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 《红磨坊》 她想要的(2 / 2)

她说:“训练和比赛,总是后者能表达出更多东西。也许是因为紧张,肾上腺素帮助我们开发了潜力,达到了我们日常无法抵达的高度。但说实话,我一直以为,丛澜在训练那会儿,就已经完整表达了她想表达的。”

是上万观众的影响?

还是前几天的遭遇?

或者昨日的打分?

经历这种东西,多一秒少一秒的,都可能有着翻天覆地的不同,也就是这些,让一个人始终处在变化中。

故而,SA上的《红磨坊》,是一场与之前任何时刻都不同的演绎。

褚晓彤想说增一分则浓,减一分则淡,话到嘴边却说不出来。

【我原来以为只是一场,看惯了的爱情故事,但好像不是的】

【语文老师总结的读后感格式可以上了】

【澜神不愧是澜神,我大气都不敢喘一个】

【怎么办啊,我感觉isu被指着鼻子骂了四分钟呢】

【张力十足这个评价确实是精准的,但不是性张力,是女神降临普度众生的张力】

【应该是审判张力】

【ok,这个fs就叫小审判了】

它确实是展现了女性美的探戈舞曲,魅力、爱情、危险,要什么有什么。

可就连路人都能看出来,不单单只有这些。

节目内核要怎么表现呢?丛澜用《红磨坊》好好地给运动员们上了一课。

国内守着直播的郝静柏等人,此时捂着脸张大了嘴,已经没有什么反应了,个个都是呆滞的。

娜塔莉莉莉娅等人几乎也是这样,或在家里,或在冰场,看完丛澜的比赛后久久不能释怀。

索菲娅·古谢娃沉默地抱着她的手机,看着屏幕里的画面,她满脑子都是后悔,悔得恨不能越过时间回到过去,打醒那个躁动的自己。

·

KC区,于谨正在夸丛澜,听见她嘟囔了一句肩膀疼死了。

她张着嘴呼吸,剧烈的消耗过后,身体情况很不乐观。

感冒对她的呼吸和体力产生了大幅度的影响,自由滑能顺下来全靠毅力。

她后半程连调整呼吸都没跟上。

于谨赶紧让她补充水分,又冲着KC区域外站着的队医比划了两下,示意一会儿看看丛澜。

丛澜眼前直冒星星,连人都看不太清,眼框泛红,头都是晕的。

要不是于谨扶着她来的KC区,丛澜怕是现在还扶着挡板站在围栏那里。

于谨:“好点了吗?”

丛澜:“不是很好。”

她声音哑得于谨都听不清,干咳清了三次嗓子,重复后的话才被于谨听清楚。

于谨:“你这个痰卡的啊……”

丛澜纠正他:“仙女是没有痰的。”

于谨:“……”

丛澜看着他:“Kiss&Cry会收音,你不要败坏我的形象。”

音是会被这边的摄像机给收掉的,但会不会放出去就不一定了。

好在来拍的人不晓得两人的中文在聊什么,摄像师一脸严肃,仔细一看,其中一人的眼睛里还有着深深的崇拜。

八成也是个喜欢丛澜的冰迷。

出分速度只能说是不快不慢,正常的那种。

就是吧,有点尴尬的是,自由滑明明比短节目多了五个技术动作要复核,可它的出分时间反而比昨天丛澜的短节目短。

若丛澜昨天失误过多,还有情可原。

偏偏不是。

都是,都是神仙发挥,裁判组还没换人,出分速度倒是可以说上一句,真的是飞快呢!

连在现场解说的官方直播,孙娅然都在调侃这个事情。

弹幕里一顿哈哈哈,还说不要掀ISU的底裤,不然什么都没了。

广播里念着出分,英语慢悠悠的,丛澜现在没什么脑子不想听,就去看屏幕了。

自由滑分数185.05,其中T分108.65,P分76.4。

目前是PB以及WR。

加上短节目的分数之后,丛澜SA分站总分一共是273.75,依旧是新规则下的WR,她个人的PB,当前排名第一。

至此,女单赛事结束。

总排名丛澜第一,桑莹第二,尤朵拉·汉森第三,丹尾千佳遗憾第四。

SA分站赛全部项目比完,分数排名在稍后的会议中将再次复核,一般不会有差别,除非有人的兴奋剂检测出现问题。

毕竟ISU主打的就是,哪怕我打分错了,我也不改。

漫天欢呼中,于谨和丛澜起身。

他问道:“一会儿的采访要不要推迟?”

丛澜摇头:“不用,我没什么问题。”

于谨:“别强撑着。”

丛澜:“晓得的!”

先不论打分的标准和其中的小九九,单就这场比赛来说,丛澜的分数还是很漂亮的。

等会儿就是冰舞和女单的领奖仪式,她要先回后台然后再出来。

中间有一段时间要等待。

先在帘子后面找队医稍微看了看,丛澜差不多已经缓过来了,就是说话还瓮声瓮气的。

之后才去混采区跟那群嗷嗷待哺的媒体们聊了几句,没回答几个问题就离开了,一群人不是很乐意,又无可奈何,只能蹲赛后的前三名新闻发布会。

趁着这会儿,丛澜去与央视来的媒体进行了一个几分钟的一对一短采。

时间虽然不长,但她一向采访迅速,回答问题清晰有理,有着独一份的深厚,十分钟就足够写出一篇长报道了。

这一场赛后最快的独家,探讨的重点是丛澜为什么要选择《红磨坊》,以及她的曲目与编舞有什么含义。

很多时候就是这样的,大家可以在丛澜的表演中看明白她的意图,但还是要问一下,让她对问题进行回答。

一方面是防止观看者的过度解读,一方面是给丛澜一个表述的机会。

她是被剖析的对象,有着最权威的发言权利,任何人都不能替代和剥夺。

丛澜:“我还是先介绍一下《红磨坊》的剧情梗概吧?女主角萨汀,她是一个……”

口齿清晰地简单说明了这个故事的走向,三个角色,以及其中的关键配角,然后丛澜顺畅地与记者进行问答。

“这个电影对于《红磨坊》的艺术创作,是有着难以磨灭的影响的。”丛澜说道,“我很喜欢这个电影所传递出来的价值观,或者说,我喜欢它在艺术创作与革新方面所做的尝试。”

由于是歌舞片,音乐舞蹈非常的重要,电影原声带更是导演兼制作人耗费了极大功夫去研究创作的。

丛澜:“《红磨坊》的故事很老套,甚至可以说是老掉牙。但它在这样的基础上,用多元化的各种元素,比如舞蹈里的康康舞、探戈、现代舞;比如曲风,像是古典、交响乐、电子、摇滚;比如画面,色彩的碰撞,蓝与红的隐喻。它的很多东西,都与剧情和演员契合,来推动故事情节。”

十几首音乐都是再创作,丛澜佩服的就是,借用经典音乐和老歌来实现自己的需求,里面的音乐很多都是对两三首歌的混合创作,但偏偏混合得格外恰当。

歌曲一经发出,还能上各大音乐榜单的前三。

改编本来就困难,在有主题的情形下对几十首歌曲进行再创作,难度就更升级了。

这是一个挑战,精益求精的挑战。

丛澜:“变化多端的音乐,加强了电影的特色质感。我也从中看到了导演在再创作上的努力,它也为歌舞片指引了一个新的创作方向,与途径。”

记者:“你很看重这一点。”

丛澜认可了这个说法:“非常。”

收录了已有歌曲,却还能做到与故事情节完全相关,这不管放在哪个行业,都是值得钦佩的。

丛澜喜欢这个效果,也喜欢这样认真做事的人。

“第一支歌曲,开场的音乐是化用了《音乐之声》,包括后面的许多音乐。花样滑冰就是一个永远不会缺少对前辈、对古典乐、对音乐剧等等,这些艺术的致敬。而《红磨坊》也是在对古典歌舞片致敬,同时它有着现代观众所喜爱的新时代元素,它不缺真善美,但表达方式上转为了讽刺、戏谑,它把观看者拉入了表演者里,看着他们沉溺、挣扎、亲身体验。”

致敬的同时充满了创新,结合现代观众的喜好去满足市场的需求,这也是花滑选手要学习的地方。

丛澜:“电影的主旨困境,套用在花滑上也很合适。我们现在处于一个转折的迷茫期,不管是新规则的尝试,还是节目内容与竞技技术的平衡,到了最后还是表演者的自我表达与整个规则、环境的彼此调和。”

记者:“是运动员自己的抉择?”

丛澜:“是被裹挟着的,运动员所面临的困境。”

记者:“具体指的是什么?”

丛澜:“训练,伤病,打分,成绩排名,自我坚持,观众审美,裁判偏好。但归根结底,是个体的自我表达与自我价值的探索。”

记者:“你想呼吁一些什么,是吗?”

丛澜:“我没有侧重在爱情方面,女主角萨汀她不是一个单纯的拜金主义者,她迷失在了生活里,渴望着表演,理想与现实的冲击让她不断地退让,而这是我们当前所面临的困境之一。”

技术难度的抉择,裁判打分的不公,刻意追求比赛的迷失。

丛澜:“我们现在缺理想主义者,花滑的理想主义者。”

记者:“你觉得现在的人很躁动。”

丛澜:“我听到过很多对我的指责,他们说我挑起来了技术难度,让花滑朝着不良的方向快速发展。我对这样的问题也回答了许多次,我不奢求说服他们,但我想对一些愿意听我讲话的人,运动员、冰迷、或者其他人,花样滑冰是竞技运动,也是艺术创作,这两个方面不是放在这里,让人做取舍的,是要同时兼容的。”

它对运动员的要求就是很苛刻,既要又要,所以从业者需要在保佑技术的同时,完成艺术创作,达到艺术高度,让观众享有技术与艺术的双重体验。

丛澜:“成绩是什么?是我们的追求,不管是为了名还是利,终归是对个人价值的实现。”

有人在这里放弃了自由,屈服在冰协和ISU之下。典型者就是星野晴奈、天草梨绘、佐藤俊夫等等,他们受益于一定程度的偏待,又在面临着更优势国籍和JSF利益交换时被无情地打压。

还有Morton He,他在享受着ISU给出的超高待遇时,也曾经在与白男竞技时,被歧视、收回待遇,转而为后者让路。

还有娜塔莉,还有很多人,她们一开始是被捧在手心里的人,后来这个手心装了别人,于是她们就被抛弃了。

但花滑不是一个可以回到最初的运动,迷失之下,技术的隐患一旦埋下,就可能再也消除不了了。

丛澜:“我很高兴看到大家对竞技难度的追求,可我想倡导,请对人生与理想保持清醒,追逐人生价值的同时,不要忘记方向,不要迷失自己。”

她这样做了,所以她敢这样说。

由于时间不太够,记者余下的问题只能等待之后的新闻发布会,或者再单独与领队约丛澜的时间。

目前的这些记录,已经够她去发一篇文章了。

·

冰天雪地论坛。

《#澜神不愧是澜神#感觉新规则清空了世界纪录,又给了澜神刷wr的机会呢》

LZ:想想还有点小激动呢,这两场比赛看得我真是热血沸腾!

1L:在等颁奖,看冰舞组合在候场,妈的好爽啊!

2L:冰舞!我们QH!

3L:sa你真的是福地,qh加油啊京张家门口等着看你们上台子!

4L:楼上你有点太会做梦了……

5L:可以的吧,团赛肯定没问题

6L:其他三个项目拖航母,那确实行

……

213L:笑死了,女单前三名真的是最后一人与前面两个格格不入

214L:尤朵拉,你站在那里难道不会羞愧吗

215L:她不会,她笑得可高兴了

216L:没脸没皮是这样的,可惜了我丹尾妹子,呜呜呜我好喜欢她,她好认真

217L:尴尬了hhh这合影,我愿意称之为《冠亚军和一只五大湖水货》

218L:我这替人尴尬的毛病又犯了

……

372L:雾草澜神新单采,我看fs的时候就觉得她一直在骂对面的裁判席,你们还说是我的错觉,澜神才不会这样,你瞅瞅,这个采访,翻译过来不就是“isu你们有病吧现在的运动员你们还能不能行了求求了可别找死了”吗

373L:你这个翻译还挺信达雅

374L:哎哟喂我的澜澜啊,怎么操碎了心啊,isu作死就让他们去,其他运动员不要命不要职业生涯那就随便啊,你不要耗费精力了我看你脸色那么苍白,我都心疼

375L:她好爱这个项目,我真的要哭死了,她还这么情真意切地劝告大家,我的天啊!!!

376L:可是我本来打算如果蓝莓退役不比了我就不追花滑的,这搞得我就很揪心,她好爱,我不行了

377L:原来我是毒唯,LL是团粉

378L:你们最好不要笑死我,什么玩意儿啊毒唯团粉都来了hhhhh

379L:我真的好爱这一场《红磨坊》,我就说澜澜的演绎就是与众不同,她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从《风暴》不断精进了以后,就不再局限于己身、冰面,而是大爱。我知道我这样形容很多人会觉得不至于,但我就是这样的感受。等有时间了我要拆采访来写小论文!

论坛里有很多人在实时追新,单采的文章发出来之后,就有不少人看见了。

有人在看完自由滑以后说感受很不一样,又不确定丛澜是不是真的要表达这种东西,就有些不上不下的。

但看完采访,她们就明白了,没有感受错。

每个人都有发现美的眼睛,哪怕是迟钝不了解花滑的人,也可以在丛澜的比赛中看到她的表述,或许浅显,但总有那么一些东西会被传递出来。

正是这么一点小小的,足以让无意间看到花滑的人停留,就是丛澜会得到那么多冰迷的喜爱的原因。

她用尽全力,想纠正被带偏的方向。

这是一点微弱的力量,可能是蚍蜉撼树,因为花样滑冰的最终解释权在蛮横的ISU手里。

但没关系,萤火之光一旦聚集,也可照亮一方天地。

后台中,脖子里挂着金牌的丛澜正接过一个又一个东西在签名,还会停下手中动作与他们合影。

丹尾千佳小心翼翼地把刚照好的拍立得拿出来,第二次去找丛澜,麻烦她在这个上面签名。

“已经好啦?”丛澜歪头看看,“拍得真好!”

丹尾千佳像是被教练夸了一般,露出带着兴奋与一丝惶恐的笑,看着丛澜一笔一划地给她签名。

“北京见。”丛澜还给她时这样说道。

丹尾千佳小声地回应:“北京见!”

其实稍后可以在gala上见面的,只不过,这一声招呼,让丹尾千佳确认了,丛澜知道她会去北京特训。

她很期待,也许那将会是一个新阶段的展开。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