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 为国储才(2 / 2)

家祖朱元璋 颂史 2561 字 1个月前

“郭资做事情向来都是兢兢业业,虽然说没有奇思妙想,但是只要规矩力好,他就会严格执行,让他前往辽东担任布政使,我认为是一个最合适不过的人选!”

等他说完之后朱允熥长出了一口气。

“要是这样的话,辽东那边的人也可以撤回来了,报业总局那边也应该换个人执掌,另外户部这边下半年还会有多少税银的收入?”

考虑片刻之后,夏原吉这才说道。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应该还能够收入三百万两。”

朱允熥眯着考虑了一下,然后这才说道。

“那你预留出来一百万两,随后在京城选一处地方建立进修院,今后凡是科举出来的学子,先进入翰林院学习三年,然后进入进修院。考核合格之后才能够授予官职,今后这要定为常例,而且规模要大一点,而且要分门别类,文武官员都要有!”

夏原吉听到这话瞪大了眼睛,他有些不解。

“陛下为什么要再建一座进修院呢?学子们十年寒窗苦读,入翰林院三年还要再进入进修院,如此一来恐怕对于朝廷而言不是什么好事啊。一旦地方上出现任职空缺,那么就没有官员及时补上,很有可能会因此耽误国事!”

朱允熥则指轻轻摆了摆手说道。

“这个进修院时间并不长,一般来说最多一年就成,主要就是传授他们一些为官之道,另外就是让巡查院那边给他们上上课,长长记性。而且每年出来那么多学子,很多人挖空心思都在等机会,用手段找门路,既然这样,还不如让他们进入进修院!”

他这么一说,夏原吉有些听不明白。

“陛下的意思是说这进修院不光是有授课的作用,而且还要再养上一批人?”

朝廷现在收入的确是节节攀升,可是面前这位皇帝太能花钱了,好不容易把纸钞兑换这个大窟窿给填上,现在皇帝已经迫不及待再开始考虑这些钱怎么花了。

朱允熥笑了一下,猜到了他的心思,直接说道。

“不要怕花钱这个时候必须把基础给打牢了,将来才能够良性循环,如果朝廷不出面做这件事情,那么大明说不定也会出现牛李党争的局面。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情,所以要防微杜渐才是,有了这个进修院就是要让这些读书人清楚,他们靠自己的本事也能够博个出路。”

说到这里,他的语气变得低沉起来,用手轻轻拍打着书案说道。

“一时没有合适的职位,朝廷也不可能让他们全部堆在翰林院,那可不是什么好地方,读书读多了,难免让不少人失去了锐气。既然他们就是来当官的,那还不如好好研究一下如何当个好官,这对于朝廷来说才是最重要的,遇到合适的职位,他们就可以直接走马上任。”

他的打算很简单,就是为国储才,像是之前那种方式,一个萝卜一个坑,基本上都是依靠私人关系,这样的局面必须被打破。

要不然的话,紧急的时候无人可用,那问题就严重了,现在花上一笔小钱把这些人养着,必要的时候,说不定其中还有能力卓绝之人能够站出来力挽狂澜!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