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第五次战役打响,驰援临津江(2 / 2)

不过,他敏锐的洞察到志愿军因为参战部队人数的增加,各项物资的消耗和补给也在呈几何增长。

为此他立马加派了美军战机的出动次数和数量,将袭击的重点瞄向了志愿军的后勤补给路线上,这样可以极大的干扰志愿军的补给。

至于在正面战场,他大胆启用同一个军校毕业的范佛里特来担任第八集团军的指挥官,对志愿军各部采取战略纵深的作战方式,并利用美军机械化的快速反应能来,来抢占一些有利的据点。

而范佛里特也没有让李启威失望,志愿军采取的战术穿插的作战方式,而他就是不上钩,佯装撤退,每次退个25公里,正好是志愿军一天脚力所能达到的极限。

等志愿军撤退了,他们又通过机械化的快速反应能力,直接追上了后撤的志愿军进行狙击。

这就导致志愿军方面出现了一个很尴尬的局面,追,追不上,跑又跑不赢。

此消彼长之下,志愿军的伤亡非常大,而且局势非常被动。

这就导致原本一触即发的战斗,变成了一个绞肉磨盘。

简单地概括就是志愿军想要和美联合军一决雌雄,但是对方就不和你正面拼,你进我退,你退我进,让你一直疲于奔命,由于美军强大的后勤保障加上强大的快速机动能力,导致后勤,装备,制空权,各方面均落后于美军的志愿军们特别难受和被动,就好比一拳打在了棉花上,有力使不上劲。

虽然志愿军的兵力优势远远大于美联合军,奈何对手如此无耻的战术,使得这场战役暂时斗了个旗鼓相当,甚至隐隐有点处在下风的趋势。

第19兵团麾下的第65军和第64军,正全力突破临津江,奈何美联合军麾下第8军早有准备,在第65军和第64军过江后的前沿阵地布置了坚固的防线,大量的坦克,火炮,以及重机枪阵地,作为一道壁垒,将两军的志愿军将士们给死死的拦在了前沿阵地前。

由于第19军团担任非常重要的穿插任务,如果不能短时间突破临津江,那就会影响到3个兵团的战略部署,以及整个战局的走向。

这就让时任19军团的指挥官急眼了,他电令65军和64军不惜一切代价,必须要突破美军阵地。

............................

而此时第一兵团所属的38军军长梁兴楚也是接到了志愿军司令部的命令,让他奔赴前线,去临津江增援陷入苦战的第64和第65军。

原本还过了几天舒坦日子的何雨柱在听到最新的军令后,有点意外。

不过意外归意外,他只是一个警卫连的副连长,上面要怎么做,他也只能照办而已。

随后整个38军所属的部队,全部朝着临津江进发,准备驰援友军。

三个小时后,他们抵达了目的地,【临津江】

但是眼前的一幕,让他们都看傻眼了,只见原本泛黄的江水都染成了红色,到处都是志愿军战士的遗体。

临津江对岸的浅滩上,全是密密麻麻的志愿军战士,但是他们此时的处境非常尴尬,空中有美军战机不停在那投掷炸弹,燃烧弹,而他们不远处的前沿阵地则有美军的机枪以及火炮对着他们所处的位置狂轰滥炸。

而且临津江对岸的位置有限,根本不适合大面积的作战。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