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建设昭州4(1 / 2)

第一百零四章

半山腰都炸出了一豁口,泥土四溅。

顾兆是在山脚下的,想着离得远不碍事,还是被泥点溅到了衣服上,不过此时也顾不上衣服不衣服的,撩开了袍子拔腿就往上冲。

因为声响太大,是山头炸飞的泥坑,吓得那些衙役不敢动弹。

顾兆打第一冲上去,孟见云愣神紧跟其后,苏石毅也跟着,还吓得结巴说:“小、小心。”明明害怕,但也跟上了,他要保护顾大人的。

有了孟见云和苏石毅动作,后头原地站着的衙役差人才如梦初醒一般,纷纷上前,要保护顾大人。此时顾大人已经冲到半山坡上了——这山缓。

泥土四溅,露出里头的东西。

“石头?”

“是石头?”

大家见到里头东西,操着土话,意思难怪种不出庄稼,这地里头咋还有石头,石头上咋可能生粮食,难怪了难怪了。

“刨一块上来。”顾兆吩咐下去。

等一块石头到手,擦掉面上泥土,露出了原本的模样,还是石头样不过从裂开的地方能瞧见里面,是灰白色的。

成了!找到了。

顾兆心里高兴,没想到这一趟十分的顺利,不过山里种不出庄稼,那就是地有问题了,之前他还担心出什么别的矿,要是铁矿那就麻烦了。

幸好幸好。

“派人守着,开始挖山掘石。”顾兆跟播林县令吩咐,“如今是农忙时,征调村里闲着的人家来掘石,成年男丁一天五文钱,妇孺三文。”

农忙节要是徭役那百姓苦不堪言,要是给钱了那就不一样。就拿隔壁山头的村里来说,水田少,人手多,如今也不是收成的季节,不需要天天一家人全都下地里头,总有闲着的人手。

一天三、五文对当地百姓来说不多也差不离,这里的猪肉一斤才六、七文钱,这样的山,掘了石头还要运送到加工厂——

后期费银钱地方多着,播林的财政收入面上真没多少钱。顾兆不敢嚯嚯,就辛苦这些百姓,先苦后甜,若是不苦一苦,后头的甜哪里来?

“大人是否要派人守着?”播林县令询问。

顾兆说:“不必,这些石头外人不晓得没什么用处,不值钱的。”

话是这么说,可播林县令显然是对管辖下的村民有几分了解,昭州城来的大人,寻了一座山,炸的震天响,挖出个洞,这石头说不值钱,可闻风而来的百姓绝对是不会信的。

他们在还好,一走啊,那不得乱了。

播林县令让俩衙役留这儿,他与顾大人回了,一路上光回话了。

“还有这样的山没?找到了画起来,最好是播林几个镇子都有,或者相近的交界处。”

一路赶马到了镇上,顾兆把播林的堪舆图拿了出来,开始选址圈水泥厂,同时让播林县令下告示张贴,这次徭役自愿参加。

“先征调个千人,年纪太大的也不能要,这事交你,可行?”顾兆直视着播林县令询问。

播林县令巴不得赶紧干活,把顾大人派下来的任务办的妥帖,立即应声说行,顾大人放心定会办的妥帖妥当。

顾兆便让县令下去办了,他带着人开始巡视圈中的水泥厂。播林府县底下一共有八个镇子,水泥厂当然不是只建一个,府县这个是路途平坦的对接三个镇能用,其他的五个镇还得在盖。

堪舆图铺开,顾兆是看着地理志标,有的地方是山,看似平坦可前头有山路堵着,那边要绕路,不成……

写写画画,搞定了后,还要去实地考察。

顾兆这边举动大,一待就是十多天,期间让苏石毅和镖师回去一趟,说他事情还没办完,让家里不必担心。

苏石毅和镖师还未到昭州城,昭州城关于顾兆这位新上任的同知老爷在播林府县做的事已经传遍、传开了。

“播林的林家传来的消息,给送了女人没收着,不知道捣鼓什么。”

“那这位顾大人是个清明的?”

坐在一处的乡绅老爷们脸就苦瓜了,后又有人说:“也不对,听说顾大人娶了个哥儿,你说会不会顾大人不喜欢女人。”

“什么娶,我听说是入赘的,昭州城新买的府邸挂着牌子都是黎府。”

“那还用什么听说,没成想是个窝囊的,怕不是不收,是不敢吧?”

大家又笑话成了一团。笑话完了,又有人说:“这位新官大人先去了播林,我当时还想着挨个了过一趟扒了皮,不会是看不上女人,等着这个吧?”比划了银子。

这就说不准了。

“不怕他收得多,就怕他不收。”

“啧啧,还是陈老板大气哦,财大气粗的说这种话,我们一个个小门小贩的做生意买卖,能给扒多少张皮啊。”

这位陈老板和昭州城的陈大人并没有什么干系。也不能这么说,陈大人现如今的三房小妾就是陈老板送的。

昭州整个州,姓陈、林、黄、李是最多的,其中陈占大比例。

陈大人是中原人,调到了昭州来,这个姓其实也占了几分便利。时下人看重姓氏、宗族,尤其是南边这边,一看新上官姓陈,便心里下意识的亲近了几分,再加上后来陈大人收了这陈老板的人,可不是更让人放心了。

原本昭州城三姓鼎立,李姓挨着渔村那边是大头。可陈老板搭上了陈大人的路子后,一路亨通,一跃昭州三土豪头把交椅了,剩下的攀附者逢迎拍马夹缝里讨生活。

其他两姓多是羡慕嫉妒眼红,这会就拿话挤兑。

陈老板肚子吃的圆滚,乐呵呵说:“小黄啊,你要是拿不出来,让你爹来跟我吱一声,我给掏啊,这黄家的一层皮我掏了给顾大人穿上,如何?”

啐!小黄老板脸都绿了。

陈老板玩着玉扳指,面上心里都是乐呵呵的,小样你老子在我跟前都要低半个头,你还敢在我跟前说这些屁话,由得你了。

场面一时有些冷,姓林的便出来打圆场。

“老陈你做叔叔的,跟小黄计较什么。”

看似是打圆场乐呵护着黄家,可这么一说,不是把黄家踩在了林家脚下吗。小黄是脸又青又绿的,他年轻气盛,恨不得当场翻脸,揍了这俩老不死的一顿,可一想到家里生意一年不如一年,便咬牙作罢。

忍了。

林老板打完了圆场,见老陈不说话搭腔,心里骂了句,面上笑呵呵继续唱独角戏,“管他什么,先看看吧,不急,等年底了就知道收不收咯。”

正说着,播林那边的小商户老板有消息,冒了头跟陈老板殷勤说:“我听说,新上来的顾大人把山个炸了。”

“?山?炸了?”

陈老板先愣了下,问了句蠢话,“真的山假的山?”

这山哪里有假的。

可这会大家注意力都在炸-山上,没人笑话陈老板,那人说:“我听来的,就是一个村里旁边的山,直接炸开了半个豁口,也不知道咋做的,声音轰隆隆的可吓人了。”

“拿啥炸的?”

“炮、炮仗。”回话的人自己都没底气,这炮炸每年过年做买卖的谁家不放?可也没见炸过山啊。

众人一听炮仗都是笑了,估摸是传话传差了,陈老板更是拿巴掌拍回话递消息人脑袋,一下两下的,打疼了那人也不敢顶嘴,就笑,讨好的笑。

“你啊你,指定是底下说一,你给学了个三。”

“这炸山还是三啊?这都快学了十了。”

大家伙都哈哈大笑。笑完了,林老板说:“那昭州城里头的顾夫人呢?没个动静?”

这是明知故问,在座的怕是家家户户都递了帖子,只是黎府帖子收了,可没回话没动静。此时林老板不过是试探下,别暗中其他几家给勾搭上了瞒了他。

当初老陈就是这么干的。

现在一家给蹿前头去了。

“在招工,没传出什么话来。”

嗬,这是黎府招的工都买通了。不过别的也不差,都在自己人地盘上了,可不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么,另一人说:“我听着,顾夫人是想做生意买卖。”

老陈老林互相看了眼,眼底一亮,都是面上带着笑。

猜想顾夫人做买卖是假,想捞他们银子是真。即便是真做买卖了,那就是进了他们的门道里,陪着顾夫人玩玩给漏一些银钱,正好搭上顾大人。

那便不急了。

“说起来,这顾大人有人吗?”

陈老板觉得这人问了个傻话,“有人能派来昭州?有人了,那都赶着去京里去北面繁华富饶的地了。”

大家便又笑,可笑着笑着多少有些唏嘘可怜。

昭州穷,那也是他们家乡,没什么背景的人才调任到昭州上来,陈大人都算好的,不算贪,也没嚯嚯昭州底下,这便就够了,要是个狠心的,真一层层皮扒下来,底下人咋活啊。

就这般过吧,苦哈哈的饿不死便成了。在座有恻隐之心的小商户只能在心里这么告饶,就跟如今的陈大人一般,大家都要过日子,有个分寸便成。

苏石毅回来了。

一进黎府大门,怎么好几个脸生的,府里买人了?等进了月亮门,这是通后头的,才到正院门,苏石毅脸上露出了几分笑,见到熟人了。

“黎春。”苏石毅喊人。

“你先等一下,我去通传。”黎春面上见了苏石毅也是一派该如何便如何,不过已经算是‘亲近’几分了,对着陌生才招来的工,更是一张脸没什么情绪。

黎春如今要管事,那就不能躲,只能挑了担子。

她脸一冷,还真有几分管家的威严在,底下新来的婆子、丫头、夫郎都怕着黎春。黎夏身体好了几分,黎周周让多养一养,现在黎府就成了黎春略出头,黎夏退一退,成了帮手。

黎周周仔细看过,黎夏是真的老实,半点不在意,也没跟黎春闹过脸。

客厅见了苏石毅。

黑了不少,也灰扑扑的。黎周周便想到在外还没回来的相公,也不知道是不是也如苏石毅这样,他压了想念的心思,问正话,听苏石毅说的细,从出了昭州城开始讲。

黎周周就听着十分耐心。

直到苏石毅支支吾吾的犹豫,黎周周担忧问可是顾大人出了什么事。

“……不是,是有一晚我们歇在庄子里头。”苏石毅越说越觉得不该讲的,顾大人什么也没干,现在说了万一表哥误会了生气了咋办?

可刚说到有个女的送茶,话还没讲完,刚还耐心听着的黎周周打断了,说:“这些不必讲了,相公他不会做的,你就说说顾大人这些天做了什么正经事。”

黎周周信相公,不愿把时间浪费在这些事上。他耐心听苏石毅说话,那是因为都有关相公,可歪的不算。

苏石毅是松了口气,讲起了正经事,顾大人炸-山、对着地图看老大半天、徭役花钱雇村民挖石头、要修路。

“……表哥,修路为啥还要挖石头?”苏石毅是怎么也想不明白,也不敢问顾大人,他怕着顾大人。

黎周周之前听相公念叨过,其实以前在村里时,相公老喜欢写写画画,跟他讲一些他听不明白的事——后来他学了字,同相公一起走了这么多年,大约能猜出来些。

村里相公记录下的本子,外人看不明白,只有相公会,相公也愿意说给他听,描绘着那些他以前觉得做梦都办不到的景致。

在京中时,这本书压箱子底,从未拿出来过,可来昭州时,相公找出来了这本书,时不时的翻看,有时候看到有趣的还跟他讲。

“昭州贫穷路远,可要是修了一条好路就成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