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洛伦兹变换(1)(1 / 2)

其实, 关于大数据隐私和AI安全性的问题,早在叙述侧写思路写代码的阶段,云中子就和高以衡讨论过。

当时高以衡说:“这套方案很难在民间复刻,它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户籍系统的支持。而且, 想训练出一个足够‘聪明’的AI, 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

云中子问:“一个人或许很难, 但如果是有一定规模和财力的组织呢?”

高以衡道:“有这种实力的互联网公司, 何必要非法取财?都能精准画像、精准推送了,想用这些数据干点什么不行?”

云中子这么一想,觉得高总说得确实也有道理。

他撇撇嘴道:“贪心不足蛇吞象呗。百十个公司里面,但凡出一个心术不正的, 那都是悲剧。”

高以衡耸肩:“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但时代如此, 我们根本管不了那么远。”

“我曾进过不计其数的互联网公司的后台, 他们用大数据AI算法收集用户数据也不是一两天了。他们的APP强买强卖式索要隐私权限, 任何一个有能力的计算机人, 比如我, 都可以获取到这些后台信息。要说隐私,现代人类早就没有任何隐私了。

“之所以到现在都没爆出过什么大数据丑闻, 不过是因为这些公司之间互相竞争、互相约束,他们自己也很在意数据安全。只要有一个竞争者出现问题,其他公司会迫不及待群起而上, 用舆论摧毁这个同行。”

云中子皱眉道:“公司不会,那个人呢?如果有人拥有像你这样的技术, 难道只能寄希望于黑客大佬们全都有职业操守, 不会用技术来干坏事?”

“……”高以衡默然了好半晌,才说,“归根结底, 大数据和AI,它们都只是一种工具。工具没有对错,关键还是看人。”

云中子沉吟不语。

良久,他抬起头来:“工具没有错,但工具带来的风险是可以降低的。”

高以衡:“?”

云中子:“那些互联网公司,索要的权限远远超过软件本身所需要的部分。他们既然不能为这份数据的安全做保证,也没有用获取到的权限为用户提供相应服务,那就不该让用户为这部分隐私承担风险。”

高以衡忍不住嗤笑道:“你也说了,贪心不足蛇吞象。那些数据,他们可以获取了但不使用,但不能没有,人性如此!人类的欲望和良心,不是你一句话就能平衡的。”

云中子却道:“我不能。但制度可以。”

……

一贯以佛系、话少、精准打击封建迷信出名的华交大官博,破天荒地发了一条长微博。

这条微博算是对当下网上讨论的大数据和AI安全问题的回应,其内容总结起来,主要是三部分。

第一部分说的是AI。

目前华交大所使用的AI更多的还是在“应用”层面,而非“智能”层面,事实上现在的AI仅仅是一种便捷的、能够批处理重复工作的工具,它离拥有“智慧”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

第二部分是讲数据安全。

一来互联网公司之间相互制衡,相互监督,本身就存在着微妙的平衡,这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用户们的隐私不会轻易泄漏;二来,互联网公司的用户数量以亿计,事实上,某个人的隐私根本没有那么大的价值,值得大数据AI像查案侧写这样具体分析。他们的算法更倾向于划分用户群,做集体推送。

最后一部分,文章直指根由,抛出众多应用过度收集隐私权限的问题:

『不同意条款便不可使用,市面上向来如此。

但向来如此,便是对的吗?

企业的良心,用户难以轻言信任;黑客高手们的入侵,平台也终归是防不住。

我们之所以会对个人隐私安全如此担忧,恰是此处法律和制度的空白。』

……

云中子写完微博,高以衡也下晚自习回来了。

自从计院被警方通报表扬,他们专业的老师算是看见了好苗子,现在高总每天八节大课排满还不够,下课之后还要轮流被他专业课的导师们带走开小灶,加学两个小时的晚自习。

多亏有高总日渐加深的黑眼圈的衬托,云中子顿时就觉得他们物理系也不是那么卷了。

不过想到他自己未来一段时间,又要增加时间来学习,又要盯医学院,又要处理教务,要关心网上的风评和舆论动向,还要努力修炼尽早升级金丹争取早日领回爸妈……

云中子眼前发黑,面容苦涩。

时间和精力根本不够用啊!

眼下最耗他时间的两件事,就是教务和学习……

教务这玩意儿,有许多重复的流程性工作,像是学生请假、开证明、开发票之类的,只要符合流程都可以直接盖章通过,完全不费脑子,就只是很占用时间。

云中子想到高总那只Monkey,忍不住露出垂涎的神色。

他用两个礼拜的晚自习假条加7个工时来贿赂高总,请求高总高抬贵手,写一套教务自动处理系统。

高以衡岂有不同意之理。

他欢天喜地收了假条,一面把那假条贴身宝贝着装,一面说:“哈哈,道长你开口我怎么会不帮!自己人还搞这么客气……”

云中子托腮:“也对,你本来就是学生会的,给学生会做系统不能算义工。”

高以衡立时严肃脸:“该客气的时候还是要客气一点。”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