得炸。

他觉得提前炸了总比后炸了要好,起码留给丛澜休养的时间会多一些。

之后也确实减了三分之一的训练量,让丛澜有了喘息的空间。

只不过现在看来,接下来会更辛苦了。

这样算下来,一减一加,得,又平均回来了。

迟敬涵还有最后一个问题:“你的技术难度已经是首屈一指了,为什么还要坚持做到呢?你的失误是不影响你的节目完整度的,换句话说,正是因为你的技术配置太难了,才让你的节目这么难做到,不管是三个四周还是4Lz,这些都是你的荣耀,你已经做到我们心里所能幻想的高度了。”

很真诚的一个评论,丛澜颔首,说着谢谢。

随后,她回答:“08奥运的时候我们的口号是更高更快更强,运动员本来就是要做常人所不及,不论哪一个项目,我们都在挑战人体极限,比如三周半,比如四周跳,比如更多四周跳的自由滑,这应该是一条永无止境的路,要走得宽,也要走得远。我自认为现在走得还算宽敞,那么,我就要将一部分精力重新放到走得远这方面了。”

花滑应该有技术难度,因为它就是个竞技项目,所以要走得更远,越来越远;

但它也兼具艺术性,要好看,要内核,所以要走得更宽,越来越完善。

人不可能在走得宽的时候,去走到更远更远的地方,是以,上两个赛季丛澜没有做三个四周跳的配置。

她能做到的,所有人都知道,她是可以的。

但她放弃了。

2015赛季的《风暴》《荣耀》,2016赛季的《第一乐章》《第二乐章》,因此才会出现在花滑赛场上,才能成为每一个冰迷不可不看的经典赛场回顾。

“我用两年来沉淀,这个赛季重启节目,有人说这是炒冷饭,是回锅肉,但我觉得这话很不对,特别的错误。”

丛澜半点都没委婉,否认了这类评价。

“我的短节目也好,自由滑也好,都有了更大的进步,相比2015年,它们精进了,从难度和艺术性两个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这就是我想要做的事情,也是我一直在坚持的。”

她对于谨说,4S放在那个位置超酷的!

歌者灵魂嘶吼,角色死亡顿悟,4S在此腾飞起舞,难道不是最佳的配合吗?

谁能这样做?

除了丛澜,谁又愿意这样做?

可她就是这样做了。

吃力不讨好的下腰鲍步起身后随即进3A,她做了;

滑出后高踢腿,她做了;

压缩时间也要腾出来的超长燕式巡场,她做了;

3A的夹心跳,她做了。

表演滑里都敢放4T3A来满足观众们的期待,她喜欢炫技,但炫技是基于她坚实牢固的技术基础。

丛澜离开了采访区,后续这段内容播出时,迟敬涵的声音念了一段旁白。

“她有着油然的使命感,让自己变得更好,让花滑变得更好,让人们的目光所及之处不是粗糙潦草的跳跃,而是与音乐合二为一的冰上演绎。兼顾难度与艺术并非易事,但丛澜做得很好。”

自从冰协官号放出队内测试赛信息之后,蹲等视频的冰迷们腿都麻了,终于在内部赛事结束两天的晚上,看到了这场比赛的剪辑版本。

有完整节目的没几个人,丛澜当然在其中。其余的整个录播就要自己去看了,央五不播,但会把资源传到网络上去。

关于丛澜的采访也都放了出来,等到最后统计一番,发现央五播放时长里,丛澜一个人的占比都能顶的上小半个测试赛了。

被人打趣成“丛澜专场”。

而对于迟敬涵的这段采访,大家的评论也是很激动。

【澜崽真的好棒,坚持这条路很久了,在jr都放弃艺术改拼难度的时候,她还是这么棒】

【男单是真的群魔乱舞,有的选手长得好看就算了还能当欣赏美人,但一些土豆长臂猿在冰上龇牙咧嘴驯服肢体,看得我真是眉头紧皱】

【蓝莓yyds,说倦了】

【我也很喜欢最后的那个4S,成功了就是高·潮,失败了就是契合歌曲角色,哪一种结果我都接受(当然还是更喜欢澜澜成功跳好的)】

编舞师做得好了,对节目的增色是很有帮助的,就比如丛澜的自由滑,失误是一种绝色,成功又是另一种。

为此,玛丽娜·维斯里娃女士表示骄傲。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