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第 87 章【三合一】(1 / 2)

缔婚 法采 21594 字 2个月前

造反军甫一出现,便在京城引起轩然大波。

翌日,监国的王爷便在朝中问及如何处置,若是全力派兵剿除造反军,必然要引起庶族百姓更大的反抗,一支造反军倒下,万千造反军形成。

可若是不管不问,若成了气候,撼动皇权,更是大患。

寒门官员们主张镇压但非杀掠,可世族官员的却普遍认为决不能手软,必杀鸡儆猴,以绝后患。

监国的王爷召集阁臣商议此事。

最后的结果,还是铁腕镇压。

......

项宜听说的时候,脚底有些打晃。

这怕这般关头,铁腕下场不是镇压,而是要彻底激起民变。

彻底民变,将所有寒门庶族的人都卷入造反的波涛之中,届时谁都不能脱身,朝廷必得将整个寒门庶族都给以重罚,这是那些人想要的了吗?

项宜特特问了一句,“缘何这般快就决出了此事?”

谭建告诉了她,“此番,是首辅林阁老亲自提的。”

林阁老......

项宜没有任何意外,这等关键时刻,林阁老怎么还能稳居幕后,自然要一力成事才行。

项宜禁不住想到了谭廷,她问了谭建,然而谭建也不知大哥目前身在何处,只听到有清崡过来的族人说,他似是要回京了。

要回来了吗?

项宜听到这话,心下才稍稍松了些。

......

太子一直没有下落,林阁老等人已经完全控住了朝政。

世庶之间门的对立越发深重起来,连京城的几个穿插混居的坊间门,都闹到了要划清地界的地步。

有一个住在寒门聚集的房间门的世家院落,被人半夜放了火,幸亏宅院里没人,只有借住的寒门邻人灰头土脸地跑了出来。

邻人去衙门报案要严查纵火之人,却被坊间门的庶族人围了起来,反而纷纷指责此人,因着借住在那世族人家,便一心向了世族,忘掉了自己的出身,像丧家之犬一样攀附。

他们一边骂此人,一边将他绑起来,扔出了京城。

此事一出,便有不少庶族的人呼喊起来,凡是这般时刻还要维护世族的人,庶族亦不容。

如此一来,世族也不敢再收留寒门的人,不少人家,连教书的寒门西席都辞退了回去,寒门的书生亦不再认世族先生为师。

两族之间门的那道线越画越清晰。

沈雁和宁宁都听说了此事,写信来问项宜有没有遭遇什么为难,但不知怎么,谭家一片寂静。

项宜却在这日,见到了亲自前来的李程允的妻子,秋阳县主。

秋阳县主嘴角都起了燎泡,项宜见到她这般,下意识就想起了她长嫂苗氏。

“是不是苗姐姐出什么事了?”

秋阳县主一步上前握了她的手,连忙问她是不是见了苗氏,知不知到苗氏的下落。

“嫂子不告而别,大哥寻她都快寻疯了!”

可惜项宜见苗氏,已经是好几天之前的事情了,当时苗氏只说自己病了,怕过病气给孩子们,所以出京暂避。

这件事情,秋阳县主也是知道的。

但秋阳县主连声叹起气来,“那几日大哥不在家,嫂子要走我便也没多想,我实在没想到,嫂子是怕她的出身连累了我们......”

她说这都是槐川李氏暗中使坏。

苗氏一直自称是西南一个小世族的族人,李程允是槐宁李氏的宗子,若非是苗氏好歹也算世族女,只救命之恩这一条,族里也不肯同意宗子娶她。

但现在,槐川李氏的人,竟然请来了来中原做生意的那西南苗氏的族人,说要来京里与苗氏团聚。

苗氏本来就胆子小,更糟的是,她确实不是什么世族的女子,根本就是个无根无基的孤女,别说是世族了,连自己姓什么都不知道。

槐川李氏的人一下子戳破了苗氏的身份,弄得槐宁李氏族人全都怒了起来,都要求李程许立刻休妻!

项宜听了,愕然不知该说什么。

秋阳县主告诉她,“大哥自然不愿意休妻,其实大哥早就知道大嫂不是苗氏的人了,可大嫂确实是他的救命恩人,两人恩爱相伴多年,和她是不是世族出身有什么关系?”

她说李程许不肯休妻,李氏族人便要闹着换宗子。

而四大家族之一的槐川李氏,早就想把槐宁李氏并到自己的族里来,只要槐宁李氏并过去,那么槐川李氏几乎能越过林阁老的林氏,成为当今最庞大的世族。

他们用心险恶,在其中搅弄起来。

苗氏得了消息,知道是自己隐瞒的身世酿成了这等局面,她直接从京外别院不告而别了,只留了一句口信,让李程许照顾好自己,也照顾好他们的女儿。

“到处兵荒马乱的,大哥都快急疯了,今日一早还咳了血......”

项宜想起从前听谭廷说的,李程许在西南山间门出了意外,落下山崖的事情,并不是什么意外,十有**就是槐川李氏所为。

槐川李氏欺李程许、李程允兄弟年纪轻、辈分小,早就想要将他们一族并进自己家族,李程许不答应,紧接着就出了意外。

苗氏定也是知道李氏兄弟的困境,又不想连累自己唯一的女儿,这才一走了之。

项宜想到那日见到苗氏时,苗氏害怕又恍惚的样子。

本是好好的家,就因那些人的险恶用心,只能四散零落开来。

以林、陈、程、李四大家族为首的大世家们,眼中再没有旁的东西,只剩下自身的利益了......

项宜不知道苗氏的下落,只能把当时的情形原本给秋阳县主细述了一遍,秋阳县主还得继续找人,但走之前,拍了拍项宜的手。

“姐姐万千保重。”

项宜的处境比苗氏又能好到哪里去?

但谭家并没有什么动静。

铁腕镇压造反军的事情定了下来,兵部征调的恰是距离造反地最近的两个千户所的兵力。

不巧这两个千户所的兵,都是杨蓁娘家忠庆伯府带出来的杨家军。

可林阁老用心极细,另外点了与林氏交好的镇国公府领兵,反而将熟悉兵将的忠庆伯府防在了外面。

忠庆伯府一向中立,这次更是认为朝廷不该立刻大肆出兵,应该徐徐图之,林阁老自然不会让这般态度的人领兵。

可他是阁臣首辅,谁又能将他告发,道他用心险恶?反而那临时监国的王爷,事事拿不定主意,只能请内阁做主。

林阁老和林陈程李四大家族的人,不过半月的工夫,都握稳了权利。

但太子也好,谭廷也罢,都没有消息。

项宜焦急起来,可她现今能做的只有等,可她没能等来谭廷,却在这日一早,就见到不熟悉的面孔上了门。

项宜看到那对夫妻带着人上门的时候,悬了许多日的心,忽然有种落下来的感觉。

该来的,终是避不开的。

......

这是项宜第一次见到谭朝宽。

这位谭氏阖族目前官位最高的人,今日竟然将京城及京畿的所有谭氏族人都请了过来,还不知从哪里请来了两位族老坐镇。

他们今日来只有一件事,要换掉谭氏宗子!

谭朝宣直截了当地提出了此意,谭建和杨蓁都惊得说不出话来。

谭建一步走上前去。

“谭氏一族延续上百年,也未有中途换掉宗子一事,敢问我兄长是做了什么,诸位竟起了此心?”

只是谭朝宣既然敢来,便不是随意上门。

他轻蔑地看了一眼谭建,想到自己当年,正是与谭建这般年岁的谭廷争夺宗子之位,却最终败北,心中多年耻辱一般的滋味泛了上来。

他嗤笑了一声,嗓音阴冷三分,与谭廷谭建有三分相似的脸上,因着这份阴冷,与他们再不相同。

他开了口。

“谭廷若是稳稳当当做他的宗子,必不会有人要来将他换下。可是他做了什么,你们还不知道吧?”

他说着,目光从谭建杨蓁身上掠过,目光直直落在项宜身上。

“他如今就在那造反之地,干扰朝廷出兵镇压反军,还妄图为那些造反的庶族言语,请宫中三思。他这是要置谭氏一族于死地!”

话音落地,项宜和谭家夫妻皆是没有想到。

可再一想,项宜又好像觉得并不意外了。

林阁老匆忙下令出兵,铁腕镇压庶族,若是没有人上前制止,一旦在这个关头激起民愤,后果不堪设想。

必然有人会上前阻拦,但项宜没想到,这人就是自家的大爷。

项宜一时间门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可谭朝宣却目光落在她身上,继续把话说完。

“谭家宗子谭廷,多次为庶族寒门奔走呼喊,枉顾家族利益,此次又挺身阻拦朝廷镇压反军,其身不正,其行有缺,如何能继续做一族宗子?”

谭朝宣说着,目光从一众前来的谭氏族人身上扫过,最后哼笑了一声,看向了项宜。

“私以为,谭廷自娶了这贪官门庭出身的庶族女子之后,便已经不再适合做宗子了,更不要说如今又将此女带进京城,放于身边。有庶族女在他耳边扰其行志,他如何还能一心一意领好族人?谭氏已经没了昔日光辉,若再这般由着谭廷将宗子当下去,只会分崩离析,乃至阖族遭难,也未可知!”

谭朝宣说了长长一段,最后归于那句话。

“今日,谭氏必须换了他这宗子!”

话音落地,今日前来的不少族人都皱了眉,隐隐露出些赞同来。

毕竟一族宗子,为家族利益着想,才是最应该做的事情。

见状,谭建脸色青白了几分,杨蓁禁不住看了自家嫂子一眼,看到项宜眼眸垂落了下来,立在一旁没有言语。

宣二夫人却在项宜的反应里,嘴角高高地翘了起来。

她扬着下巴,眼眸向下看着眼前的庶族女。

一个污名在身,拿着婚书上门的庶族女子,当初在京城路上与她的马车相遇,竟还拿出宗妇的架势,在她脸前耀武扬威。

那时候她就想,这卑贱的庶族女,到底还能趾高气昂到什么时候呢?

恐怕根本就不知道,她那宗子夫君,马上就做不了这宗子了。

谭氏也是泱泱大族,不可能轻易散落一地,他们这次进京,早就接到了四大家族的意思。

宣二夫人看向身边的丈夫,她的丈夫亦是宗家的出身,是谭氏最高的官员,更是四大家族都看好的谭氏的宗子。

她心潮澎湃了起来,终于觉得自己在这庶族女面前扬眉吐气了。

而谭朝宣,则完全十拿九稳,由着在座的族人好生想明白,接下来应该选谁来当这个宗子。

一旦京城定下来,他身后有这些在京的官员支持,清崡那边就不在话下了。

谭朝宣悠悠喝起了茶来。

四大家族要将庶族寒门彻底压在身下,就此彻底成为世族的努力,他那堂侄谭廷什么都不懂,还顺着东宫的意思,要替寒门做主。

想不到吧,如今东宫也失踪了。

失踪了那么多日,结果只能是另立东宫。

这样的时候,那谭廷还去依靠谁呢?

林陈程李四大家族,只要经此一役站稳了脚跟,以后千千万万年,便是这片土地最尊贵的存在,哪怕是换了皇帝,他们也已然是尊贵的姓氏。

姓氏高低贵贱一分,一人从出生便定下了这辈子的身份。

谭氏不跟紧四大家族,难道还与他们作对,沦落成卑贱的庶族吗?

不过,四大家族未能成事之前,这话谭朝宣不便说出来,说出来也未必有人信。

但这已经是大势所趋了。

他再次提醒在座众族人。

“不说旁的,只说世族庶族如此矛盾,谭家也容不得一个娶了庶族女做妻子的宗子吧!”

外面的世家子,连寒门出身的西席先生都撵了出去。

而他们的宗子还娶了庶族女做正妻。

这让他们在其他世族子弟之间门,在世族的官员之间门,亦不好做。

众人目光纷纷落在项宜身上,目光里敌意重了起来。

谭建一步上前,将自己嫂子挡在了身后,杨蓁更是握紧了项宜的手。

但他们站在她身边,也挡不住旁人质疑与不看好的眼光。

项宜心里有什么决定渐渐形成了。

只是她一时还没有言语,恰有侍卫过来通禀了事情。

是有关项寓的事情,项宜立刻示意侍卫去一旁说话。

她一走,众人不必当着她的面,更是低声讨论起来。

世庶之间门如今是何情形,众人心里都有数。

谭朝宣夫妇越发气定神闲起来。

今次换宗子,对一众族人百利而无一害。谭朝宣必须要趁此时机,在谭廷还没有回来的时候,就一举拿下宗子之位。

待谭廷回来,族人已经奔向了他,自然就不可能再回头了。

谭朝宣是做了十足的准备,也无意再拖下去,他见族人渐渐都质疑起来,他与特特请来的族老暗暗对了眼神。

夫妇二人都站了起来,谭朝宣更是向前走到了堂中。

他声音宽和起来,尽量让自己表现的更像一个宽和而平易近人的一族宗子。

“诸位,今次谭氏可是站在了风口浪尖,稍有不慎,便是阖族灾祸。诸位可想好了没有,可还容得那与庶族从往过密的谭廷,继续做宗子吗?”

这话一出,他便看到不少还有些犹豫的人,似乎有了决定。

谭朝宣眼中喜意都要溢了出来。

而宣二夫人转头,恰看到项宜又返回了堂内。

那谭建夫妻都有些乱了,连声让族人们再三思量。

可再怎么思量,宗子谭廷与庶族从往过密也是事实。

宣二夫人就等着看接下来,谭廷被革除宗子之位,那项氏是什么表情了。

想必一定能让她心满意足......

她神思一闪的工夫,谭朝宣就让人拿了两个匣子上前,一个红木匣子为空,另一个鸡翅木匣子则是装满了刻了谭氏字样的木牌。

“凡是同意今日革除谭廷宗子之位的,请亲手将木牌放到红木匣子里。木牌有半数以上,则谭廷的宗子今日就坐到了头。”

谭朝宣胸有成竹地伸了手,“诸位请吧。”

他说完,直接示意两位族老先来,几乎是给众族人打样。

这样一来,更是板上钉钉了。

谁料就在此时,忽然有人道了一声。

“且慢。”

众人纷纷朝着声音的源处看了过去,目光都落到了项宜身上。

谭朝宣别打断,眯起了眼睛。

“怎么?我们世族做事,你这个庶族人要来横插一杠?还是说,无知妇人要哭哭啼啼,干扰家族大事?”

他一脸的蔑视。

杨蓁险些上去与他争吵,却被项宜抬手止了。

她自然没有哭啼,也没有吵闹,只是稍有几分低沉。

她笑了一声,目光亦从众人身上掠过,不紧不慢地开了口。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