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工业化的基础(2 / 2)

在冶铁所大使的带领下,朱雄英边走边观察着四周的一切,心中不禁感叹这里的工匠们虽然技艺精湛,但所使用的工具和技术在他看来却十分落后,车床什么肯定是没有的,先进的高炉也没有,都是一堆形状各异的石头炉子。

在一位老工匠的引领下,朱雄英来到了熔炉旁,只见炉火熊熊燃烧着,铁水在炉中翻滚着,发出耀眼的光芒,上面还有人从二层一个类似滑梯的东西,用铲子铲了铁砂往熔炉里面送材料。

“介绍一下吧,这些炉子都叫什么。”

“这个是大鉴炉,是以耐高温的牛头石为内壁,用简千石作为炉门。每一百斤铁砂配二百斤煤炭,能出四十斤铁,一炉会下三百斤铁砂和六百斤煤炭。”

朱雄英看了看,这炉子确实够大,配套的就得十来個人忙前忙后,有在上面送料的,还有鼓风的,以及收铁的。

他点点头,又问道:“那上面这个送的料是什么?”

“黑沙,就是粗铁矿砂。”

工匠带着他们转向了另一侧稍矮的炉子,介绍道:“这个是熔铁炉,没用牛头石,而是鸡眼砂石、火砖、红砖三层隔热制造的,主要用来生产生铁。”

“然后这个是白作炉,是用来炒钢的。”

炒钢法,字面意思看起来好像炒的是钢,实际上还是铁,只不过是把生铁炒成熟铁,早在王莽篡汉之前就有这项工艺了,白作炉的作用就是把生铁加热成半液态,然后工匠对其进行不断的搅拌翻炒,跟锅里炒菜差不多,这样的话,半液态的生铁里面的碳分和杂质就能不断接触空气氧化,也就能得到质量相对好一点的熟铁了,而熟铁一般就用来制作器具从西汉到明初,如今炒钢法经历了上千年的演变,技术可以说是已经趋近于完美了,没有什么太多的改良空间,所以生铁到熟铁这一步,其实大明的工业能力是没问题的。

而跟炒钢法齐名的,还有灌钢法,这个都是写在课本里的,不过朱雄英却并没有见到冶铁所里有什么灌钢法的痕迹,所以忍不住问道:“那现在可还用灌钢法?”

工匠们面面相觑,最后还是老匠人回答道:“若不是有紧急任务,肯定是不用团钢的。”

冶铁所的大使咳嗽了一声:“军器局对军械质量有要求,我不让他们用团钢糊弄。”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