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征地骗地(2 / 2)

我点点头,望向那位夫人,长相端庄,面容平和,虽然已经是不惑之年,也能看出夫人年轻时曾经大约也有过风姿绰约的青春时光。不过我看向她最主要原因,是她手腕上隐约露出的一片好似烧伤的胎记,这对一个贵妇人来说,着实是过于扎眼了。

“方才侯爷所提到的屯田之法,在下以为甚妙,只不过我眼下身体虚弱,实在无法主持此事。不如这样,我外甥在北川城外有一百多亩家族私田,若侯爷不嫌弃,我可修书与他,将这些私田赠与侯爷权且做个表率。”

“江大人此言差矣。”周恪己笑眯眯地为江樵满上茶水,“如何能赠与呢、应当是大人给本侯一个机会,让本侯从令甥手下买走这一部分土地才是。”

“哎,侯爷休得礼让,您贵为北川之主,这北川土地本就都是您的,何来购买一说呢?”

“江大人此言差矣。你我都是大越臣子,受恩于圣上,这土地转让买卖本就是大事,明面上必须按照法度行事。”周恪己说得有礼有节,话到此处微微停顿了片刻,“眼下北川除了江氏,还有崔、方、沈、顾等世族,北川土地本就不多,这些家族或大或小手里都起码掌握着几百亩地,这林林总总加起来也有个几千亩良田。令甥若能带头将田地卖于官府,那么势必能引大小世族效法之。一传十十传百,等到本侯将土地全部收回,自然可以将本来属于令甥的一部分悉数奉还。”

“哦?侯爷这是想置我们江氏于不义啊?”江樵笑了笑,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我们北川诸家族之间沾亲带故,侯爷本意是想要收土屯田,然而我江氏带头,其他家族一旦知晓,我们又要如何是好呢?如何与他们解释呢?”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江氏眼下正是蓬勃的时期,那些大小世族不日都是江氏的座下宾客,又何必放在眼中?”

江樵微微一愣“侯爷此话怎讲?”

“眼下令兄在朝中大展宏图,朝野内外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大人虽偏安于一隅,却也坐拥边缘万亩田地,家资不输一方雄主。大人既然已经有了这般功劳,为何还甘心屈就,委身与北川那些坐吃空山的世族交好?”

周恪己脸上那略带几分虚假的笑意看起来有点阴恻恻的,倒真的是我完全陌生的模样:“若大人能配合屯田,一旦北川新的田亩制度建立好,这头功肯定是记在大人头上。而那些收回的田地,再过个十载到底到了谁的名下,这谁又知道呢?”

说罢,周恪己微微一笑,端起长柄水瓢,为江樵添了一勺水:“本侯年轻气盛,可能不懂大人的顾虑,不过此言皆出自肺腑,望大人深思。”

江樵神色微微一动,眼睛不动声色地瞟了一眼周恪己的方向,忽而一声叹息:“侯爷这说得哪里的话,我是怜惜与我一同长大的北川兄弟朋友,哪里是担忧利益的事情!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侯爷把在下想成那不顾世交情谊之人,实在是令在下痛心。”

周恪己见其厉声呵斥,便拱手一拜:“未曾想到江大人竟然是这般仁义之人,方才那些话语倒是本侯的不是了。”

“侯爷的苦心在下知晓,然而事关北川世族,在下不可损他人而利自身。此事休得再提。”江樵冷哼一声,转过头板着脸,满脸写着义愤。

周恪己被拒绝了也不着急,还是不急不缓的模样:“如此,便是本侯失言了。既然江大人不愿提及此事,那么本侯也知道了。”

后来他们又聊起来一些诗词歌赋之类的文绉绉的东西,我看着他们在那边一团和气的便知道今天也差不多就这样了。等到快到日暮时分,我们仨才赶回了侯府,要我来看,今天大约是无功而返了。

“大人今天和江樵商量什么呢?”我进了屋就开始准备补课,“我听着倒有点像屯田?”

周恪己点点头,反而把话递给了一旁唐云忠:“驻边屯田一事云忠比我更为清楚,这可不是姑姑在书里看的那么简单……云忠,不然你来说说吧?”

“还有我啥事呢?”唐云忠很有些诧异,略带些嫌弃地凑过去,“屯田有啥不好理解的?咱们北境多远啊,又不是天天打仗,为了节约军需顺便让大家有点事情做,就会在边陲营地附近开垦荒地,种植粮食,反正一来大家吃的东西自己能搞定,能省不少军饷,同时也能给大家在打仗训练之余找点事情做做。”

“其实我记得我小时候,北境是有屯田制度的,小时候照顾我那几个大哥白天有时候就要下地,我就跟着在旁边扒野草。不过,后来怎么会没了呢?”

周恪己没有接这句话:“北川这几年私田太多了,公田数量太少,朝廷迫不得已才会开公粮私粮的采买制度,也才衍生出相应的问题。如果我们能够重新把北川的私田买回来,再执行屯田制度,这样最核心的粮草需求问题就能得到解决。”

“我们想要解决公粮和私粮这个问题,单从问题本身出发是很难解决的,唯有从源头上把粮食的替代品找到,破除私粮制度的必要性,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我刚刚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唐云忠反而看出问题了:“大哥,这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哦?云忠你说。”

“大哥,眼下即使能把地收回来,但是屯田需要的除了地,还有人不是吗?”唐云忠走到周恪己身边,在北川地图附近划了几个圆圈,“若是在北川周边屯田,那么种地的士兵就要从这两个营地调遣最快。不过他们两个营地不是我们唐家军,他们本就是从私粮制度里吃回扣的人,那些营中主帅一定不断阻挠屯田,甚至会以战事吃紧为名不允许士兵下地干活,届时田地荒废,那些世家大族还容易颠倒黑白呢。”

周恪己沉吟片刻,似乎也有些担忧:“云忠所言极是,是我将营中之事想简单了。”

“那些世家大族交出地来必然虎视眈眈盯着我们,而且倘若地上无粮,还会被他们参一本,到时候万一来了圣旨阻挠此事,就更不好办了啊。”

——人?

我一愣,忽然,一个老人佝偻的背影出现在我眼前:“我有个想法!”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