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战金刀 才华买单价(1 / 2)

朕和群臣穿现代 予观之 16941 字 2个月前

“哦, 小朋友,你不要提醒我这个残酷的事实了。”

听到楚深和的建议, 一旁的女士“痛苦”地哀嚎了一声。

小朋友?

楚深和瞪大了眼,他转头对上了女士的笑眼。

才发现女士的容貌不算年轻,眼角唇沟都有了淡淡的褶皱。

但她整个人看着优雅极了,声音也是清脆的动听。

“我今年五十一了,是不是看不出来?因为我是学声乐的,声音比本人要年轻一些。”

“叫你小朋友不过分吧?或者小先生?你看着还很年轻。”

楚深和愣怔了一下,点了点头, 回道:“确实看不出来,方才我以为您最多二十出头年纪。”

他没有回答自己的年龄。

女士也不再纠缠这个话题, 只是眼神哀怨地望回了台上:“小先生, 你不要提醒我, 我知道后面肯定还有同样好听的。”

“我都不知道结束了我得为多少支歌买单了。”

楚深和笑了笑:“为才华买单, 应该是您的心愿。”

女士眼里的纠结便消散一空, 优雅地抚了抚鬓边的碎发, “你说得没错。”

“你看,现在上台的唱作人!天呐,我能为他的颜值买单吗?”

楚深和:“……”

好在女士只是随口与他搭话, 并不指望得到回答。

前奏响起, 她已经目不转睛、眼神闪亮地看向台上了。

楚深和也跟着一起望去。

孔珂今天穿得很简约朴素, 是有些中国风的服饰。

非常古色古香的一件淡青色开襟衬衣,下半身是同色配套的马褂。

平常人穿来或许会显得臃肿或者阔气却庸俗。

但穿在孔珂身上, 清俊挺拔,是非常带了距离感的高洁的贵气。

长身玉立,更衬出他一身如松如柏的气质。

啧,他在心里暗叹, 翰林供奉确实长了一副太有文人风骨的脸了。

他都有些惊讶身边这位女士的想法了,因为在大宣之时,礼部侍郎甚至比起翰林供奉还官高一品。

但有些嘴碎的官员,哪怕不是敌意,也没少在背地里说卫光启一个男子做甚长了那副倾国倾城的模样?

看着不像是一个朝廷命官,倒像是要以容貌谋生的某些人物。

孔珂的容貌也不俗,但即便是有的官员厌恶他深得陛下喜爱,总拍马屁,说出的话却是:白瞎了孔珂那张面皮,真是人不可貌相。

鲜少有人会拿翰林供奉的容貌开些狎昵的玩笑。

可能也是身份不同吧。

站上光芒万丈的舞台,受到万众瞩目,在没有展现出技惊四座的才华之前,便难以得到他人尊重。

不久,前奏响起。

是一阵或厚重或悠扬、古朴又清脆的乐声,仿佛击打在人的心上,一时没人听出是什么乐器。

完全耳目一新。

直到台上的灯光舞动,缓缓照亮了整个舞台。

孔珂方才还半隐在黑暗中的面目彻底亮了出来,他身后的乐队成员也现了身。

他们方才击打的乐器彻底暴露在大众面前。

楚深和瞳孔一缩,认了出来。

是编钟。

是大宣只有重要场合、庆典时才会使用的乐器。

现场响起了一阵骚动,坐在楚深和右边的男士喃喃自语:“这是什么乐器,太好听了吧?”

只有部分偶然听过科普的认出了这是编钟,是存在于历史长河中被考古出来的乐器,是现存的曲库中没人使用过的乐器。

没想到这么好听!

短短几秒,就将人带入了其中,好像感受到了一个古朴、宽和、面色沉稳沧桑的国家,在历史的尘埃中向他们挥手。

说:你好啊。

但是,这声“你好啊”又不像是对着观众们说的,而是对着下一段乐章,对着曲调里饱含了什么情绪的想要歌唱的对象。

与此同时,大屏幕上的歌曲介绍亮起。

歌曲:《战金刀》

唱作人:孔珂(原创)

作词:孔珂

作曲:孔珂

编曲:风火乐队

接着第一句歌词缓缓响起。

歌唱者的嗓音清冷而有质感,但莫名透着股大气的苍凉:

“十里黄沙曾想起,踏破嘶吼喑哑,”

“巍巍城墙遥望前,龙笛鼍鼓,英姿勃发,金刀染血星雨落……”

楚深和眼神闪了闪。

他一下就听出来了,这是宣武三年,大宣打得最为艰难的那一仗。

彼时他十六岁,未及弱冠,周边几国都将这个少年帝王未曾露出任何獠牙、也没展露出什么过人天赋的大宣当做了掌中之物。

隆冬的积雪尚未扫清,新年的喜意便彻底散去,迎来了战争。

这时,被誉为天神上将的谢小将军还是个奶娃娃,谢将军一人、独抗三国联军。

那时候的大宣经历过一朝□□与昏聩的国君,百废待兴。

需要缝缝补补的地方太多了,楚深和在此之前没有将过多目光放在边防上。

便险些吃了大亏。

孔珂的声音不带有太过浓厚的情绪,清清淡淡的,但编钟的背景音却极其悲凉,如泣如诉……

录制现场的观众们不知何时,全部都安静了下来。

唱作人的歌声与词是偏向中国风的,但编曲与编钟的振动,却比抒情多了大气、比民谣多了股破釜沉舟的锐气……

仿佛每一句歌词娓娓道来,听时只觉得悦耳,却过耳不忘、极具画面感,情绪也在这其中层层递进了。

不知道该怎么形容,明明是听着一首歌,却好像身临其境地看了一场电影,旁观了数场人生。

苏荷就是现场的一名观众。

在此之前,她不是任何唱作人的粉丝,更没听过孔珂的名字。

她的本职工作是一名大学老师,这次来到《我是唱作人》的现场,是因为一个回校探望她的学生递给了她两张门票,说这个节目特别有意思。

当时在一旁的同事听到了双眼一下放满了光亮,就替她应了下来。

来到现场,与其说是她自己来,不如说是陪着人来。

她的兴趣爱好是阅读与写作,尤爱历史的厚重与魅力。

平时并不太听歌。

她觉得什么歌都不错,但也都差不多。

拥有传/销般魅力的广场舞神曲她觉得好听,大街小巷的流行歌曲她也觉得好听,广为人知的神歌能跟着哼两句,甚至是校运会上激情蓬勃充满生命力的背景音也觉得不错……

都觉得好听,但也都没特别爱听。

作为一个文字创作者,苏荷向来觉得自己是非常有共情力的,按理说音乐这样能直抵人心灵的艺术,她应该很能get才对。

但就是很神奇,她大概能分得清好听与不好听,口水歌与高难度,艺术性或流行性。

但就像做题,能分析能做出来,但不爱做,不然也许她现在就是一个科学家了。

对于好听的歌,她能听,喜欢听,但是还不如爱吃的饭菜,没有不行。

包括今日来到《我是唱作人》的录制现场,她完全不否认,前面的八首歌以她的目光来看,非常不错,是好听的音乐。

但要说给她触动,还不如现场济济一堂万众欢呼的氛围带给她的震撼更大。

因为这样的氛围,有种人海茫茫中,我们今日欢聚一堂的奇妙缘分。

待到曲终人散,空寂茫然。

又有种灯光亮起,人山人海被映在大屏幕上,如此欢乐,好像盛世之姿。

国泰民安,安居乐业。

苏荷觉得这样的氛围真的棒极了,让她心里涌起莫名而强烈的感动,在思考该怎样提笔留住此间感受。

直到,孔珂登场。

直到,这首让她完全沉浸其中的《战金刀》响起。

该怎么形容呢,从她的目光被场上的编钟吸引的那一刻,从她的听觉被清冷而有质感的嗓音拉入了战场的那一刻,她就出不来了。

她不知道其他人听到这首歌是什么感受,但她作为一名文字工作者,拥有极高的共情能力与画面创作力。

她几乎听完前奏,听完两句歌词后,就确定了,这是战场。

这是一首对战争的赞歌。

从台上这个唱作人的第一句歌词开始,就让她无法拒绝的,将她拉入了那个金戈铁马的厮杀地。

那是太过宏大的场面,让人触目惊心又热血沸腾的场面。

这首歌的第一段,在回忆,回忆这场战争的惨烈。

那是鲜血淋漓的残酷,马革裹尸的壮烈。

她好像看见了无数人马嘶吼着为自己鼓足勇气。

初次迎战的小将颤抖着的手举着刀刺破敌人的胸膛。

为首的将军单枪匹马、万夫莫开。

吹着冲锋号角的将士鼓点声愈发密集,举着赤旗的人立于马上身中数箭仍笔直站着……

她好像感受到了,这是一场敌我悬殊的战争。

“我军”迎敌而上、怀着必死的孤勇和破而后立的果敢。

直到歌曲高/潮部分,这股子从悲愤中透出的昂扬的激情,保家卫国的信念,慢慢转变成了必胜的决心。

大概是一场战争落下帷幕,欢歌笑语、如释重负中夹着浓郁到能够滴出血来的思乡之情,与成功守卫了家国亲人的释怀。

这股释怀,来自脚下这片土地的忠骨英魂。

战金刀,横刀立马,所向披靡。

战金刀,前路凶险,不可回头。

战金刀,我有武器在手,便是家国利器。

……

苏荷从未想过有一天,她会因为一首歌,毫无知觉地落下泪来,从中感受到这样斑驳庞杂的情绪。

几乎让她沉溺其中,难以出来。

因为她的爷爷就是一名曾参与抗战的烈士,她从小就听着抗战的故事长大。

对于那段历史,屈辱却激人奋进,只是想象便好像全身的血液都在沸腾。

她为此害怕,为此惶恐,为此疼惜,为此怀念,为此心驰神往。

害怕与惶恐是对战争,疼惜与怀念是为曾经保家卫国的将士。

心驰神往则是对那必胜的信念、无悔而燃烧的强烈价值——

奉献、牺牲、伟大。

苏荷以前听说有想要轻生的人因为听到一首歌,给了当时的自己无穷尽的生的力量,唤起了自己对前路的希望。

这种说法,好玄妙。

她特意去听了那人说的那首歌。

嗯,非常抱歉,是好听的,但她感觉不到。

为此她一度怀疑过自己的共情能力是不是坏了。

但是今天,她感觉到了。

这种听完一首歌,被充斥满怀的强烈情绪激动到身躯都在微微颤抖,眼里的热泪不受控制地夺眶而出的感觉。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