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出人意料的热度(2 / 2)

写好的稿子完全不能用!

“见鬼了!”他低声嘟囔,“不是说换了新鞋的人基本都在摔吗?怎么她就不是?”

钱肃安不满:“连三周半和四周跳都不上,啧。”

咦,好像从这个角度也能发?

“新赛季第一场OP丛澜并无高难度技术,难道她已经失去了这些跳跃吗”,在心里过了一遍,钱肃安觉得可行。

只不过,等他去外面拿到了电脑,发现已经有人抢先出了短篇,论述的也就是这一条。

钱肃安气得骂出了脏话。

现在还能说什么?

说她冰鞋坏了?

这岂不是在给丛澜解释?!

可这个怀疑也被人写出来了,前面反复换鞋的过程是公开的,从中看到问题的人不少。

他们无法确认而已,但只要采访里问了丛澜,就什么都可以知道了。

钱肃安咬咬牙,飞快地写了新的内容。

“解释就解释吧!”好歹吃上点这波热度啊!

小短文很快就被端回了国内SNS,一时间,其乐融融在探讨丛澜新风格会怎样的冰迷们,呆住了。

【不是吧卧槽冰鞋丢了?丢了?领队你是怎么干的活?】

【等等,这才新赛季刚开始,鞋子丢了岂不是说这个赛季都要重新磨合新鞋?】

【后天就短节目了……两天磨合一双新鞋子?我劝你不要太离谱,怕不是下了赛场就进医院】

【有这么危险吗?我看运动员经常换鞋子来着,新鞋不应该支撑力更高吗】

【姐妹你穿新鞋不磨脚吗?冰鞋本来就磨脚,而且每双鞋子不一样,倒不是说蓝莓一定会失误摔倒什么的,上战场了装备丢了,这事儿一看就拉胯啊】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刚才的合乐里,没有3A和4lz的原因吧,连自由滑合乐都空了七个跳跃】

连跳跃为什么没上难度和合乐时怎么单独把跳跃位置给空了出来,都有解释了。

江乐心扶额:“好难啊,这次开局。”

又是蝉联后的第一场比赛,全世界都在看着呢!如果真的……

她都不敢想后续会有多少人去攻击丛澜!

·

丛澜结束OP后本该直接去混采区,别人可能没啥媒体来采访,她这边早早地就挤满了人。

混采区是一个Logo墙和一小片空地,没有隔离栏,也没有复杂的装潢。

基本上每个运动员来到这里,都会近距离跟人接触。

丛澜没急着过去,半道找了个凳子坐下。

她弯腰把鞋带解了,双脚踩在地上的时候,发出了舒服的喟叹:“活过来了。”

于谨:“我找人问了,差不多今天行李箱可以到。”

幸好丢在北京的行李箱跟着后面的航班过来了,不然真的要糟。

丛澜:“昂!”

于谨:“还好吗?”

丛澜:“有点不太适应而已,新鞋太硬了。”

旧鞋穿得时间比较长,她早就不是十三四那个一年穿坏好几双鞋子的小孩,现在轮替作战加上保养得好,旧冰鞋说是用了一年多,实际上还能再继续用上大半年。

本来丛澜就打算靠这段时间将这两双鞋子再养出来的,没想到行李会出事。

于谨长吁:“我这运气也是真的背到家了。”

丛澜笑着道:“那不是很好?家里什么都有。”

于谨:“你还挺会解读。”

她见不远处有人探头探脑,工作人员也小步跑来催去采访,丛澜站了起来,顺手拎着冰鞋的鞋带,抓在了手里。

于谨背上是两个书包,一个他自己的,一个丛澜的。

手里拎着一个行李箱,也是丛澜的,后方的秦柠等人也多是手里拿着什么。

怀里再抱着丛澜的鲨鱼纸巾盒,侧角还挂着一个小熊猫的吊坠。

他伸手:“给我吧?”

丛澜看着快要跟圣诞树一样的于谨:“行吗?”

于谨:“笑话!给我!”

丛澜笑嘻嘻地把鞋子给了他,毫无负担地让教练给她干活。

进入混采区,临时隔离出来的小区域对面,全是乌压压的人头,比冬奥时候的采访区都多。

丛澜:“……”

离谱了朋友们,这才是个OP混采!

它甚至连正赛都不是!

媒体:至少它是第一场OP的混采!但是明天的我还来!

丛澜挥挥手,笑得阳光灿烂:“好久不见!好多老朋友啊!”

对面熟识的面孔比较多,都是在花滑领域多次出现的媒体人。

见她视线扫到了自己,这些人就欣慰畅快地笑出了声。

丛澜穿着运动鞋站在这里,没有冰鞋的自动加高buff,个子恢复到了她本身,乍一看,老熟人们还有点不太适应。

毕竟以前都有一七五了,这个高度放在普通人里,是出类拔萃到一眼就能瞅见的,非常好找。

考虑到人太多,工作人员一个个安排,丛澜就站在这里等待。

这事儿其实刚才就应该抽空做了的,可惜的是,现场调度人员不行。

丛澜还接了慌乱中递过来的好几个拾音器,在自己跟前的位置上摆好,不然后面的媒体收不到音。

不一会儿,跟前的蹲下举高了手臂的媒体人双手已经抓满了各种logo的拾音器,临时来充当搁置板的托盘上也摞了一堆。

丛澜:“……”

朋友们,是真的有点离谱了朋友们。

这比冬奥夺冠后的采访区都热闹。

连丛澜本人,都没见过自己的哪个混采区会有这般热闹。

就这,还有很多人在外面进不来,被阻隔在了一手新闻之外的。

开始采访了以后,有人问到了冰鞋和跳跃的事情。

丛澜:“冰鞋没有影响,是正常的,跳跃的话因为刚到这里,所以简单做一下适应性训练,明后天不是还有训练吗?都在计划中。”

就像他们会瞒伤一样,队内的人都不喜欢将问题归结给外因,除非真的过于严重。

冰鞋的好坏会影响到发挥,但终归还是要看个人的技术。

此时站在这里的是沐修竹,是桑莹,是其他任何人,他们都不会说,我冰鞋坏了现在是新鞋所以可能会影响到后面的比赛。

赛前不报伤,认真发挥,等尘埃落定了或许会在某些时候随口提到“哦我当时……”,因为大家也不乐意给自己预先找借口。

有人问:“新赛季两套节目的编排还没有提交是吗?这次会上新的四周跳吗?自由滑里会放几个四周呢?新规之后,最有利的似乎就是四周跳种类多的运动员了,丛澜你对此有什么想法呢?”

四周和三周共享两次重复跳跃的机会,但四周跳种类只能重复一种,所以,现在有两个四周跳的人,自由滑的最高配置是三四,而不是四四。

对女单的限制比较大,因为现在很多跳四周的女单选手,大部分勉强能有两个四周。

她们很多没有3A,一是难练不好出,二是分值没有四周多,在有限的训练时间里,就只好舍弃掉3A去练更有“价值”的四周跳了。

记者的这个提问,乍一看不偏不倚,实则就差怼着丛澜问“你现在更有优势了是不是很开心”。

丛澜:“技术配置还在调整中,赛前会提交。对新规我还不太熟悉,马上比赛了,到时候再看。”

冰迷们都说,丛澜越来越有气势了,世界第一与众不同。

见过了各种大场面,被刻意为难,被谄媚讨好,有人释放的是纯粹的恶意,有人面前夸奖背后讽刺,这些丛澜都见得多了。

本身性格有助益,后天的经历也在锤炼着她。

一场采访结束,新的消息迅速铺满社交平台,又引起了新一轮的讨论。

这场GP分站赛,比不上平昌冬奥的重要程度,它甚至连GPF都不是,只是一场简简单单的A级赛。

但已经,有了可以媲美世锦赛的关注度了。

若是把冬奥会的其余项目剔除掉,只余花滑,那么,这场分站赛的热度也稍微可以与之相比。

张简方淡定翘起了自己的二郎腿:“既然暂时无法正面攻破,就从敌人的内部瓦解。等着吧,马上就有人找上来了。”

不欢而散的会议,他却一点都不着急。

商谈嘛,商量着商量着,不就谈好了吗?

姜意:“丛澜这动静,我都吓了一跳。”

张简方点点头:“是的,我也是。”

现实的变化还是比他们的想象要不讲逻辑,什么推算什么倍数,计划真是赶不上变化啊!

但没有关系,他会装逼!

只要装得好,没有人能从他凛然的脸上看出他内心的慌张!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