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章(2 / 2)

“不声不响带着西屋的满城乱跑,还叫邻居看见,你名声不要了!”

应小满从花枝后露出半个脑袋,冲义母弯眼一笑,把满枝盛开的桃花递过去,“城西瓦子门抱回来的。”

大老远沉甸甸捧回来的花枝抱在手里,枝干兀自带着手心热度,义母登时没了脾气。

应小满觉得七郎实在是个不错的人。跟她夜里起身,折腾了大半日,城南到城西,城北又折返,鞋底都走薄了,半句抱怨的话也没说。

她已经打定主意要留他了。

“娘,过两天搬家,西屋的跟我们搬去新宅子罢。”她满屋子地找瓶罐装桃花枝,“以后新宅子每月两贯赁金,他愿意出一半。”

义母张了张嘴,还想说什么。

应小满继续道,“这趟去鬼市,西屋的帮了我很大忙。他时常挂在嘴边说,救命之恩,涌泉相报。并不是说说而已,真的在尽力报恩。我看他人不错。喏。”

她撒娇地晃了晃手里盛开的桃花枝。

“好看吧?一路从城西捧到城北,又从城北捧到城南。有几次我捧累了,他二话不说接过去捧,始终没劝我把花扔了。”

义母哭笑不得,“一文钱没见着,跟你跑了一趟,帮你摘两支桃花,人就算不错了?从前你爹在时,我就说你这小丫头好骗。”

西屋那边的门栓从里面轻轻叩响。

七郎隔门说,“已经和小满娘子说好,欠账会尽快还清。”

义母震惊道:“我们屋里说话,他那边能听见?”

应小满登时想起自己莫名其妙泄露出去的名字。

“屋子太小了。有点动静,全灌进他耳朵里。”

义母便压低了声音,继续数落:“嘴上说道谁不会。”

“我们以为他从外地来京城做生意,原来是土生土长的地头蛇!你爹常说,城里的人心眼多,他身上又背着一桩人命案子。我实在有点怕,怕你这外来的小丫头给人家拉走卖了。”

应小满才不怕,“娘,现在我有两对铁爪了。”

铁爪是利器。她在鬼市展示了一记,那莫三郎号称是京城出名的纨绔衙内,还不是吓得脸色发白,仓皇遁走?

西屋七郎人很不错,愿意报恩,又知晓她的厉害。她不信他会把她给卖了。

她觉得自己的想法很有道理,可惜完全不能说服老娘。

义母边缝针线边数落,“你有两对铁爪,他就不能把你卖了?你山里猎来的那头熊还有两对熊掌呢!”

应小满一脸懵。

似乎也很有些道理的样子……

不过她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西屋的不是坏人。再有人问起他,就说是我们家表亲。”

义母叹气,“表亲也得有个称呼。你又拦着我,不让我问他出身名姓。”

“他在家里行七。娘以后叫他七郎。”

正是乌金坠山时分,阳光透过云层,映下河湾,照进城南铜锣巷深处的应家,从西边映照入窗,映在修长手指掂着的象牙扇上。

不只是扇骨,整个扇面都以象牙雕刻而成,浑然天成,莹莹生光。

精巧象牙扇在阳光下展开。指腹轻轻一错,熟稔地打开,合拢。

啪嗒。

西屋这处只有傍晚时有日光。借着一点金光,屋里的郎君细细地观察扇骨雕工,镂刻印记。

目光凝在扇骨末端的朱红刻章处。

“雁”。

扇子名贵,看起来像大族的收藏物。究竟如何落在小满手里的。

雁姓罕见,说起来,城东倒是有家出名的雁姓大族,兴宁侯雁家。不知和这把扇子有无关系……

心里微微一动,他忽然想起自己出事前,耳边风闻的一桩轶事。

隐约说兴宁侯家出了一桩当街强抢民女的怪事。

说是怪事,因为传出强抢民女的,居然是兴宁侯家的雁二郎。

兴宁侯府是勋贵出身的外戚。嫡出的雁二郎默认将来要袭爵。雁二郎打小出入宫廷,在官家和太后娘娘的眼皮子底下长大,虽说轻狂浪荡免不了,但总体来说立身还算端正。

雁二郎身边不缺美人,又刚入仕不久,得官家信重。大好的前程,何至于冒着丢前程的风险强抢民女?

雁家那边的说法是,寒家女子自愿卖身入府,价钱没谈拢,先应下又毁约。

当时十一郎和他喝酒谈笑间聊起,权当做朝野笑谈,一两句便带过了。

难不成这么巧,被雁家二郎强抢的寒家美人竟是……

正思索时,义母在灶台喊,“饭好了,都来吃。”

雕工精美的上品象牙扇收拢,轻轻巧巧地搁在屋内炕头。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