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家都是老阴比(2 / 2)

“好久没有颠锅了,过来吧,黑玉。”周安对着黑玉招了招手。

黑玉立刻屁颠屁颠的跑了过来,一副求颠的表情。

很快,在房间内,响起了黑玉的声音。

……

周安这边,正在忙着颠锅。

另外一边,距离淮西京极为遥远的一座高山之上,此时正发生着一些事情。

高山环绕着清澈的流水,令人陶醉。

在青翠的山巅,稳坐着一座苦行僧寺庙。

苍松翠竹,山泉瀑布,峰峦叠翠,美轮美奂。

山巅的天幕格外蔚蓝,晶莹剔透。

仰望山峰,入目的尽是一片壮美和宁静。

跨过一座曲桥,该有的静谧与庄严都在寺门口演绎,门扉若有浩然正气,庭前高耸的古柏,则深邃澄澈。

几个身着袈裟的和尚冥思苦照的身姿,静静地将凡俗开始的人间种种,一一抛开。

他们的面孔看似严肃,实则笃定,一种超脱出尘之感悠然而生。

屋舍左右高耸着绝壁,挺立在崇山峻岭之中,身份的崇高感也就显而易见了。

漆黑的屋顶上,镶嵌着金色的佛印,令人想起佛教的名号。

庙内气氛非常神圣、庄重,巍峨的鼓楼和飞檐边角,让人一看就感到强烈的庄严气息。

寺院上方的钟楼上挂着一口巨钟,被敲响的铜钟清脆而动人心魄。

钟声婉转而响亮,令人一触即发的震撼力,也是非常厉害的。

在秀丽的山水之中,这座高山寺庙显得格外庄严神圣,让人不由自主地感到心静如水,心灵渐趋超脱。

坐在这样的宏伟圣洁的寺庙里,只会令人倍感清凉,万物生于其中。

在这座天然艺术宝库中徜徉,每一个细节都在诉说着那种崇高而神秘的自然杰作,让人眼前一亮,留连忘返。

这座山清水秀的高山上,装扮得如同一个自然美的殿堂,从而散发着不一样的气息。

青黄寺,独拥着这片山脉。

每一座山,都有这种寺庙,彼此相连。

此时,最大的主庙里,庄严肃穆的宝殿上,一个七八十岁的老僧人,正在对着前面巨大无比的金色佛像,顶礼膜拜。

老僧人穿着方丈的袈裟,是青黄寺的现任主持,同时也是少有的绝顶高手之一。

自从大楚国建立前,他的那位师兄舍身成仁,最终,为青黄寺搏下了如今的名声。

整个大楚国的佛门,唯青黄寺唯尊。

此时,慈远方丈敲着木鱼,正在诵经。

而在慈远方丈的下方,惠悟和尚低着头,跪坐在地上,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

除了他之外,还有一堆的苦行僧。

他们都没有说话,而是等待着慈远方丈诵完经。

大概过了有将近一炷香的功夫后,慈远方丈这才将经书全部诵读。

他转过头,目光无悲无喜。

“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吗?”慈远方丈淡淡道。

惠悟和尚赶紧说道:“错在分不清是非对错,周安所做是为了保护一方百姓,我不分是非,去落周安面子,对于青黄寺来说,是不好的。”

自从回来之后,惠悟和尚就一直在面壁思过。

直到今日,慈远方丈这才让惠悟和尚回到了宝殿。

惠悟和尚也终于明白,自己做的事情,究竟有多么的离谱了。

他差点就断送了青黄寺的未来。

人家周安替皇帝办事,你去搅局,那就是和皇帝过不去。

青黄寺有如今的势头,全都仰仗于皇帝,他的做法就是找死。

“我已经接到了总司的信,周安早就通报了上去。”

慈远方丈缓缓道:“周安这人,并不是你想象的莽夫,他懂得借助身后的势力,脸皮极厚。”

“比如现在,我们反而成了被施压的,至少总司给我施压了。”

惠悟和尚愣了愣,随后冷汗不停的流下:“都是我的错,总司是什么意思?”

慈远方丈道:“我已经说明,不会和周安有矛盾,此事了了,从此之后,见到周安,你绕着道走就行了。”

惠悟和尚闻言,赶紧答应下来。

青黄寺距离淮西京太远了。

他都不一定会见到周安,自然而然的,不会与周安再生出过节。

退一步说,哪怕是遇到了周安,他也要躲着走。

慈远方丈挥了挥手,意思是事情已经解决了,让他离开。

惠悟和尚也没有多留,赶紧告辞了。

等到惠悟和尚离开之后,慈远方丈又对着佛像行了个礼,这才离开了宝殿。

宝殿的后面,有一扇小门。

这里是青黄寺的禁地。

除了方丈之外,其他人都不准进入。

慈远方丈推开了小门,从外面走了进去。

小门内,是一个独立的小院子。

小院子的前方,则是一个木屋。

这里,并不是像普通的院子,而是有着阵法的加持。

这是一种极为高深的阵法,哪怕是通灵境往上的高手,从外面也看不到里面的情况。

再加上这里又是禁地,所以一直是青黄寺只有慈远方丈知道的秘密。

慈远方丈反手将小门关上,随后来到了那座小木屋里。

这位大楚国佛门的尊崇之人,竟然对着木屋微微弯腰,做了一个极为恭敬的礼节。

他没有说话,但是一切尽在不言中。

片刻之后,木屋里,响起一道声音。

“进来吧。”

仅仅只是三个字,但是却透着一股高高在上的意思。

更令人惊讶的是,这声音极为稚嫩,就像是一个少年。

慈远方丈缓缓推开了房门。

木屋内,摆设极为简约。

简约而不简单。

光线透过窗户撒在地上,点缀出一片金黄。

房内干净整洁,除了床和几张小桌,其他几乎无摆设。

墙上悬挂着一幅画,出自大师手笔。

床边,放着一盆盛开的鲜花,装饰点缀了这个简单的空间。

木屋内静谧而舒适,仿佛在温暖的怀抱里。

而在桌子前,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正在淡淡的饮茶。

少年顶着一个大光头,非常显眼。

慈远方丈缓缓关上门,恭敬道:“慈远,见过师兄!”

当师兄二字出口后,如果是江湖中人听到,一定会认为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

师兄,是指的上一任住持,那个为了大楚国而死亡的绝顶高手。

可现在,一个十七八岁的年轻和尚,竟然被慈远方丈叫师兄,这是耸人听闻的事情。

少年和尚却很坦然地接受了这一份恭敬,道:“这具躯体,还不是很适合,用不了几天了,我的力量太强,受到了限制。”

慈远方丈点了点头:“已经在为师兄谋求更合适的躯体,只是最近镇诡司的看得紧,不便下手。”

“尽快就行。”

少年和尚放下茶杯:“轮回转生之法,终究还是不全面,青黄青黄,就是由青接黄,我当时冒险一试,本以为是两全之法。”

“既能让青黄寺得到大楚国庇护,又能试试青黄寺的最终秘法,可结果,却还是不完美。”

慈远方丈沉默不语。

青黄寺的佛法,倡导苦行。

看似是磨炼身体,但是只有他们知道,真正的锤炼,是灵魂。

而锤炼的目的,就是轮回。

就算是行当中人,仍然无法避免老去,他们会活得很长,但终究会死。

而青黄佛法,则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当初,住持是已经快要老死了。

所以才用了青黄佛法,进行了轮回。

但是这秘法,终究是不完全的。

现如今,每隔一段时间,就要重新找一具肉身,来承载灵魂。

这处小院子,已经埋下了很多尸骨。

这些,外人不得而知,否则青黄寺早已经变成了废墟。

他们当年,甚至骗过了兴武帝等人。

“师兄,我倒是找到了一个极为适合的肉身,只是……”慈远方丈略带迟疑。

少年和尚淡淡的道:“你说的,是周安吧?”

慈远方丈对于师兄知道这些,其实并不意外。

他点了点头,表示确实是这样。

少年和尚陷入沉思,随后问道:“你确定?”

慈远方丈点了点头:“师兄,我也想靠你,完善轮回之法,我也快要老死了,你也知道,所以不会骗你。”

“周安的实力多种多样,最重要的是年轻,最是符合师兄的想法。”

“所以,是完美的。”

少年和尚皱起的眉头舒展开来:“你的意思是什么?”

“师兄,青黄法会将开,或许师兄可扮成随行弟子,前往淮西京,伺机而动,夺取周安肉身。”

慈远方丈说道:“若是这样,必然可行,师兄虽然实力受到禁锢,但是对付周安,自然是手到擒来。”

少年和尚陷入沉思。

慈远方丈没有说话,而是等着少年和尚的回答。

过了良久之后,少年和尚叹了口气。

“可行。”

“这种不断换着身体的日子,我是一天都待不下去了。”

“既然如此,那就是周安吧。”

少年和尚做下了决定。

慈远方丈点了点头:“若无事,我便先离开,去安排青黄法会。”

少年和尚挥了挥手,有些意兴阑珊。

慈远方丈离开了。

很快,小院子又恢复到平静。

过了很久之后,少年和尚眼中,露出一抹贪念。

“如果用周安的方式活着,或许……会有另一种风采。”

茶杯,被少年和尚捏碎。

……

慈远方丈离开了院子后,独自前往了自己的住处。

在这期间,不断有青黄寺弟子前来问候,慈远方丈一一回应。

没过多久,慈远方丈回到房间,默默将门关上。

关上之后,他叹了口气。

“师兄,我给过你机会了。”

语气中,带着一丝遗憾。

房间内,还有一个普普通通的年轻和尚,脸上带着笑意。

“你给他的机会,有什么用?”

“不如给自己一个机会,我们纵性的,才能帮你抵抗老死。”

“跟着我们混,才能更好地活下去。”

慈远方丈沉默不语。

年轻和尚挥了挥手,道:“你师兄的青黄佛法,已经和青黄寺融为一体,只有让他远离,才能杀得了,只有杀了,才能让你完整掌握青黄寺。”

慈远方丈这才叹了口气:“我只是让青黄寺过得更好而已。”

年轻和尚呵呵笑了一声:“行了,我走了,我就是来告诉你,一举两得,既能让你师兄杀了周安,又能在这时候突然发难,杀了你师兄。”

慈远方丈拱手称谢。

年轻和尚也没有多说,转身直接离开了。

等到年轻和尚离开之后,这里就只剩下慈远方丈一个人。

慈远方丈确定没有人之后,从抽屉里拿出一张信封。

信封上,没有署名。

“嗯,准确的说,一举三得。”

慈远方丈笑道:“镇诡司死牢的犯人,都快被师兄用光了,终于找到这个机会了。”

“可惜的是,师兄只怕是杀不了周安了,我得给周安传一封信,让他最近留意纵性的。”

“既能杀了师兄,保留住青黄寺的圣旨,又能解决一堆纵性的,还能让周安解决隐藏的危险。”

“总司真的是好计谋,这年头,谁没几个身份呢?”

“都他妈是老阴人!我们怎么玩得过!”

慈远方丈第一次爆了粗口。(本章完)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