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第 53 章 信(2 / 2)

他如何知道这些!

根本没打算认真发好么,这群活不下去就想跑的刁民让他丢了那么大的脸,愿意给他们两口粥喝就是他心善了。

平渠县令张了张嘴,想要信口胡诌,干脆将情况说得严重些,数字说大些,好多要些粮食。

但话到了嘴边,他又犹豫了。

她说的这些,不像是完全不懂的样子,甚至感觉比他还要懂,要是他说得太夸张了,被她发现自己在糊弄怎么办?

“只大概算过,还未来得及细算。”他含糊地答。

萧云:“还未来得及细算……”

怕是根本没算过吧?

和州的灾情都开始几个月了,不会就搁这儿干等吧?

就是干等了几个月,他都派人清理官道,方便他们运粮过来了,就没想过要怎么发?

血压直直地往上冲,萧云恨不得站起来一脚踹他心窝子上,要极力地忍耐才能不露馅,不让他发觉自己不好惹。

“既然如此,那请大人回去吩咐属下核查,排出具体章程,再写成公文的形式拿过来,我也替你跟李大人他们说和。”

平渠县令很失望,但也没有找到更好的借口,只好答应下来,不甘心地离开。

等他走后,萧云摘了幕篱重重地丢到桌子上。

“松语,你亲自走一趟,去杨氏找我那英英妹妹,让她帮我查查这平渠县令背后是哪尊大佛。”

真是好大的胆子。

连皇帝听说她直接把东西运到京城郊外,也只是取笑了她两句,没有再打这笔钱粮的主意。

一路上更是没人敢提出将它们拿出来加餐或是孝敬给谁。

粒米未缺地运到和州的地界来了,一个小小的县令却想要拿它饱自己的私库?

这县令最好只是遵循“老传统”在贪赈灾粮,不然她就叫他背后的人跟着他一起去地里挖蝗虫卵去!

松语领命离开。

萧云又悄悄喊来剩余兵士里的领头,也就是那个一马当先去抓土匪的老李。

“可是那姓杜的老匹夫来打扰女公子了?我就说那是个阴险的,搞不好要坏事,将军还不让我将他打一顿,现在可好,将军一走,他就将注意打到了您头上。”

老李一进来,就咋咋呼呼地所有事情抖落了个干净。

张能果然跟平渠县令起了矛盾,矛盾的内容也跟平渠县令想要接手一批粮食有关。

平渠县令的表现还让人想要打他一顿。

原来不是柿子挑软的捏,他对着张能都是这副嘴脸……定然是背后真有依仗,还是打算与他同流合污的那种。

“我方才已经以‘没有具体章程’为由,让他先回去了。”萧云敲了敲桌子,“但他似乎势在必得,即使今日罢休,明日也不会毫无动作,就算压到兄长过来,这粮最终还是要发,要过他和手下人的手,保不齐就让他得手了。”

老李狠狠皱眉:“就不能把他从县令的位置上踹下去吗?”

“除非是犯了大逆,不然就是刺史大人也无权处置平渠县令,何况是兄长和你我?”

太子倒是可以。

但理论上太子如今还在京城养病,也不可能提前预知平渠县令是贪官污吏,给她一封革职手谕。

老李:“那怎么办?”

萧云淡淡一笑:“那就让他身犯大逆,使得我们将他看管起来变成‘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

要不是为了钓鱼,她刚才也不至于差点儿忍出内伤。

“我就知道!姑娘是能干大事的人。”老李一乐,“您尽管吩咐,我们兄弟一定跟上次一样,把事情办得妥妥当当。”

她招招手:“那便请李大哥附耳过来。”

萧云简单说了自己的思路。

中心思想就是假装懈怠,骗小偷上门。

钓鱼讲究一个“全是感情,没有技巧”,整得太复杂了反而容易出错。

只要世道够乱,再烂的演技,别人都能信以为真。

老李一听这么简单,马上拍胸口保证:“包在我身上,您只在这儿等着我的好消息便是。”

萧云笑着点头,又亲自将他送出门外。

回来之后打开自己上锁的箱子,在一堆信中找出一封时间颇远的信。

那时张能还没有跟朝廷谈妥,他们还被称为叛军,就有许多人暗中给太子来信,表示亲近或是效忠之意。

萧云存着收服的心思,这次来的时候将所有信都带着,只是心思都放在和州的事情上,现在才想起来看。

她将找出的信拆开。

暖色的灯光之下,纸上关于“半生飘零,未逢明主”的话字迹歪斜,但最后落款的“李四”二字十分清晰。

老李真是个忠勇仗义的妙人。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