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第029章:一地的锅(2 / 2)

郭元乾不敢居功,“也是我想着刚来港城有一些犯怯,这才极力推荐可行买楼,好歹两家能做邻居。”

“元乾表兄的心意我们家都心领了。”张启桦没有非让郭元乾接受自己感谢的意思,反而托付他照顾自己的老父亲老母亲,“学校还有些天才能放假,启植得照管加工厂的事情,可言他们也各有各的忙,等搬过去了劳烦你多关照一下老爷子老太太。”

郭元乾还是挺乐意跟表舅相处的,家里几个孙辈暂时不用上学,也有空闲,照顾表舅表舅妈他是愿意的。

而且洋房那么大,光是地下室的密室就够他拉着表舅研究好几天了。想当初设机关这一块他还是跟着舅舅表舅学会的呢。

其实郭元乾劝张可行买楼不光是张启桦心存感激,就是其他人也挺感激的,有一些是像张启桦这样领会到了张远松的急切。也有一些人自己是住不习惯这边的套间的,能搬去洋房自然是高兴的。

郭元乾可不理会这个,他只是感念表舅的关照,想要回报一二罢了。毕竟表舅家里的条件比自家更好,自家都住不习惯这样的套间,表舅又如何会习惯呢。

郭泰安跟着爷爷回房,有话想说又忍住了,回了房间里关上门了,他才低声跟爷爷说,“爷爷,你有什么想法要直接跟我说,不要叫我猜。”

“你以为你舅太公是叫人猜想法吗?”郭元乾摇头,“你看你两个表叔爷跟几个表叔平时都出去上班上学去了,你舅太公一个人在家里,现在应该是不管家里的事情了,所以他可能也不太清楚家里的经济状况。”

郭泰安稍有领悟,“所以,是表叔爷他们不太跟舅太公说家里经济上的事情啊?”

“应该刚开始的时候经济上也不是很好。”郭元乾虽然知道表舅家里条件比自家的好,但既然在申城呆了近十年却不是申城出名的大商家,想必以前没有做大买卖,而且表舅家里比较多还是走的书香这条路子,以前在金陵城是靠田地收租。想必来了港城能把加工厂做起来也是挺艰难的。

郭泰安略有一些明白过来了,所以其实这是长辈体贴晚辈,晚辈体贴长辈啊。他有一些迟疑地问到,“那今天我们建议可行表叔买洋房会不会影响了他们家的安排呀?”

“这倒不会,你没听你可行叔说么?他们在想办法去山顶买地呢,可见现在已经是不错了。”不然郭元乾也不会这样冒昧地出言提议了。

郭泰安想了想今天可行表叔签支票的动作还挺利索的,没有显露出什么窘迫,也就放心了,“那就好了。”他心里蛮感激舅太公的,不是舅太公收到信问了船务公司一声就派了可行表叔去接他们,他们这会恐怕还在医院里呢。

可别想这么顺利办到证件买好楼。今天他跟着去□□件,也有听到其他没有关系或者无法投亲的人□□件可没有那么容易的。

郭元乾有些心疼长孙,自打儿子儿媳的阵亡通知书送过来,泰安一下子就成长了,简直是自发把家庭重担给担在了身上,“爷爷奶奶还活得好好的,身体也健旺,家里的事情不必你全部担在身上,你才十五岁,还是好好读书吧。我看读书还是能有大出息的,你看你大表叔爷,之前在金陵城、临安府、申城都是在大学里教书,来了港城还被港大慕名请了过去,这几天可行带我们出去,好多次都是你大表叔爷打了招呼才那样顺利的。”

郭元乾相信这并不是因为张可行是张启桦儿子的缘故,而是张启华的名头确实是更好用,否则怎么不用张启植的名头呢。

“那我好好努力。”郭泰安这会还没有对自己的未来有具体的计划。以前他也只想到考上大学这一步,后来爹娘都牺牲了,妹妹又做了噩梦,他想的是自己要担起照顾好家人的责任,只想着自己能够快些担起家里事情。

但具体怎么担起来,郭泰安其实心里是没有底的,毕竟他的生活经验还不太足。但今天晚上听了爷爷的话,再想一想今天出门确实是一路受了大表叔爷的照顾,可见,如果从文能到大表叔爷这个境界,其实也是很不错的。

哪怕是更小的时候,刚开始习武的时候,郭泰安也没有想过自己能凭借武力就出人头地,津沽有各界来的武林好手,北方的,南方的,练拳的,练腿的,个个都有一段传奇,他们家练的是爷爷外公家里的普通拳法,哪里能跟有成名绝技的名字相比啊。

祖孙两个这么一次谈话之后,双方都挺满意的。郭元乾是看到长孙放松下来了心里满意。而郭泰安却是因为找到了努力的方向而满意。

隔壁房间还在努力做功课的郭无恙可不知道这些,这些港城的教材她是越看越生气,连八国联军侵华都被美化成大不列颠解救落后民族了。

郭无恙可不知道来港之后还要学这样颠倒是非的功课,她都有一些后悔过来了,但是想一想不过来的后果就是要跟心狠手辣的郭慧安对上,有重生机缘的人能使出来的手段层出不穷,一个个都是又狠又毒又无从抵挡,毕竟家里的短处就放在那里啊。

郭无恙打了个寒颤,算了,那还是过来吧。郭无恙逼着自己继续啃书,但是看到自己不认可的她都记录了下来,以后可以传给小皆安看,可别叫小小年纪的小皆安被这些教材给洗脑了啊。

自小就看小人书的小皆安可没有那么容易被洗脑,他自然不像是郭无恙一样有很多的教材可以看,他看的都是一些幼儿园的资料,很基础的东西,刚开始还好,他两岁的时候就能看小人书了,自然是识了不少的字,但看着看着他就有一些奇怪了。“姐姐,这个识字好奇怪啊。”

“怎么呢?”郭无恙接过去看了一会才看明白,“这个好像是粤语?”港城这么是从幼儿园就开始学粤语的吗?完蛋了,她也不会粤语啊。她有些头痛,“难不成我们还要请粤语补习老师吗?”

就,自打她上学以来就从来都没有请过补习老师啊。她就读的学校,老师都挺厉害的,平时讲课又风趣好听,学习起来事半功倍,也不知道港城的粤语补习老师怎么样啊?

带着这样的问题入睡,第二天吃早饭的时候,郭无恙就第一时间问起了粤语补习的事情,“这个看起来挺重要的,小皆安幼儿园的教材里都开始教学粤语了。”

“粤语补习?”郭元乾倒是有想过要学粤语,毕竟他们家已经决定在港城定居了,入乡随俗,肯定得学会讲当地人的话,但请补习老师,他不太确定是不是学生的粤语补习老师比较好,“等搬家了我问问你们舅太公,或者你们有机会也问问你们可行表叔,他们来了两年多了,比我们知道的要多一些。”

郭无恙点头,“那等搬家了我再问。我试着看看能不能利用小皆安的教材学会一点,不过我看小皆安的教材上写,粤语有个发音,我觉得这个好难啊。”习惯了汉语四个发音,也不知道能不能发出来九个音啊。

“再难也得学会,不然你们上学都要听不懂老师讲话,港城这边的老师未必会讲国语。”郭元乾也不想出个门都寸步难行,虽然普通话普及有一些年头了,但港城这边一直在大不列颠治下,又挨着粤省,未必就有多少人有学普通话。

兄妹弟三个都点头,来了什么地头就要唱什么山歌嘛,他们是外来者,凭什么叫人家本地人配合他们啊。

安梅看向丈夫,“你昨天晚上还说想要学一学申城话,说是港城申城人比较多,以后可能要跟申城人比较多地打交道,现在还要学粤语,忙得过来吗?”

“不要紧,刚开始学的时候可能不太顺,但跟相关的人打交道多了,也就慢慢地会了。”郭元乾前些年支持儿子儿媳妇干革命,经常要往外地跑,也就是这样学会了许多外地话的。

郭无恙也挺佩服爷爷的,学会了那么多地方话,有一些地方话虽然说得还不熟悉,但会听啊,“我觉得我们肯定是遗传了爷爷的语言天赋。”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