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1 章 五福晋51(2 / 2)

他的小十一,是多好的一个孩子啊,偏偏从小就体弱多病,注定在他们身边留不久。

康熙默默叹了口气,抬头看向宜妃,“所以,那日你也知道?”

宜妃愣了下,瞬间装傻,“妾身知道什么?”

康熙似笑非笑地看着她,“你自己说呢?”

宜妃却是咬死了不承认,“您看啊,这画里妾身可都没抬头啊。”

康熙也立马找出了破绽:“可你笑了。”

宜妃下意识摸了摸鼻子,心虚地躲了视线,“妾身才没有,定是老五那孩子记错了。”

康熙见她这样子,忍不住笑出了声来。

他也不是真的要追究宜妃,宜妃自是也知道这一点,两人这样折腾着一番后,便顺着这话茬聊了很多小十一的事。

直到康熙在宜妃这用完膳离开时,脸上还不由带着丝浅浅的笑意。

回到清溪书屋后,康熙默默坐在榻上,久久没有回过神来。

这些年,他都有些记不得自己失去多少孩子了,旁的他有时顾不上,但惠宜德荣四妃是早年便跟在他身边的,情分自也是旁的妃子比不得的,她们四人膝下都有早夭的孩子,所以每逢那几l日,他都会去她们宫里坐坐。

特别是荣妃,她早夭的孩子多,他每年因此过去的次数也最多,但在今天之前,每次他们都会默契地不开口提及,尽量把伤心压抑住,从未像今日这般。

他们不再避讳地提起那个夭折的孩子,也不去刻意抹去他存在的痕迹,很神奇的是,好像小十一今日再次回到了他们身边一样,又好像他从未离开过。

康熙突然想到之前问宜妃今日为何同往常不同时,她回答的那句话,她说,我要永远记住小十一,只要我不忘,他就一直在。

想到这里,他心念不由一动,扬声把梁九功招了进来,然后指了指墙角的那个大箱子,道:“去把那个箱子给朕搬出来。”

梁九功不由一愣,旁人可能不清楚,但他可是知道那里面装的是什么啊。

以往皇上可都是……今日怎的突然要打开?

“还愣着做什么,朕的话你没听见吗?”康熙见他迟迟没有动作,忍不住皱了皱眉。

梁九功忙回过神来,“奴才听到了,这就去搬。”

说罢,他便忙起身走到了那墙角,费了番力气才把那箱子搬了过来。

梁九功默默地站在箱子旁,等待他的下一步指令。

康熙似是迟疑了下:“打开吧。”

梁九功这次不敢再耽搁,很是利索地把箱子打开了,然后箱子中一卷卷的画卷便暴露在了空气中。

康熙的呼吸似是顿了下,半晌后,才缓缓开口道:“你先出去吧,朕想自己待会。”

梁九功默默退到了外面,但临

出去前,还是忍不住再朝着室内看了一眼。

那箱子里装的不是别的,都是皇上那些夭折孩子的画像,每一幅都是他亲手画的,小到几l个月,大到十来岁,一个不差。

这些年,后宫夭折的孩子并不算少,每次康熙都表现的很平静,外人只道皇上是喜怒不形于色,但梁九功却很清楚,他麻木习惯了。

说起来,这还要从早年说起,皇上早年的后宫确实玄乎的厉害,在大阿哥之前,竟接连多个孩子都没立住,这也是很长一段时间内,皇上对大阿哥极其宠爱的原因,因为他是皇上第一个立得住的孩子。

那时,每次经历丧子后,康熙都是悲痛欲绝,后来便似渐渐习惯了般,然而这么多年唯一不变的,每个夭折的孩子他都会亲手画下一副画,然后,放在那个箱子里。

而同样的箱子,畅春园的清溪书屋有一个,乾清宫的东暖阁也有一个,但康熙却从未主动打开过,今天是第一次。

梁九功出去后,康熙又在那里静静坐了好久,才起身走到那箱子前,然后一卷卷的打开了那些画像。

他是天子,要以天下大局为重,不能过多沉溺于儿女情长,但同时他也是父亲,也要允许他偶尔脆弱一下。

偶尔就行。

不知过了多久,康熙再次唤梁九功进来,此时箱子已经盖好了,好像从未打开过一般。

他也再次变回了那个喜怒不形于色的帝王。

“梁九功,你亲自去开朕私库,挑上几l样东西,去赏给五福晋。”

西花园,皇子四所处。

安清正在优哉游哉地钓着鱼,雪团则窝在她的脚边睡觉。

这个小势利眼的家伙,自从她钓鱼的技术进步了之后,也开始见风使舵了,对她也开始谄媚了起来。

但偏偏安清还就吃这套,这不,为了获得小家伙更多的偏爱,她钓鱼的劲头也越来越足了。

“主子,皇上让人给您送赏赐过来了,您快些出去瞧瞧吧。”翠柳急匆匆地跑了过来。

安清愣了下,不是,这好好的,康熙突然赏她做什么?

紫苏提醒道:“会不会因为之前那水稻青风病的事?”

安清一想还真有可能,于是兴冲冲地跑了出去,但当她看到桌子上那些赏赐后,整个人直接懵了。

怎么说呢,这东西都是好东西,但康熙是不是太小气了些啊,先不提她毕竟是解决了困扰古今多少人的青风病有多大意义,就单单说挽回今年南方多少水稻减产的损失这事,他也不能就给她赏这些身外之物吧。

而且,这打眼瞧着,都不如上次祥瑞牡丹赏赐的厚啊。

老康怎么这么抠呀,安清忍不住撇了撇嘴,要知道跟着个抠门的领导可不是什么好事,真是太让人没有干劲了。

就在她背地里各种蛐蛐康熙时,晚上胤祺回来却直接替他老爹洗刷了冤屈。

“皇阿玛向来赏罚分明,应该不是为青风病那事赏的。”

安清怀疑地

打量他一眼,你确定?

胤祺似是突然想起什么,“皇阿玛今日去过额娘那里,我想应该是为了画册的事。”

画册?

安清挠了挠头,突然也有些不确定了起来,问题是今日来送赏的那小太监一问三不知,就说是皇上赏她的。

算了,随便吧,不管是为了什么吧,康熙给她她拿着呗,她也没有嫌弃或拒绝的资格。

当然,她心里可以偷偷的嫌弃。

但最让安清开心的是,她那画册好像真的有帮助到胤祺和宜妃,至少他们在面对十一阿哥的事上,不再像之前那般讳莫如深了。

宜妃甚至和她平时闲聊时,偶尔还能主动提起十一阿哥,这可是以前从未有过的事。

在畅春园的日子闲适且快活,安清每天钓钓鱼,三天两头去康熙那御稻田里逛逛,还能满园子研究康熙从全国各地移栽过来的植物。

比如南方移植的蜡梅,西域哈密移栽的葡萄,五台山的枫树,还有原产塞北的山枫、婆罗树等等,这也是她后来一段时间才发现的,且对此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以至于经常能为此顶着酷暑出门,足可见是真爱了。

别说,安清在这待的还真有些乐不思蜀了,但现实是她再乐不思蜀,老康一声令下她也得走啊,没法子,谁让人家是老家呀。

八月初,康熙领着众人从畅春园重新回到了宫里,说是要开始为接下来的木兰秋弥做准备了。

这一提到木兰秋弥,安清瞬间就觉得这畅春园也不香了,还有什么比回家更让人期待的事啊。

后宫里也因此热闹了起来,毕竟,这随行名单老康还没确定下来呢。

他这后宫妃子儿子众多的,也不能各个都带过去吧,那带谁不带谁的,可不得好好争上一争啊。

具体表现为嫔妃们往乾清宫送汤的人越来越多了,当然,还有送诗的送绣活的,总而言之就是各显神通,这也是安清从宜妃那听说的。

不过想想也能理解,老康这一趟塞外寻少则也要两三个月啊,若能跟过去自是能受宠些,总比被困在这宫里独守空房的强吧。

当然,除了嫔妃自己争外,还有为儿子争的,特别是康熙那些被困在上书房读书的儿子们,整天被繁重的学业压得喘不过气,这好不容易有一次能出去浪的机会,自然是都想要的啊。

比如宜妃,她为着小九也跑了好几l趟。

至于为什么不为胤祺求呢,那自然是早已经确定他在名单之列了啊。

毕竟,安清这嫁到紫禁城第一年,康熙就算再不讲情面,定是要回去见见家人的,当然他也向来不是不讲情面的人,就连他一向不待见的咸福宫妃,只要去塞外,康熙也一般都会带上她,让她和家人也趁机见上一面。

满蒙联姻嘛,是结亲又不是结仇。

回到宫里后,安清也开始忙起来了,她拉着紫苏她们,开始翻箱倒柜给她的家人准备礼物。

这一年来,不管是康熙,还是太后和宜妃,给她赏的好东西可真是不少啊,她给了家里的每个人都选了适合他们的东西,挑挑拣拣了不少东西出来。

要不是出行的箱笼有要求,她恨不得都带上才好呢。

呜呜呜,一想到能见到阿爹阿娘他们,安清就激动地恨不得马上起来跑上两圈。

当然,除了安清外,紫苏她们几l个自也是高兴的不行,也许对于这紫禁城的女子来说,蒙古那边塞外苦寒,各个都避之不及,但对她们来说,那里是她们长大的地方,是她们的家。

而紫禁城再好、再繁华,也都比不上她们驰骋草原上时的那份畅意快活。

没过多久,康熙终于把塞外出巡的日期定了下来,八月二十日,据说是钦天监算出来适宜出行的黄道吉日。!

迷途未返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欢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