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章诚治理下的滁州城(2 / 2)

朱元璋在大军到来后,就继续对一开始就跟着自己离开濠州城的淮西二十余同乡和在这一路上归附自己的冯国用、李善长以及许多降兵民壮大声说起的想法来。

众人皆沉默了下来。

“上位英明!”

“这个时候是应该先约法三章再入城,若是急着入城,必生乱象,也不利于大军久据滁州城。”

没多久。

李善长有些汗颜地先开口说了一句。

他不得不承认,他自己也是一时官瘾太重,进而忘记了提醒朱元璋应该想想在占据滁州城后的打算再入滁州城,而不能等进滁州城后再做筹划,那样损失的还是自己这部分义军的利益。

而现在,朱元璋这么一说,李善长也顿时明白了过来,且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支持朱元璋的决定。

冯国用素来就希望天下有序,自然也跟着附和说:“欲争天下,当争人心,而人心向背,皆在于知礼守法,上位要约法三章,是睿智之举,而在下身为幕臣,并不及上位自己明白,竟未有提醒上位之意识,实在是愚不可及!”

徐达则在这时重重抱拳说:“愿听上位吩咐!”

朱元璋因而点头,且让这三人分别去问问其他将士的意思,同时也要让这三人去做其他人工作的意思。

而其他人哪里敢真的就因此不同意朱元璋的主张。

大部分人其实也明白朱元璋的意思,也愿意跟随朱元璋一起转变,不再只图眼前的痛快,而要追求长久的富贵。

即便有不情愿的,想快活一日是一日的,也架不住大家都同意,而不得不跟着同意。

所以,朱元璋最终成功让自己麾下所有义军都答应了与自己约法三章,朱元璋也表示,如果入城后,谁违背了约法三章,而被斩杀时,可不许含怨,而他也不会再客气,只会兄弟归兄弟,法度归法度。

而大军接下来在陆续入城后,倒也的确秋毫无犯。

朱元璋自然是最先入城的。

所以,在入城后,朱元璋就先看见整个滁州城的街道恍如刚下过一场大雨一般,湿漉漉的青石板,皆被冲洗的十分干净,在月光照耀下,皆焕发出粼粼光泽。

而两旁屋舍民房皆未有烧毁迹象,还破天荒地没有再宵禁,许多店铺还挂着灯笼,一排排灯笼延伸到街道尽头,组成了火龙,所列商货也是琳琅满目,在火龙映照下,很是夺人眼球。

甚至也还有来来往往的人,在挑选商货,在沿街叫卖,似乎这里没有来过大兵,而不知何为战乱一样。

空气中也只有清水冲刷后的氤氲之感,透着凉意,在夏日晚风吹拂下,沁人心脾,而令人忘记了暑热。

朱元璋做游僧时,去过很多地方,也来过滁州。

他印象中的滁州可没有现在这么干净,也不像现在这样井然有序和热闹,在他印象里,虽然那时的天下还没彻底大乱,滁州城也还算有序,但城内还是很脏乱的,乞丐很多不说,犹如豺狼的恶吏豪奴横行街市的情况很常见。

晚上更是沉寂如末日,只有鞑子闯入民户家里奸淫掳掠时的浪笑声与结束后的哭声咒骂声,而不像现在这样,夜市灯如昼。

更让朱元璋惊骇不已的是,他竟然看见自己麾下几个义军在帮着一老人推着满载瓜果的人力木车,而不敢相信地问着随行的汤和:“这是怎么回事?”

“章先生让做的,说如果弟兄们维持城内秩序时若没事做,就让他们帮老弱妇幼做事,也别让他们闲着,主要是担心他们一闲着就惹是生非,或者被豪门大户拉拢利诱或者坑骗使坏。”

“而受章先生启发,咱和兄弟们在整顿秩序之余,也就不敢再去青楼酒肆这些豪门大户子弟去的地方,也就真的见百姓需要帮忙就帮了,反正咱们弟兄都是苦出身,是不缺力气的。”

汤和如实回道。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