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五福晋23 二合一(捉虫)(2 / 2)

这个时节,正是地里庄稼快速生长的时期,若是再久久无雨,那今年的收成怕是要遭殃了。

久旱逢寒霖,还有什么比这更振奋人心的事嘛。

而如今,只盼着这场雨能下的久一些才好,别沾沾地皮就停了,那才真是让人白开心一场。

就在这时,钦天监监正也急匆匆从外面赶了过来,气喘吁吁道:“回禀皇上,微臣刚观察了下天象,这场雨目测至少能下上一天。”

康熙倏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当真?”

钦天监监正忙回道:“微臣不敢欺瞒,这是我们整个钦天监监测的结果。”

康熙闻言大喜过甚:“好好好,甚好!真是天佑我大清。”

底下群臣见状忙纷纷跪地朝贺。

康熙一高兴,大手一挥开始对此次祭祀的相关人员论功行赏,赏了一圈后,最后终于轮到了胤祺和胤禛,由头则是两人找到了祥瑞牡丹。

关于安清救活了牡丹之事既无法对外言称,那这株牡丹的出处自是落在两人头上,准确来说,一开始康熙是想着把这份功劳落在胤祺身上的。

毕竟在他看来,夫妻一体,荣辱与共,这样倒也算合情合理,至于对安清的嘉奖,他稍后自会找个由头进行赏赐的。

但胤祺却坚持把老四给带上,说什么两人领的是同一份差事,本来也没有具体分工,那这份功劳理应也要带上他一份,康熙自是愿意见到这种兄友弟恭的场景,没多想便允了。

不过,这也是胤祺之前和安清商量后决定的,毕竟,两人是一起办的差事,若是单单就嘉奖了胤祺一人,那难免会让胤禛落个办事不利的名头,届时再平白被人笑话。

胤禛也不傻,听到皇阿玛把自个也带上,立马猜到了这定是胤祺提出来的,也自然明白了他的用意,心里对这个五弟也越发感激了起来。

康熙倍感欣喜之余,为表感激,还当场特命太子胤礽、四阿哥胤禛和五阿哥胤祺,择日恭诣皇祇室,向列神位依次拈香,行祀谢礼。

一连派了太子这个储君和两位皇子同去,可见康熙对此事的重视程度,众人心里也纷纷咂摸出了味来。

*

最后,这场雨竟连着下了整整三日之久,算是彻底解了京城及直隶地区久旱无雨之急,朝堂之上各地的报喜折子纷纷送了上来,满朝文武欢腾,康熙更是欣喜不已。

除此之外,短短几日之内,关于夏至祭地那日的祥瑞金光牡丹和天降甘露之事也在民间传扬开来,百姓甚至还自发编出了歌谣来赞颂康熙的功绩。

只是,如今这株牡丹被捧上神坛,那关于它曾生病的消息更是要捂紧了,安清知道其中厉害,所以一开始便要求紫苏她们几个知情的人全部三缄其口。

她自己更是谁都没提,甚至宜妃和太后那边也都没说,这种事情,康熙若是想让谁知道,他自个自会去说。

康熙对安清的表现很是满意,但又因无法明着对其嘉奖,于是只能把这份恩泽顺着蔓延到和她相关的人身上。

比如,他当天晚上便翻了宜妃的绿头牌。

翊坤宫中,乾清宫来传话的小太监都已经走了,宜妃整个人还是懵的。

真是怪了,皇上上半月已经来翻了她两次牌子了,按理说这个月不该再传她侍寝才是啊。

要说早年受宠那会,像这种情况宜妃倒是不会奇怪,但自打这后宫之中她和惠德荣三妃平起平坐后,皇上为了平衡后宫,便开始对着她们四人端水。

所谓的端水就是恩宠也好,赏赐也罢,四人基本都是不相上下的。

就比如翻牌子侍寝这事,每人每月不会超过两次,即便是惠妃和荣妃两人因岁数大了些,前两年让人撤了绿头牌,但康熙还是会照例去两人宫里坐坐。

只是,今日之事是为何,难道是皇上事务繁忙,记差了?

宜妃揣着这个疑虑来到乾清宫后,则越发糊涂了,因为康熙竟然拉着她聊起了家常!

真是天南海北的聊啊,从两人年轻聊到孩子长大,两人之间相处的一些事情甚至连宜妃自己个都记得不太清了,没想到康熙竟还还都记得。

宜妃心里不免有些感动。

谁知,康熙上一秒还在忆往昔,下一秒突然问道:“这些日子,你和老五福晋相处的可还好?”

宜妃差点没绕过来,这好好的,怎么突然问这个?

难道是有什么人在康熙面前搬弄她们婆媳俩的是非了,可不应该呀,她自认和安清之间相处还挺和谐的,就算旁人想说什么怕是也没有由头吧。

那就是之前安清在院子里折腾种东西的事被康熙知道了?

宜妃越想越有这个可能,之前她借用康熙的名头帮着安清处理这事,本想着这些日子了康熙也没找她,应该是默认了老五福晋的作为,难道是她想差了?

“臣妾还挺喜欢老五福晋的,老五和他福晋相处的也是极好,臣妾前两天还说要找个机会好好谢谢皇上呢,您给老五赐这婚真真是极好的呢。”宜妃一脸真诚地说道。

康熙是何等心智,立马明白了宜妃的意图。

她这是变着法子给老五福晋说好话呢,先说自己满意这个儿媳妇,又说老五夫妻关系融洽,最后还点出了这亲事是他赐的,这是生怕他责怪啊。

见宜妃误会了,康熙大笑了两声,道:“你放心吧,老五福晋没惹什么事,你不用费心思替她说好话。”

被拆穿了,宜妃也不恼,而是拍着胸口庆幸道:“吓死臣妾了,臣妾还以为那丫头不懂事,又怎么惹到皇上您了呢。”

说罢,她想了想,还是决定趁着这个机会把安清之前的那事提提。

只是她还没来得及开口,康熙就摆了摆手,道:“你不用解释了,那孩子愿意折腾就让她折腾吧,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日后若是要有什么人再乱嚼舌根,你直接就可说是朕准的。”

这等好事,宜妃自是笑着应了下来,顺道还不忘替安清谢了恩。

康熙向来就喜欢宜妃这个直来直往的劲,不过,他还真的挺意外宜妃竟然能和安清处的这般好,毕竟,她和咸福宫妃就不太对付,也向来不太喜欢宫里的那些蒙古妃子。

那时他确实还担心过,宜妃会和这个儿媳妇处不好,到时候他和老五夹在中间会难做呢。

宜妃嗔怒地瞪了康熙一眼,道:“皇上就是这般看臣妾的?”

康熙伸手点了点她的额头,笑道:“少和朕打马虎眼,你敢说朕当初给老五赐婚那会,你真没担心过?”

不过,宜妃最让康熙满意的一点是,当初他给老五赐婚时,她明明不满意有个科尔沁出身的儿媳妇,但却从没到他面前闹过。

宜妃耸了耸肩,她当初之所以没闹,是因为知道闹了也没用。

在这后宫摸爬滚打这么多年,宜妃自是有自己的一套立足之法,那就是凡事要掌握好一个度。

就像康熙是喜欢她的泼辣,但这个度也仅限于男女之间的拈酸吃醋上,旁的事却不行,特别是事关前朝事务。

对后宫女子而言,他要先是帝王,后才是夫君。

这条警戒线要永远明明白白地立在那里,否则早晚会落入万劫不复之地。

“臣妾当时确实是担心过,但转念一想,皇上您赐婚,自是信得过的,您做什么也自有您的道理,臣妾只需听从您的安排便好。“宜妃不忘趁机半真半假地告白一番。

康熙听完果然大为感动,直接把人拉进了怀里,紧接着床幔一扯,遮挡住了好一番云雨。

宜妃本以为这次意外侍寝之事便到此为止了,谁知第二日乾清宫的小太监竟又来了!

若说这第一日还勉强还能解释为康熙忙忘了,或者她自己个受宠,但当连着被翻了三日的绿头牌,宜妃心里也不由七上八下了起来。

要知道在这后宫中有宠是好事,但这莫名其妙的受宠还不知晓缘由,那就不免让人心生惶恐了。

于是,在第三日早上离开乾清宫时,宜妃拦住了门口的梁九功,颇为含蓄地打听了起来。

梁九功看着一脸诚惶诚恐的宜妃,心里不由觉得有些好笑。

“娘娘有福,近日五阿哥和五福晋得了皇上的眼,特别是五福晋。”他笑着提醒道。

宜妃愣了下,“关老五福晋什么事?”

梁九功摇了摇头,示意她只能点到为止,“娘娘,恕老奴多嘴,您也别去找五阿哥或五福晋打听。”

宜妃立马心领神会:“多谢梁公公提醒,本宫自是知道分寸的。”

既然这事康熙觉得她不该知道,那她便不知道好了。

只是,宜妃可以确定的是,她这几日的突然受宠竟是因为安清的缘故。

她突然有点哭笑不得了起来,自打她入宫这些年,为争宠各种手段都使过,甚至也利用过儿子把皇上笼络到自己宫里来,但却从来没有想过,她有朝一日竟还能靠儿媳得宠!

这……说出去谁会信啊。

要不是向来知道梁九功的为人,宜妃自己怕是都没办法说服她自个相信。

从乾清宫离开后,宜妃真是越想越觉得好笑。

之前宫里不少人都在背地笑话她,说什么娶个科尔沁儿媳妇就是来克她的。

真是笑死,安清哪里克她了,这分明就是她的福星啊。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