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来了一个大冤种(还在PK~求宝宝帮顶榜)(2 / 2)

眼下的玩具,朴拙,生动,每一件都是艺术品。

她给小包子买,也给自己买。

泥人套装,铜鸟车,手绘纸鸢,刺绣花鸟鱼,木雕各种人物……

小包子看上的,小弟看上的,她自己看上的,统统买买买。

甚至宋泠泠眼里带着一些渴望的,她都不吝掏银子,买了。

整条街上的小商贩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来了一个喜欢手工制品的大冤种,啊不,大品鉴家,纷纷拿着自己的东西,献到她面前。

“小姐,您看,我爷爷编的蝈蝈,他的手艺在整个楠阳城都是顶级的。”卖编织小玩意儿的是一个和她差不多大的少年,穿着很破旧,但是干干净净,一双眼睛很明亮。

谢炎炎看那编织品,惊为天人。蝈蝈、蚂蚱、大公鸡、老虎,甚至还有人物,栩栩如生。

也就在古代还能看到这种耐下心编制的纯手工品。

最主要的是,那个摊主,没有穷苦人的自卑,也没有商人的奸诈,而是纯粹的阳光向好。

“我都要了。”编织摊子上摆的,他背后放着的,都收了。

“谢谢小姐。”

那少年眼睛更亮了,拿了草编的格子架,把那些草编花儿、虫儿、人儿都放上去。

那个草编架子,更是个艺术品,简直是工艺精湛的迷你版博古架。

少年算了一下,所有的东西总共才100钱。

半两银子都不到。

“小姐,你看看这些剪纸好不好看?花开富贵,龙凤呈祥,年年有余。”

卖剪纸的中年人看她买下少年全部的草编玩意儿,指着自己摊子上的剪纸,渴望地看着她,“我母亲七十多岁了,她一直帮新嫁娘剪红纸,过年的窗花大家都在我母亲那里买。”

谢炎炎在他的摊子上看了看,剪纸确实不错,但是并没有叫她眼前一亮的作品。

她印象里,后世会剪纸的民间艺人很多,剪的作品比这些要精致多了。

倒是对面有个铺子前挂着一个幌子,上书“剔红”,引起她极大的兴趣。

剔红,就是雕漆!

那些雕漆盘、盏、容器,颜色鲜艳,精美到令人发指。

22世纪这种工艺早就失传,每次大墓考古出来一个漆盒都当成研究历史的宝贝。

制作工艺复杂,达到顶峰还要好几百年时间,现在算是最初最早的漆器。

也只有京都和楠阳城这种地方才会有,不便宜,属于奢侈品。

她喜欢,依旧是“扫店”式,有一个算一个,全部都要了。

谢炎炎不谈价,付好银子,告诉店家都给她打包好,放在柜台前就行,马上会有人来取。

她进店看漆器的时候,没有叫宋泠泠他们跟着,把他们都打发去吃热乎乎的烩面了。

从店里出去,她便去找宋泠泠。

一边走路,一边把全部漆器收进了空间。

小包子兴奋得像个无法停下摇尾巴的小狗儿,摸摸这个,拿拿那个,激动地一直说:“小叔叔,这些都是我的。”

谢零榆玩着一个翻不到的小人儿,嘴里却说:“我觉得还是姐姐的那个弹珠好玩。”

在玩笑声中,皇甫氏的米铺再次洗劫一空。

--------------------

感恩投月票的宝贝:

书友

小宝藏姜姜(宝贝你太好了,一直在支持,360度鞠躬)

cm-ea(宝贝,感恩你的月票,感恩你的打赏,花花)

感恩起点的读者赠送月票:

书友

书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