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百姓生活状态(2 / 2)

凛冬难熬。

能在村中作坊上工,有固定收入,是村中最骄傲羡慕的存在。城内活计难寻,可不是每天都有散活做的。

有招长工的,也大多被有关系的人早早走后门占去。

可再是不易,饭后他们也得早早去城门处等着,等着有人雇佣他们,或到各个铺子问问,看能不能幸运的找到零活。

没有收入,他们可舍不得点木炭,可燕州的冬日寒冷如刀,冬日不点木炭又实在受不住。

这就衍生成了恶性循环。

百姓穷困,土地贫瘠,日子艰难的情况下,夏季还好,冬日用不起木炭成了百姓最难言的痛苦。

木炭都用不起,新棉衣更做不到人人都有。

冬季时长,每到凛冬,各个村落都会冻死很多体弱的老弱孩童。

这也使得燕州的生产力更加低下。

所幸今年一系列的洗田施肥,水车耕犁等措施,令百姓看到些许希望。

最重要的是有城外惨况做对比。燕州百姓心态变化,今年反而过的是最安心的一年。

不怕艰难穷苦,就怕对比。

想到城外的凄惨混乱,城内百姓庆幸的同时,也激起不少斗志。脸上的愁苦都淡去不少。

村中小路。

陆陆续续就有村民顶着寒风进城找活。棉衣破旧,双手藏进袖筒,脸颊更是被风吹的皱裂,耳朵也被冻得肿胀发红。

所有的冻伤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造成的。可见百姓生计艰难。

桃源村还好些。

因为孟钰的地窑日夜赶工,烧制出的木炭数量惊人。

他早早就跟族长通了气,族人购买木炭皆是最低价,这也给桃源村了个可以喘息的机会。

这不。

孟族长在早饭时又开始感慨:“哎~多亏了三郎啊,不然这冬天的木炭可费老鼻子钱了,用不起啊~”

族长媳妇也跟着附和:“祖宗保佑,给咱们送来个三郎。”

杏花村时日子就不好过,木炭的消耗是额外负担,就更加捉襟见肘,有了低价木炭,也能熬过去,可不得感激吗。

“爹,除了三哥家,也就咱们家日子好过些,有你的工钱,再加上我在作坊上工,这日子算是过起来了。”

以前一月工钱也就几百文,现在光爹自己就有二两多银子收入,孟获对家里时不时就能吃上肉的日子非常满足。

族长听儿子说完脸上笑容更甚,非常骄傲的显摆道:

“那是,你老子永远是你老子,家里的银子还是我挣得多!而且谁有我工作轻松体面。美的嘞~”

“是是是,还是你厉害。”族长媳妇也得意自家男人能挣钱,笑着给其剥了个鸡蛋递过去。

这也是族长每日早上的特殊待遇。

因为听说孟钰早上也吃一个白煮鸡蛋,族长看家里条件好了,也跟媳妇试探提了这个要求,族长媳妇爽快答应下来。

有啥不能答应的。

男人会疼人,挣得钱也都交给她,难得提要求,一个鸡蛋而已,同意!

而且她也是心疼自家男人的,活得久,身体好,才能给她挣更多钱不是。

不光鸡蛋,她还时不时就割块肉给他补身体,活的长长久久,才能月月进账,她通透的很呢。

族长可不知道媳妇心中的小九九,美滋滋的吃着媳妇给剥的鸡蛋,别提多骄傲了。

孟获:好羡慕爹能天天吃鸡蛋啊。

论娶个好媳妇的重要性!

孟获媳妇:你是不是找抽!

我不好吗!衣服谁给你洗的,孩子谁给你生的!

晚上谁任由你卖力折腾的!

你要是月月给我二两多银子,我天天早上给你煮俩蛋!让你吃到吐!

孟获瑟瑟发抖,不敢吱声。闷头干饭啃饼子。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