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注定(2 / 2)

“想要一个身份?”

“你的技术不错,我很喜欢。”

这些话可是在严季科耳畔一晚上念叨了几十次。

慕云绮没管严季科面色变换,继续说:

“第二个消息,她在跟一个农产品的项目,巧了,这个项目的负责人是你的师父,墨奇。”

至于这里面的具体事情,就要靠严季科自己去查了。

作为妈妈,她只能帮他到这里了。

严季科听到后面的消息恍然大悟。

原来是这样,原来是这样。

严季科是一年前才考上博士,今年是他读博第二年,接触农产品项目也是今年下半年的事情。

但是认识老余,没想到老余口中那个“抢项目的女娃娃”竟然是徐染?

在墨奇那里,博士生都是负责搞研究,多写论文,多出成绩。像拉赞助这种活儿,都是墨奇自己和之前的师兄在跑。

杜笙和她在一起也是因为这个项目吗?

想明白了这一点,严季科内心突然雀跃起来。

所以哪怕没有偶遇,他们注定会有交集。

“谢谢妈,我知道了。”

严季科是真心道谢,昨天被浇灭的小火苗,现在又蹭蹭地涨了起来。

他们缘分未尽。

他们来日方长。

------

周日一早,徐染就把外套给杜笙送了过去。

杜笙说帮她约了墨奇年后见面。

墨奇家中老人去世,最近都没有在c市。

又临近过年,就把这事儿挪到了年后。

徐染真诚地道了谢,再三强调等师兄腿好了,再好好谢他。

杜笙这么给力,徐染也没有闲着。

将农产品项目的前世今生了解了一下,也通过杜笙了解了墨奇的习惯品性。

徐染从不打无准备的仗。

墨奇的研发团队是国内首屈一指的水稻研发团队。

有“粮食之父”之称的陈老是墨奇的师父,陈老几年前逝世之后,墨奇和他的师兄弟们继承衣钵,墨奇因为天赋奇佳,负责的是最重要的一环。

历经动荡几年,世界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环境因为某些国家的恶意排放核废水而加剧恶化。

水稻产量虽高,但作为国民赖以生存的主要粮食,唯一,就是掣肘。

农产品项目是一个衍生项目,是可以作为人们主要粮食水稻的替代存在的一个尝试。

而因为前几年的局部战争以及自然灾害影响,国家的资金拨款以主要粮食为主,对于新型项目,投资虽有,但是实在有限。

农产品项目算是墨奇第一次自己拉投资,也是农科院对外的第一个项目。

墨奇碰了很多次壁,很多投资公司都是观望状态。

说“国家都没投,自己凑什么热闹?”的有

说“可以投个几百万试一下”的也有

说“立马要投资回报”的更多

墨奇也没办法保证什么,农产品的科研从来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有了投资就一定会有回报。

墨奇和乌询他们都一度认为这个项目要黄了。

投齐悦也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没想到遇到了农民出身、但是是齐悦元老的余庆声力保。

徐染拿着得到的信息,自然是先找杜笙去确认。

“我师父脾气是很执拗的,认定了的事情一般不会变动。”杜笙这样说,

“我也没办法左右他。”

杜笙是墨奇最喜欢、也是最骄傲的弟子没错,但能帮徐染的其实也就是牵线搭桥了。

杜国邦口中的“有点交情”用到这件事上,倒是没错。

徐染闻言点头,笑着说“没关系,知道这么多信息,也能约到人,已经是我的意外之喜了。”

徐染这话是真诚的,资料可以自己找,但是人却是要面对面才能了解到的。

提前通过相熟的人知道一个人的脾性,已经是她目前最好的处境。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