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一切尘埃落地,落下帷幕(2 / 2)

一行人陪同吴老头,吴家老二,都进了堂屋,村长众人也都在。

“既然你同意我姐夫进厂,那就谈谈养老问题吧。”

于是众人根据吴家的情况,制定了相应养老条件,他即便不想分家,想让老大挣了钱全部拿回来交给他,也不现实,想留下苏丽在家,更加不现实。

想留下苏丽在家里,可不是吴老头好心,而是纯粹贪图工资,毕竟苏丽在家,吴根生就必须给一份工资,那这钱没分家还不是他的。

可苏宇早就安排好了,怎么可能同意?

苏宇寸步不退,逼得吴家不得不退,一步退,步步退,被人拿捏住了。

“好,那就这么说定了,吴根生参加工作后,需每月往家里寄回六元,当做养老费,费用随着物价变化,逐年增加。”

当然怕吴老头钻漏洞,这个逐年增加也加了限制,怕他钻空子,国家规定,每月生活费低于五元算贫困户。

给六元,那么老二也必须给,至于真实情况给不给那就不关苏宇的事了,但只要哥俩一人六元,那么一个月生活水准就是十二元,什么概念?

你在农村累死累活挣工分,一个月才两块钱,当然肯定吃不饱,但低于五元,吴家也不同意,因为一个月给两块五,两个儿子凑五元,不行的,毕竟吴老头还有老婆,五元标准是个人的,两个人就是十块。

苏宇也不想在一块钱上跟他纠缠,索性同意了,反正近几年这六元是不会有变化的,因为物价不会增长多少。

因为这个根据物价逐年增加太广了,必须加限制,苏宇就提议以粮食价格为标准。

毕竟这是养老费可不是让你享受的,你要是大鱼大肉,怎么算?那就按粮食价格,足够二老饿不死,又能有一点剩余,那就算尽了孝心了,毕竟他有两个儿子。

吴家之所以咬死六元,而不是国家规定的最低个人贫困标准五元,就是以吴根生不在身边尽孝,像是洗洗涮涮,缝缝补补都需要交给老二家的,这不公平。

苏宇也不想跟他掰扯,那就六元吧,至于老二是给五元还是六元,他就不管了。

“此事就这么定下了,签字画押,一式三份,诸位,没意见吧?”

吴家无奈点了点头,都签字画押了,除了吴老头,吴老头老婆,吴老二,吴老二老婆,全部需要按手印,别到时候又整幺蛾子。

大队上也就是村书记那边留一份,吴根生一份,吴老头家一份,合同一式三份,非常正式,且格式苏宇都提前有过了解,所以非常正规。

之所以限制标准以粮食为标准,除了上面说的养老费是以填饱肚,养老为主,而不是为了享受这个理由,最主要的是苏宇知道,我国的粮食价格,很难增长,几乎几十年不变。

其实这是一个坑,但吴家根本看不到,因为没人知道粮食价格以后会不会涨?但苏宇重生而来,当然清楚,尤其是他给出的理由,合情合理,吴家想反驳都找不到借口,总不能说我就不能享受享受?光给我填饱肚子就行了?

这个时代,能填饱肚子,就是莫大幸福了,你还想享受享受?你敢说这话,村支书就不会同意,小资情调,资本主义做派,痛批。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