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雄韬伟略(2 / 2)

“当前象牙沟镇的青壮年劳动力,几乎全部都背井离乡到了城里去打工,留下来的基本都是一些老年人,还有一部分正在上学的少年儿童。”

“想要让他们从城里回来,那便是要打造象牙沟的核心竞争力和吸引力,从教育资源,到医疗资源,还有基础设施配套,包括最重要的收入水平,这些都必须要跟得上。”

如果不是为了这些,哪个打工人愿意背井离乡,抛下亲人?

张轩的想法和思路是没有问题,可是……

“要在短时间内把这一切都建设好,绝非易事啊!”沈颖父亲说道。

沉思片刻后,张轩把酝酿已久的想法说了出来。

“叔叔,我想……可不可以把象牙沟作为一个政策试点?”张轩像是试探性地征求意见。

所谓政策试点,便是所有的政策红利都先倾注到这一个点,大力发展这一个点之后,再以点带面。

如果一旦能把象牙沟划片作为一个政策试点,那象牙沟镇对于整个静海市,甚至是整个江东省而言,就如同当年的深圳一般,遍地淘金。其地位自然不言而喻。

如若真能成为试点地区,那么以上提到的诸如基础建设、收入水平等问题自然会迎刃而解。

但是要打造一个试点,又谈何容易?

“政策试点嘛……”沈父想了想,“这个想法倒是很新颖,不过要建立试点,必须要报省厅批准,这是其一;”

“至于其二嘛,近水楼台先得月啊!这些年来我们的试点也好,经济开发区也罢,都是与城区毗邻的郊区乡镇,因为只有离得近,才能具备人才流动的条件嘛!”

“你试想一下,近几年来城区重心逐步东迁至开发区,而人才之所以也能随之流动,除了开发区工资待遇高之外,那是因为他们到那边上班来回通勤也方便。毕竟离得不远!”

“可话说回来,你在象牙沟镇搞一片发展区,难不成要让他们每天在路上颠簸两小时之久来这里上班嘛,啊?哈哈哈……”

是啊,这也是很现实的一个问题,想发展一个地区,必须要先解决人才问题。

可是这地处偏僻的象牙沟镇,光是通勤问题就不知得让多少优质人才敬而远之啊!

这问题让张轩不禁很是头疼。他倒是忽略了这个问题。

张轩冷静地沉思了一番,随即说道:“我想,象牙沟镇要发展,需要的人才,并不一定非要城市里的高、精、尖人才。”

“反之,我们只需要把目光聚焦在那些基础劳动力和无业人员的身上,因为他们,相对而言更需要解决收入和工作的问题!”

说到这里,沈颖父亲不由得暗暗拍手称赞!

“好啊!好一个‘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为民情怀!”

沈颖父亲万万没想到,眼前这个年轻人,竟然有如此的雄韬伟略,倒是有些让他意外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