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第 24 章 谋划(1 / 2)

还有一些人员安排要反复核实, 荣王世子要在第二天的下午才开工。

所以次日早晨,萧云还有时间去探探邻居的情况。

她刚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准备出门, 那边就有人来报说有客人来。

她:“谢家的两位公子?”

梧桐:“谢大公子和另外一位与他年龄相仿的公子。”

出人意料,上官迟也来了。

萧云隐晦地看了一眼夜无明的屋子方向。

见过质子的人比见过太子真容的人还要多,上官迟是重泉侯独子,未必没有见过少年期的夜无明。

梧桐会意,告退后朝着夜无明的屋子方向去。

萧云瞥了眼镜中的人,确认自己的便宜父皇都没法认出来她是自己的九儿子。

又随手抓了一枚超闪的金蝶流苏步摇插进发髻里, 便大大方方地出去见客。

昨日她对上官迟只是匆匆一瞥,今日再见,不免被那张灿若桃花的脸惊艳到。

朱唇粉面,面若好女。

但相较于谢攸的清贵俊雅, 他像是一个穿着花花袍子四处招惹人的街溜子,让人时常忽略那张脸。

还是谢大公子好看。

萧云在心中下了定语, 礼貌地跟他们打招呼。

上官迟自报家门后,从后边的箬竹手上拿过一个半径五寸的竹球, 随手抛了两下,笑眯眯地说:“昨日的秋水宴办得不错,灯挺好看的,我便带了一个走。”

“本打算送给伯珩的弟弟, 又听说杨姑娘也有个弟弟住在隔壁,思及你昨日错过了秋水宴上的灯火,便在上门拜访的时候,带过来赠给你。”

竹球中挂着一半球形的灯盏, 即使竹球滚动或是被抛起下落,也会保持蜡烛朝上,灯火不灭。

这叫做滚灯, 和走马灯一样,是一种具有玩具性质的灯笼。

简而言之,是哄小孩的玩意儿。

萧云皮笑肉不笑:“先后打败两位十来岁的弟弟,成为被上官公子赠送此灯的人,小女子深感荣幸。”

上官迟眸中染上意外之色,没想到她竟然是这样的性格。

他转头跟谢攸挤眉弄眼,似乎是在说“没想到你小子喜欢这种”。

谢攸没理会他,只是无奈地表示:“不必在意他的胡言乱语,他只是闲得无聊,想要找个借口来拜访邻居。”

萧云有点笑不出来:“上官公子与谢公子同住?”

“对的,他借住伯父的宅子,我借住他的。”上官迟突然叹了口气,“姑娘久居京城,可能并不知道我家中的情况,但翰州人都知道我爹不待见我。”

“我这次来京城,也是背着我爹偷偷来的,现在正囊中羞涩。”

上官迟家里的情况确实有点奇怪。

首先是他爹重泉侯就他这么一个孩子,却没有给他请立世子。

其次是他现在都二十一岁了,连表字都还没取。

这两项加起来,让所有人都觉得他爹对他嫌弃到极点,不把他踹出家门仅仅是因为就这一个儿子。

上官迟还做过很多“大孝子”的事情,原著中甚至跑去夜国当了男主的军师。

萧云觉得事情没有这么简单,也没有在这档口花力气去调查的想法,便说:“上官公子若是需要,我可以让家父举荐你为官。”

穷就找个班上。

人家谢公子都是借住,你还跟着一起,要脸不要啊?

上官迟:“好啊。”

另外两人:?

上官迟似乎对此很有热情,殷切地问:“可以举荐我去太子府吗?听说太子府很缺人,太子打算设宴筛选人才,可否给在下内定一个席位?”

萧云:?

说实话,家里稍微有些底蕴的人,都不是很想来给太子打工。

她的名声不好,现在的国情也很不好。

所有人都在今朝有酒今朝醉,捡着眼前的好处拿,不考虑长期投资。

把自家费心培养出来的年轻一代往太子府送,在某些人看来,无疑是在把孩子往火坑里推。

在这种情况下,上官迟主动说要给太子干活,一看就有鬼。

况且,有原著男主的遭遇摆在那里,萧云对这个智商高道德低的狗头军师有些敬谢不敏。

她暂时没空跟这货纠缠。

所以萧云礼貌婉拒:“太子殿下的决定不是父亲能够左右的,您若是想要太子府宴席的请帖,或许还容易些。”

上官迟热情不减:“好啊好啊,麻烦杨姑娘和杨大人了。”

萧云看了谢攸一眼。

不懂对方为什么会交这样的朋友。

对方会给她一个无奈的眼神,她的目光便带上了同情。

看来是被家里人要求了。

她当年也是被要求过跟傻逼交朋友的,能感同身受。

上官迟也看了谢攸一眼,但什么都没说,随后表示他们今天打算去城北的明河上乘船游玩,问她要不要一起。

她没多少犹豫就答应了。

赌的就是他们下午也没空,这句话是在试探。

上官迟:“那我们就约在酉时见面吧,听闻明河之名来自曾经投河的明妃,在黄昏时可在明河的粼粼波光中窥见明妃的倩影。”

明妃是前朝有名的美人,因国破君死而伤心投河,地位类似于她老家的四大美人。

很难不怀疑原著作者在写明河传说的时候,是在借鉴洛水的传说。

萧云似笑非笑:“怪不得公子要将游湖的时间定得那么晚,原是冲着明河的传说来的,只是恐怕要叫公子失望了,我在京城长大,还未曾在水中见过明妃的身影。”

“无妨,传说的真假向来是不重要的。”

上官迟又瞎扯了几句,在主人家彻底不耐烦之前拉着谢攸离开。

离开朱鸾巷的马车上。

上官迟:“她答应得这么干脆,想来太子今天要做的事情,并没有她的参与。”

谢攸并不意外:“叛军闯入皇城时,太子尚在昏迷,此事与他无关,但并不妨碍有人将京城动乱的源头栽到太子身上。太子并不得人心,所以一定会亲自处理叛军的后续事情,杀鸡儆猴,证明自己的能力,再趁机揽权。”

太子亲自出手,就不需要借着闺阁女子的手来下达命令。

“一箭三雕?你对太子的评价这么高?”上官迟好奇起来,“从我得到的情报来看,太子似乎并没有这么厉害。”

谢攸:“倘若说太子在成为太子之前是不容冒犯的巨蟒,那么他在醒来成为太子之后,便是遨游深渊,择人而噬的蛟龙。”

上官迟摸摸下巴:“那你觉得太子能保住萧家的基业么?”

萧家的基业,即是江山社稷。

谢攸给出一个保守的答复:“五年之内不成问题,十年之内若无外扰,也不会出太大的乱子,十年之后,萧家算是保住了。”

“萧家连出了几个昏君,恐怕就是攒着在等太子,不愧是能建国的人家,就是有福气。”

某人不着调儿地评价道,又催促起来:“眼看着荣王世子就要上工了,您老人家倒是安排起来啊。”

谢攸不紧不慢地将棋盘摆出来。

上官迟见状,很是上道地给他端茶倒水,还拿手帕将棋盘擦了擦。

“荣王世子和荣王军队现今的统领都会在午时抵达白雀街,而后在民众的围观下开始劳作。”

谢攸在棋盘上铺了一张纸,提笔绘图。

图上所绘制的白雀街及白雀街附近的地图,若是萧云在这里,就会发现它与皇城舆图上的完全相同,只是等比例放大。

上官迟才来没两天,他在京城称得上消息灵通,于街道分布上却知之甚少,秉持着对谢攸的盲目信任,他没有对这张图发表任何意见,只等对方的话。

“在受损的几处街道中,白雀街处在内城与外城之间,曾经住着大量想要搬入内城居住的百姓,房舍众多,拥挤地堆着许多杂物。”

“叛军入城时,曾在此处与守卫内城的官兵发生交战,百姓多有死伤,活着的也各自奔逃,现今住在这里的,大多不是原来的人家了。”

居无定所的流浪者,其他房屋受损的百姓,或是,奔着鱼龙混杂而来的别有目的之人。

上官迟:“太子将荣王世子安排到此处……”

“是为了让游侠的出现显得自然。”谢攸抬眸,语气陈述,“太子会命人假扮游侠,煽动百姓,激起百姓的愤怒并制造混乱,然后顺理成章地替天行道,对荣王世子下杀手。”

盛国的官员不少,干活的不多,官场还充满各种潜规则。

随着官场腐朽混乱的加剧,民众的诉求得不到满足,一些对现状不满的年轻人脱离原来籍贯身份,以黑户的形态游走于各地,经常做一些“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或是“受人所托取你性命”的事情,这类人便被称为游侠。

游侠在民间很受追捧,甚至是一些富足的人家,也会在需要的时候聘请游侠担任短期护卫(比如杨谷)。

如今,游侠践踏官方秩序杀人的现象并不少见,荣王在京城一代的名声也十分恶臭,再加上御史大夫的檄文,很容易使年轻小伙义愤填膺。

上官迟站在太子的角度没想到更好的方法,便赞同了谢攸的判断。

他:“你是要我假扮游侠混入其中?”

谢攸:“你跟风餐露宿,在外跑江湖的游侠有半分相似吗?外貌能作假,姿态和说话的方式可不能。”

贵族子弟从一开始便学习的官话雅言,严格训练仪态,就是再不正经再离经叛道的人,这些也不会出差错。

已经形成反射性的东西,要在短时间内改成另外一种,几乎没可能。

上官迟决定以后找不同的人进行观察和模仿,现在先放弃。

他含糊地“唔”了声:“那你是要我扮做去看热闹的世家子弟?”

谢攸瞥了他一眼,没说话。

他脸色一垮:“好吧,罪臣家属就罪臣家属,希望今天的大戏值得我去跟他们一起做苦工。”

“罪臣的家属中,前太尉祝华有一个常年在外游学的孙子,名为祝文,朝廷派人将她缉捕归京,此刻尚在城外等待检查。”

前太尉祝华,因叛军攻城只花了一日,被皇帝追责,虽已自杀身亡,也仍然祸及家属。

上官迟:“前太尉的孙子可不是好冒充的,除非城外的那个也是假的。”

谢攸:“去抓祝文的人,是前太尉门生的门生。”

这并不是巧合。

太尉作为三公中掌控兵马的存在,在军中的经营比丞相在朝中的经营还要大,还要深。

文官偶尔还能见一见皇帝。

而武官,除了禁卫军,大多数人上十年都没有见过皇帝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