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老朱破防(2 / 2)

章诚则认真地看向了这个后世历史上鼎鼎有名的君主,一个传闻中靠开局一破碗就创业成功当上皇帝的人物,一个被后世的人既称作是千古难见之雄主又称作是千古难见之暴君的人物,而打量了一番,然后才摆手笑着说:“结束乱世不难!”

接着。

章诚又看向朱元璋问:“鄙人倒是想先问问公子,公子到底想在结束乱世后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清平世界?”

朱元璋听后也凝神思索了起来。

“首先,公子是不是想结束乱世后的清平世界,不再是鞑子继续为我中华之主,大小官位也不再大都只是鞑子和色目人当着,贵族也不再只是他们为主,进而彻底恢复中华?”

章诚先问起朱元璋来。

朱元璋点首,笑道:“这自然不必说,天命该归咱汉人了。”

“其次,公子到底想在结束乱世后的清平世界里,让百姓过上怎样的生活,是像被鞑子统治时一样,用把菜刀切菜都得十户互保,户籍有限制,生活有宵禁,夜不准点灯,官差小吏可以随便闯进一百姓家要吃要喝,乃至淫辱其妻女,而不能反抗,乃至保留活人殉葬之制?”

“还是应该满足百姓基本的温饱,乃至生活小康,如男子能娶得上妻,养的活家人,女子能放心长大,能平安地生儿育女,不至于沦落风尘?”

“最后,公子可想过结束乱世后,天下应该是怎样的华夷关系?”

“是依旧以中华为尊,令万国来朝,且以本国百姓为上等之民;还是以中华之物力,结四海之欢心,令本国百姓辛苦一些,养四海之夷,而换海内之升平?”

章诚问完后,朱元璋依旧沉默着。

连一旁的朱文正也露出了认真思考的样子,朝章诚看了过来。

半晌后。

朱元璋才哑然失笑,说道:“实不相瞒,咱没有想过这些,也没人这么问过这些。”

“咱本身不过是一介布衣,参加义军也只是万般无奈之举。”

历史上,朱元璋参加义军的确是被动的,不是真有什么革命理念,是因为有人写信劝他加入义军,而他还没做出决定,就被人告发他要造反,他一时就不得不在造反和逃亡间做出选择,最后因问卦于天才选择了投靠义军,造元廷的反。

所以,朱元璋现在才说自己参加义军是万般无奈之举。

“如骂咱的那些儒生一样,咱一开始都有些觉得自己参加义军是真的从了贼,做了崩坏天下礼乐之事!”

“而只是最近国用兄弟对咱说,天命本就易变,且往往因人主无道而易,我才心里好过些,觉得自己没有对不起元廷,没有对不起天下,而想着该重建礼教秩序,将元廷因宽所失之礼重建起来。”

“至于具体让百姓过上怎样的生活,建立一个怎样的天下?”

“咱倒是不知道,何况,咱现在是替义父争天下,将来能不能做天下之主也不一定呢。”

朱元璋说到这里就笑了笑,有些不敢看章诚的眼睛。

“这么说来,公子也是认为大乱出现之前的元廷为中华之主时,天下是有礼教秩序的?”

章诚点了点头,且问了一句。

他朱元璋的回答倒是不感到意外,也知道朱元璋一开始的确不是主动想造反,也和这个时代大多数农民一样,只想做顺民,没有真的想革元廷的命,哪怕他的境遇很惨。

朱元璋在章诚这么问后就颔首道:“然也!”

“那公子所谓结束乱世,其实还是能接受鞑子为中华主了,如果天命还是在鞑子这边的话,只要礼教秩序重新恢复?”

章诚又问道。

朱元璋没有回答。

“公子是不是也同意只要礼教秩序重新恢复,天下能太平,哪怕依旧让汉人百姓过着被鞑子骑在头上的日子也行?”

章诚继续追问道。

朱元璋脸色有些挂不住,只举起酒杯猛灌一口,然后看向章诚:

“咱与足下说实话,咱只是想自己家人不再饿死,咱的后人不再饿死!”

说着。

朱元璋就眼眶红了起来,对章诚控诉说:“足下可知,咱的爹,咱的娘,还有咱的大哥、二哥,以及咱的二嫂,他们都是一个死法?”

“饿死的!”

朱元璋说出这三个字时,切着齿,仿佛这三个字有千斤重一样,而一直压在他心头,让他每吐出来一次就痛苦一次,眼眶也开始闪着泪花,仿佛变成了一个善感的人。

“就咱这个最顽劣的小儿子,还有大嫂和驴儿现在还没饿死。”

朱文正也瘪起嘴来。

朱元璋这里继续说道:“如今,咱蒙义父厚恩,让咱娶了妻,成了将军,咱才想着助咱义父重建天下礼法,使天下有序,这样咱将来就算不是帝王,也能是贵胄公卿,咱后人也能跟那些鞑子贵族一样,不用担心会饿死了。”

“可令尊令堂活着的时候,天下还有礼教秩序啊,他们怎么会饿死呢?”

“因为元廷入主中原后,也的确恢复了礼教秩序,公子也承认的,可他们怎么没有增加收入,怎么没乐生于有元之世?”

“或者是他们自己的原因,是不是他们没有努力耕作?”

章诚这时故意这么问了起来。

啪!

朱元璋听后一掌重重拍在了桌上,当即站起身来,看着章诚,睁着红红两眼,对章诚酝酿起凛凛杀意来。

朱文正也愕然抬头看向章诚。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