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第 46 章 王朝云(1 / 2)

“你说什么?你要去流水县?那地界不是被反贼占领了吗?”

三个月前,大年三十,团圆宴上,王朝云的父亲王维康在接到老友郑嶙来信时,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王维康多年科举落地,从医为业,回祖籍淮安府治病救人,又为了精进医术,曾拜访多位至交好友一起探讨医道。

上个月接到老友郑嶙来信,得知流水县被一位女土匪占领,对方看中医道,愿意将上万丹方无偿贡献,又有可以治天花、肺痨的神药,邀请他一起探讨药方。

王维康是知晓郑嶙的医术,只靠着祖上几张养生药方在应天府当一名坐堂大夫。但他有一点好,不能治的病,他从来不会夸下海口,也不会让病人浪费钱。就因为他这性子,没少被东家挤兑。

他这样的性子能在流水县混出名堂,还力邀他前去共同商讨药方,可见他是真心实意的。

也因此王维康年过五旬,还想长途跋涉到流水县求医。

他愿意,但是他的一双儿女却不放心。

他的儿子王承典十五岁就中了秀才,现在闭门苦读只为能够一举夺魁,重震祖上荣光。

他的女儿王朝云师从他父亲,不仅经通天文、算学,还会医术。可惜这时代对女子诸多束缚,只能关在家中演习算学。

老父要去流水县,还是为了精尽医术,儿女自然不好阻拦他向学之心。再者王家已经没落,官府不会注意他们一家人的行踪。两人争相要为他探路。

王维康自然不愿耽误儿子举业,奈何王承典以“游学增长见闻”为由主动揽下此事。

他也只得通意儿女同行。

王承典是秀才,以前也经常游学,又因他的秀才身份,就连土匪都不敢得罪,只敢抢些财务,并不敢要他性命。至于王朝云,她今年二十有三,这个年纪的女子本该嫁人生子,奈何她自小就有主意,一心向学,不愿嫁人后行动受人束缚,迟迟不肯嫁人。

王维康素来溺爱女儿,王承典也以妹妹为傲,并不惧怕周围人的闲言碎语,并不催促妹妹嫁人。

两人先是跟着官府的船到了松江府,下了船后,对方要继续前行,他们停靠在码头,沿着道路一直往前走,刚走没几步就遇到一伙逃难的百姓。打听才知对方是从府城而来,要逃往流水县。

看样子流水县治下很好,要不然百姓也不会往那里逃。

两人走了半个时辰就遇到躺在路边的囡囡。

王朝云在家时也经常为女子诊脉,望闻问切是基本功,只看囡囡的脸色,王朝云就知晓这孩子的病理,她自是不能见死不救。

两家人一路到了流水县。

县衙门口支着好几个棚子,许多男女隶目支着桌子,示意流民们排队等候。

这些年纪很轻的隶目态度并不严厉,也说不上温柔,就是很平和的语气,给大家指路。

“所有人先到这儿诊脉。等郎中看完没问题了,再到二号棚领号码牌,会有隶目带你们进去。请大家自觉排队,不要插队。”

囡囡父亲将东西卸下,抱着囡囡就云排队,王承典按照隶目的指示将两匹马栓在马棚的柱子上。王朝云看着那女隶目手里的东西,瞧着怪模怪样,但是它却可以让声音放得很大。

她敢说门口这一大片区域的人都能听到这女隶目的声音。

许是她的目光太过灼热,女隶目转头时与她眼神交汇,对方愣了一下,冲她笑了笑,又示意她排队。

王朝云排在队伍后面,她转了转四周,别的流民都已经卸下身上的重担,也不怕有人偷,周围路过的百姓只远远瞧一眼,他们似乎有急事,飞快进了城。

进城是不用交费用的。那些隶目只检查出城人员的货物,并不对进城人员搜查。

她四下看了看,也没有看到在城门口看到帮闲。

她年少时祖父还在朝为官,她跟随祖父去过京城,皇城底下都有不少帮闲坐在城门口抓虱子。

想起虱子,王朝云才注意到这些人的衣着和发饰都不同。

隶目们(无论男女)统统都剪了发。女的多数是齐耳短发,男的则是露了一层头皮。估计长度不会超过手指。就连路过的百姓皆是如此。

他们的衣服也很奇怪。就是再穷苦的百姓穿着两截衫,也会用一块布围着。他们却连这块布都省了。他们不怕栓裤子的绳子露出来不雅观吗?

王朝云下意识看向那女隶目,却见她的裤子并没有绳子,也不见塞的痕迹,难不成有什么门道?

就在她想看个仔细时,囡囡的爹声音突然拔高,她扭过头一看,就见那郎中捋了捋胡须,点了点头,“已经烧到40度,吃上这一颗药,就能退烧。”

王朝云看过郑叔父写给父亲的信,对方曾在信中提过,现代党手里有种药可以令人快速退烧。原来就是这种药吗?一颗小小的白色药片,还没有拇指大。这样神奇的药怎么治出来的?

囡囡的爹接过药童递过来的水喂了女儿吃药。他抱着女儿到旁边歇息,

王朝云坐到前面,撸开袖子将手腕搭在脉枕上,由郎中为她诊脉。

这个郎中先是递过来一个玻璃样的管子,上面有许多刻度,“夹到腋下。”

王朝云乖乖照做。郎中一边诊脉,一边询问她近日有哪些症状。

王朝云一五一十答了,郎中又观察一遍她的脸色,确定没问题后,让她站在旁边等候。

等了一会儿,郎中让她将温度计取出来。王朝云这才知晓这玻璃管叫温度计,是用来测量体温的。

36.8,没有发热,郎中开了张条子,让她到二号棚。

王朝云没有急着离开,而是问药童认不认识郑嶙?

药童愣了一下,随即问她是郑嶙什么人。

王朝云把对方写的信拿给他,她原本也没指望药童识字,只是想让郎中抽空瞧一眼。哪知药童接过信,仔仔细细读完,向郎中汇报,“爹,郑叔叔又找来一个帮手。您可比他慢了一步。”

那郎中也不恼,看向王朝云,“既是老郑带来的,那你先办完手续,待会儿有人换我的班,我带你进城找老郑。”

王朝云朝他施了一礼。

她在旁边等哥哥一起诊完脉,随后又做了入城登记,隶目提醒他们一定要先上扫盲班,如果没钱,扫盲班可以晚点上。要不然只能做些短工。上完扫盲班,工钱每个月能多一百。拿到小学毕业证又能多一百。以此类推。

这隶目挺忙的,王朝云和王承典也不好打扰他工作。

直到郎中带他们一起入城,途中王承典向隶目询问,“为什么一定要扫盲?”

“县衙规定。长期工作都有硬性要求,必须通过扫盲班才能录用。”郎中是个极为耐心的性子,说话也不仅不慢,“你们也安心,上课不要钱。那些逃难来的百姓也不必为钱操心。就算是身无分文到了这地方,只要肯入籍,钱庄就能给贷二两银子。年息只有五个点。”

王朝云和王承典惊呼起来,“这么便宜?”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