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6 章(1 / 2)

我被忽悠考科举 二汀 7278 字 3个月前

-第66章

宋盛行事干净利落,没两日便从诬告的几家人口中问出事实真相。

幕后主谋果不其然就是耿瑞。

这位眼见自己飞黄腾达的机会被夺去,心中早恨极了蔡杨,就是在县学中没寻到好时机,隐忍两年才终于找到了突破口。

打着蔡家孙婿的旗号,耿瑞频繁出入蔡家村,更是从蔡小妹那听说过不少家里的事。

蔡父所开汤药其实那户人家根本没来得及给老人喝,死者当夜便因摔倒磕到了脑袋昏厥。

他们本想喊来蔡父帮着救治,耿瑞趁机找上他们,用百两白银让他们诬告蔡父所开的药吃死了人。

当天,耿瑞先付了五十两白银作为定钱,说好等事成之后再付剩下的五十两。

蔡父下了大牢,他们去寻耿瑞拿银子,跑了几回都被推脱赶回,到宋盛找上他们,都还没拿到剩下的银钱。

后来跟着状告的那几家人也被一一证实是受了耿瑞好处诬告。

事实已明,蔡杨在盛叶舟授意下选了个城中赶集的日子去府衙击鼓鸣冤。

盛叶舟几人则在附近的街上到处传播有县学秀才因嫉妒害得同窗差点家破人亡的消息,并且还着重宣传了蔡杨寒门学子的身份。

这世上,最多的人永远是普通百姓,家中有读书孩子或是同样家境贫寒的书生最是能感同身受。

特别是各个书院的学子,廖飞羽声泪俱下地讲述了一番好友被陷害得丢掉功名,家人也因此事落下残疾,最后将那几家人写的状词分发给大家瞧。

因眼红同窗能拜入名师门下就生出歹毒心思,叫同在书院进学的学子们更是同仇敌忾。

有这个耿瑞开了头,日后大家还如何在书院官学中安心读书,要妨着他人诬陷,谁还敢广交好友同进同退。

盛叶舟满脸气愤,就跟大学里忽悠新同学进社团活动的学长一样,只要来人就要上去宣扬一番。

“安义府蔡家村……”

永远不变的开头,说完就让大家去府衙听审。

十个书生中,总有七八个热心肠满口答应这就前往给蔡杨壮声势,赶集的人里也有人真往那边看热闹去的。

见声势已经够壮大,盛叶舟抬头看了眼天色,转身冲廖飞羽和向裕康招手:“走去府衙。”

“咱们不出面蔡杨能行吗?”

来到早被人堆围满的衙门口,廖飞羽还是不放心蔡杨那个温吞的性子在公堂之上要如何应对,拽着盛叶舟又问道。

“放心吧。”盛叶舟温声安抚,说罢朝府衙门口廊下抬了抬下巴示意。

廖飞羽寻声看去,只见宋盛领着几个仆从,大摇大摆地进入衙门大堂。

“咱们为什么不也去帮着撑腰,想必只要咱们去,荆府丞也能顾忌着点咱们几府的面子。”廖飞羽小声道。

盛叶舟见他还知晓要压低声音说话,还算有点脑子,干脆点了点自己胸口道:“我们

几个在哪进学?”()

府学啊!

?二汀的作品《我被忽悠考科举》最新章节由??全网首发更新,域名[(()

“府学学正是谁?”

“荆府……荆府丞。”

盛叶舟给他个自己体会的眼神,而后专注看向府衙大堂。

荆州好歹是府学学正,作为名义上他的门生,几人若是此时站出去,明日这府学也不必再去,趁早收拾收拾另寻书院。

宋盛就不同了,这位主儿跟荆州毫无交集,适时站出去当个靠山啥的只是抬抬腿的事。

宋盛大踏步走进公堂,冲堂上正襟危坐的荆州拱了拱手,报上身份,并且表示方才在街上听人喊冤,特意来此瞧瞧庭审,就想看看真正的坏人可否得到惩罚。

荆州面上神色不愉,但也寻不出不得旁听的规矩,无奈之下只得唤了衙役直接升堂。

曾经的原告当场翻供,只死咬是耿瑞威逼他们诬告蔡父,而后还爆出其贿银是耿瑞去当铺当了不少县学所发笔墨才凑出的五十两。

县学每月会给生员发刚一些笔墨,但想要当出五十两的高价,数额定要相当巨大,只需去当铺稍作调查便立即知晓。

当然蔡姓这家人并不知耿瑞当笔墨之事,盛叶舟在调查中查出后将此事一并算在其中,借以增加口供的真实性。

围观的书生哗然,有人冲着公堂大发疑问。

耿瑞是否偷盗了同窗的笔墨拿去当,否则怎可能一口气拿出如此多数量。

盛叶舟默默给那位老兄竖起大拇指,不用他们出声引导,自有聪慧之人思维发散联想到了其他可能。

蔡杨声泪俱下地回忆着这两年为父洗清冤屈的艰难历程,许是真想到了那些坚信难过的日子,整个人哭得摇摇欲坠随时都像是要背过去气似的。

廖飞羽震惊得无以复加。

这些话原本是盛叶舟写出让蔡杨默诵下来的,没成想出来的效果竟如此惊人。

瞧瞧衙门口前这些书生感同身受的难受样,比那戏台上唱戏的角儿可还要唱念俱佳。

回忆蔡父为相邻免费诊病,又念了翻父亲教他做人的道理。

翻来覆去后总结——荆府丞是青天大老爷,一定会为善良的人寻个公道,也绝不会让坏人逍遥法外。

“请荆府丞为民做主,惩治败类还蔡父公道。”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