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打工皇帝53(1 / 2)

工厂车间里, 几个工程师围拢起来谈话,声音逐渐变大。

伏明泉是抱着学习的心理来参观,起初说的很少, 但是讨论变得激烈之后,他也没有退让。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这些想法来自于他们过去学到的知识, 或是理论或是实践, 总归这是他们争论的底气。因此出奇的,并不是所有人都站在梁燕归这一边, 有几个车间里的老人,竟然站在了伏明泉身旁点头附和。

梁燕归也是如此,至少她对伏明泉的态度是一视同仁,并没有因为对方的学历和年纪而轻看, 他们两个人更像是在争执,虽然声音不高, 但你来我往, 彼此都没有说服对方。

一旁的李铭没插话,他听不懂,但是在看到两个人争得厉害时, 就会试着打圆场。

梁燕归道:“我们没有吵架。”

伏明泉也点头,道:“对, 没有吵架,只是一些合理的争论, 你刚才说的我理解, 但是理论上成立的事不是实践上就能做到的。”

梁燕归立刻否定道:“既然有理论做依据,那实践是否成功,只在于次数多少, 总结规律,就一定能做到。”

伏明泉道:“那是你基于实验室的论证,工作间不同,这里热度、熔点和纯净度无法达到标准,难道也要全部按实验室的规则吗?”

“那就重新制定标准,这一次不达到标准,难道以后就次次选择瑕疵品吗?”

“那不是瑕疵品,样品分板材、普钢、精钢……”

两个人又争论起来。

看样子,短时间内无法达成共识。

李铭在一旁看了一阵,挠挠头,没敢再上前说话。

宋歌笑道:“没事,让他们再讨论一会。”

李铭也跟着笑了一声,感慨道:“这讨论的可够激烈的,我以前一直以为我们当兵的人脾气爆,没想到他们搞科研的比我们脾气还大,恨不得一个小数点后面几位的数都要争个几天几夜。”他看了周围,又问宋歌:“你要去别的地方参观一下吗?厂里进了新设备,都是从国外进口来的。”

宋歌没去,只道:“我想在这里听听。”

他现在可不舍得离开,半只脚踩在边界线上,梁燕归那边就像是一个源源不断提供能源的发动机,能量缓慢且持久的输入,像充电一样。

李铭就自己去忙了。

正在一旁争论的梁燕归瞧见李铭离开,立刻停下话题,视线看向对方离开的方向拧眉道:“我去一下,那边是我在负责的机器,新设备还没调试好。”

她略微点头,致歉之后大步离开。

宋歌看到梁燕归径直走向李铭身边,抬手帮忙,梁燕归身材高挑,虽然脸上看着冷淡,但帮忙的时候却很是利落,看得出业务能力十分出众。比起在这边的咄咄逼人,她照顾李铭的方式更为细心,她一直在李铭身旁,小心不去碰到他残缺的手臂,但也没有过多协助,就像是顺手帮了一个普通人那般。

宋歌还在看,身前一晃,就被人挡住了。

伏明泉拧眉,站在那不动,问道:“你想过去看那台机器吗?”

宋歌咳了一声,道:“有点感兴趣。”

伏明泉就略微让开一点,淡淡道:“那你去吧。”

宋歌走了两步,才发现伏明泉没跟上来,周围那几个工程师把伏明泉围住还想跟他讨论之前的话题,宋歌本想喊他一起,瞧见这样,也没出声,略微犹豫一下,还是去了梁燕归那边。

李铭身边人少,宋歌过去帮了一把。

李铭大概被这机器弄得有些无措,额上冒汗,宋歌过去看了一眼,道:“这上面是俄文,需要帮忙翻译吗?”

李铭松了一口气,感激道:“谢谢你啊,小宋。”

一旁的梁燕归微微拧眉,她看了一眼李铭,但没说什么。

宋歌耳边忽然传来系统的提示音:“叮!接到任务,请帮助李铭将新机器使用手册翻译一遍,讲述用法,奖励生存时长1000小时!”

宋歌惊讶:“李铭能向我发布任务了?”

系统道:“不能,这是梁燕归向宿主发出的任务。”

宋歌这才觉得对了,也只有梁燕归这样气运值超高的人,给的奖励才这般财大气粗。

刚接下任务,系统紧跟着又发布了一个:“叮!接到任务,请将使用手册用中俄双语翻译之后抄写在笔记本上,赠送给李铭,奖励生存时长1000小时!”

宋歌毫不犹豫就接了,这跟第一个任务高度重复,随手写下来的事儿,用不了多少时间。

宋歌身上没带纸笔,抬头环视一圈,问道:“我只讲一遍可能也不太清楚,这样吧,我写下来你慢慢看,这里有笔和本子吗?”

李铭感激不已,正要去找,一旁的梁燕归开口道:“我有,你用这个吧。”

宋歌抬头看了她一眼,依旧是那张高冷美丽的脸,只是这次从工作服口袋里拿笔记本和钢笔的动作飞快,递给了宋歌。

宋歌接过来,笑道:“多谢。”

梁燕归看了一旁的李铭,淡声道:“不用谢,我只是想帮李科长快一点提高,也是为了工作。”

宋歌借着翻译的活,留在车间蹭了一上午时长。

不得不说,充电回血的感觉实在不错。

*

中午,职工餐厅。

李铭为了感谢宋歌他们的帮助,热情留他们在这里一起用餐,他是单身汉,一直都吃食堂,但也因为没什么别的东西要换购,食堂餐券还很充足,足够他请客。

伏明泉似乎有些疲惫,微微拧眉,直到宋歌端了餐盘过来坐在他身边之后,眉头才略微松开一点。

他们这一桌一共四人,意外的,梁燕归也坐了过来。

伏明泉吃饭很规矩,不说话,梁燕归用餐仪态也很好,看起来不也是多话的人,宋歌在一旁品尝,神情专注——李铭只能自己充当那个热场的人。

好在他和周围三个人都有交集,由他说起,也不觉得尴尬。

李铭和宋歌他们第一次见面,是在河西矿的时候,那会宋歌他们收了一卡车小麦秸秆,换了几百斤麦子,还弄到了一笔钱,而伏明泉则是借着那次机会找到了高产的粮种和化肥。说起来,他们还要多谢这位李营长的成全,如果当时不是他爽快帮忙,小丰堡也不会这么快就凑齐那笔启动资金,也就没有现在的红火了。

几个人是旧相识,聊起来彼此都带了几分熟稔,一下就拉近了距离。

李铭又笑着道:“我们厂最厉害的技术人员都在1号车间,厂长说你们是余教授的学生,有什么问题尽管提,哦,我可能解答不了,但你们可以问梁总工。”他指了指梁燕归,颇为自豪道:“梁总工理论知识扎实,年纪和你们差不多,你们认识一下互相聊聊,都是年轻人——”

梁燕归开口打断他道:“他们年纪还小,我和你才是差不多。”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