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小苗苗(2 / 2)

自然,这也是要办得好了才行。

2015年的世锦赛是2011年上半年申办的,资料准备已经做了好几年,这份功劳属于前任。

不过后续这个比赛的顺利举行有张简方的功劳,所以该世锦赛也成为了他履历的一部分。

冰协每年都会照惯例申办大型的国际赛,四大洲啊世锦赛啊,反正寻思着差不多的时候就递上去资料。

四年前积极申办了世锦赛,ISU也给面子地确定了中国。

那个时候他们八成想的是,丛澜估计不在了,但是中国市场差不多打开了,可以有搞头了。

张简方那会儿挺高兴的,又一个世锦赛到手,方便自家选手参赛嘛!总是跑来跑去的,累。

给我们运动员创造主场优势!

——by张简方

可惜的是ISU的如意算盘落空了,丛澜两枚ogg到手还是不退役。

于谨:“有丛澜在,估计能翻天。”

两枚ogg代表着她只要出现在比赛名单里,就会引发冰迷们追捧狂潮。

ISU对丛澜的态度很纠结,一方面想靠着她赚钱,一方面又想打压她来捧出新神。

然后就变得四不像,一边搞着小动作,一边盘算着丛澜能带来多少利益。

张简方翻了个白眼。

他又问于谨这些时日有没有找到合适的苗子。

于谨:“啊,有,但也有问题。”

女单的梯队脱节严重,丛澜之下的空白太多,张简方很需要一个至少能补到这个位置的运动员。

一个就好,两个也不多,三个当然是最合适的啦!

于谨和丁教练他们从北跑到南,找到了这么几位。

“长春的一个小姑娘,今年是14岁,在练四周跳。她的三周还不错,没有错刃的情况,但点冰跳有点踩刃。技术有点老,不过这不是大问题,后续慢慢调整就行。

她的骨龄测试也好,估计着跟晓彤差不多。”

“有一个广西去了云南冰场训练的,这个年纪小一点,只有11岁。她跳跃能力很强,非常强,已经能出三种三周跳了。

但问题是她岁数卡不上北京冬奥。”

“体操转跳水又转了花滑的,这个小姑娘,她很灵巧,今年13,技术上勾手跳错刃,别的还行。不会3A,也是在练习四周跳。”

“港队推荐了一个人,说是训练里出了四周跳,今年13岁半,可以比国际赛了。但我觉得有点问题。”

张简方抬头:“什么问题?”

于谨:“她技术毛病多,抹冰踩刃错刃全都有,几乎深入骨髓了,不好改。至于四周跳……还是算了吧这也不是四周啊顶多是个3.1周。”

张简方:“……”

他正要说,所以连一个丛澜都再也找不到了是吗?

就见于谨嘿嘿笑着,从身后掏出了一张新的资料卡。

“这个,10岁,很不错的一个小姑娘,我看她发展前景非常好。你要是觉得可以的话,我想让她进队一起训练。”他说。

张简方:“有何过人之处?”

于谨:“有股狠劲儿,十岁出了一个三周跳,两周的完成度也非常高,高远上都优秀。南方人,爸妈都是一米六,我估计她也差不多就这个高度了。”

身高的这句话不是歧视,花滑里长不高是一个奇怪的赞美。

相反,祝福女单长到一米七,男单长到一米八,更像是一种诅咒。

娇小的人更方便跳跃,也容易过发育关。

于谨强调的身高,是一个再普遍不过的事实了。

张简方:“你带?这么小?”

于谨:“小也好啊,技术没定型,之后好教。”

张简方:“行我留意着,你说人潜力大,那肯定是大的。还有吗?”

于谨挠挠头:“老丁那里还有两个,再就是老严他们了。省队那边的话你有问题吗?当初得罪那么深,我看有的人也不乐意把学生给我们。”

南方的合作还好说,云南广东广西他们连冰场和教练都是张简方找人给组建的,运动员的开销和津贴也是冰协给的钱,看上哪个学生了扒拉过来就行。

东北的不一样,山头矮了又不是死了。

花滑的惯例就是,学生能进国家队,教练也可以跟着来的,陡然换了新的教练,以前的教练能同意吗?

就算有好处,那比得上一直跟着学生在国际赛闯出名头带来的利益大吗?

看看于谨,这不就是最典型的瞎猫碰上死耗子吗?没有丛澜他现在算个p啊!

于谨:哦。

张简方轻飘飘的:“啊,没事,你们选人就行,其余的我来。”

于谨给他竖起了大拇指:“我们张总就是威武霸气!”

张总整了整自己并不存在的衣领:“那是,也不看看我是谁。”

话虽这么说,等于谨走了以后,他立刻垮了脸,开始细致翻看这几个小姑娘的资料。

“东北啊……嘶,真烦跟这群人打交道。”

一个个跟土匪似的,说不过他就想动手。

张简方喃喃:“这次多带点保镖过去,干脆带几个体能组的教练一起去开会吧?”

新赛季真麻烦。

但一想到可以给人添堵,又好像快乐了起来?

张简方:“嘿嘿。”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