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辽、夏来使,令卫渊着甲佩刀进殿(2 / 2)

“顾侯爷、张枢相还有徐将军正在入宫,卫伯爷,您快快准备吧!”

秦振输了?

这下,丢人了啊!

卫渊毫不犹豫的点头道:“好,曹公公先行一步前去复命,我这便去。”

曹公公离开此间。

卫渊看向卫恕意等人,

“本想着,咱们一家人坐下来好好吃顿饭”

卫恕意道:“国事为重。”

卫渊点了点头,“二姐,你这两天就先住在这里,大姐,您要是无事,就先别回盛家,好好陪陪二姐逛逛汴京。”

“你们姐俩若是相中了什么就买,我已经知会府里了。”

卫如意道:“你快去吧,再误了大事。”

卫渊不再多言,回到居住的房间里,换了甲胄,拿起皇帝赏赐的关刀就出了伯府。

卫恕意、明兰等人相送。

见到他着甲佩刀的模样,都是不由自主的议论起来,

“小弟穿上甲胄,就像是换了一个人,威风凛凛,让人看了害怕。”

“小弟是从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虎将,穿上甲胄,自是不同。”

“就是不知道,陛下让舅舅着甲佩刀进宫,是不是有什么大事.”

“.”

将军在外有多荣耀,在内,就会让家人有多担心。

此刻。

紫宸殿内。

六部尚书以及一众中枢大臣皆在。

赵祯坐在龙椅上,听着辽、夏两国使臣那咄咄逼人的声音,神情愈加严肃,

“原以为贵国人才济济,没想到,却连我辽国一个武夫都应对不了,真是可笑。”

“既然贵国无人能够战胜我们的勇士,那么这互市条例,理当修改!”

“我大夏亦有勇士,不知贵国何人敢与之一战?”

“.”

关于各国之间的互市,其实都有严格的条例管辖。

什么东西可以卖,什么东西不可以卖,都要说明。

辽国想要修改互市条例,其实是想逼迫大周贩卖较为先进的军事重器。

或者是大量的粮草等物。

而大周为了遏制辽国与西夏的发展,在这一块,管辖最为严格。

让赵祯气急败坏的是,代州一战,战败国明明是西夏与辽国。

可如今,他们却像是大胜一般。

这其实也怨不得人家夏辽两国。

主要,赵祯不敢乘胜追击,让大周的军队出关。

生怕重蹈大周太宗皇帝的覆辙。

听到两国使者所言。

赵祯还未说什么,就已有臣子忍不住开口了,

“尔等欺人太甚!是你们兵败,并非是我大周!”

“妄想以个人之勇迫使我大周妥协,做你等的春秋大梦去吧!”

“我大周将士在沙场浴血奋战,才换来你两国退兵,如今却要让我大周重新修订互市条约,不愿向我大周称臣,你等还真是敢想啊!”

“.”

虽然在大周境内,文武对立,文臣普遍看不起武将。

但是,一旦到了一致对外的时候,大周的文武百官,会出奇的和谐。

就像是彼此间从未爆发过什么矛盾。

最起码,在赵祯这一朝是如此情况。

哪怕是赵祯有意妥协,那些文臣们也不会如愿。

毕竟,大周的将士们浴血奋战,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结果到头来还要向辽、夏让步。

谁为那些牺牲的将士们做主?

顿了顿。

殿外响起一道声音,

“外使也说了,我大周人才济济,你们只胜了我大周一人,就开始在这里大言不惭,难道是觉得我大周无人不成?”

话音刚落。

百官看向殿外,陆续开口道:

“是英国公!英国公来了!”

“夏、辽两国屡屡向我大周挑起站端,可是哪一次,不被英国公打得丢盔卸甲?”

“英国公来了,看你们还能嚣张到几时!”

“.”

如今,张辅就是大周在武力方面的精神支柱。

他一日不倒,大周的臣民们,就不会畏惧辽夏两国。

辽国使者耶律信先与西夏使者李谅祚见张辅走来,并未有任何担忧。

他们早就做好了足够的准备。

张辅身后,顾偃开与徐长志二人,也是全副武装。

众人进殿之后,向赵祯深深作揖,随后,张辅看向两国使者,笑问道:

“不知你等想要如何与我大周的勇士比试?”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