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 章 晋江文学城独发(2 / 2)

但话说回来,假如余缺没有这个实力,那宣传出去便是适得其反,后续还可能招来其它黑客组织的攻击。

有2247存在,余缺不觉得这是问题。

对于宁海生说的“游戏竞争”,他也不觉得是坏事。相反,他很乐意——他做游戏,开公司的初衷之一,就是想用优质的游戏来内卷一下行业其它公司。但他一个人的力量始终还是小的,假如帮助了其它游戏厂商,能直接或间接促使更多优质游戏出现,他只会更高兴。

听着宁海生一边思考,一边给出的方案,余缺略略点头。这事宣传出去,可以帮助到其它游戏厂商,也有利于自己公司的宣发,属于双赢。

通过交谈,对于宁海生的个人能力,余缺算有了初步了解,面上不显,心中是欣赏的。

殊不知,他对宁海生看好,宁海生同样对他非常欣赏。

在被苏雾介绍这个公司前,苏雾是这么形容公司的:“大家工作都很卷,但是每个人都喜欢这里,项目做出来很有成就感,老板给钱也很大方,日常听得进大家的建议,真的很难得。”

他当时在笑:“最重要的是给钱大方是吧?”

“我出来工作本来就是为了钱,不找个大方的老板,难道找个小气的,天天给我谈理想画大饼?”苏雾嘟囔了几句,又道:“不过余总要是跟我谈理想的话,我是能听进去的,毕竟他对游戏的态度非常认真。”

何止是认真呢。宁海生想:这位余总对游戏的态度实在是太真诚了,而且很有气度。他好像不怕和别的游戏竞争,反而是期待有更多的游戏来和他竞争。

他现在

很相信,假如入职这家公司,他应该也会工作的很愉快了。

两人越聊越投机,后面的思路也发散起来。

宁海生坦言,此时他还没正式接手过游戏相关的业务,因此在某些环节上还处于学习中。不过,目前有个现成的途径,也就是那个名为“如影随形”的主播。

屋里两人在聊着宣发的事,一墙之隔,员工们在各自忙着手上的工作。

数值小哥突然看着电脑骂了一句:“我靠,怎么这么不要脸啊!”

其余人抬起了脑袋:“怎么了?”数值小哥的脾气平时蛮好来着。

他一掌拍在了键盘上:“有人抄我们游戏!”

“什么?”

“我靠真的?”

听说这话,一群人全涌过去了。

电脑的画面是游戏平台“gamer”,数值小哥本来是打算在平台上查看一下玩家们的最新反馈,结果刚点进去,就被推送了一个和《绝密档案》形似的游戏:机密档案。

这游戏现在还没上线,但已经购买了游戏平台内部的推荐进行推送,从名字到标签到画风,完全是贴着脸照抄他们。点进去一看,里面已经有了一条评论:

【粉毛歌留多:大家快跑!这是个老惯犯!】

“惯犯?”有员工将鼠标挪到游戏页面的厂商一栏,点进去一看,果然如此。

虽然说现在游戏行业风气不好,就是大厂也有不少抄袭和跟风之作,但一家游戏厂商,没一个原创游戏,全是抄袭,也实在是有些过了。

按热度往下排列,这家厂商目前最火的游戏,是自称对标《新中世纪》的一款西幻手游。写作对标,实际还是抄袭。这又不得不提,《新中世纪》是抄袭了3A大作《半人马》的,游戏很火,抄袭这点在业内是公认的实锤。

也就是说,这家公司抄袭了一个抄袭作,并且游戏目前还有一定的热度,在持续运营。

顺便一提,之所以说他们是抄袭的《新中世纪》,而不是源头的《半人马》,主要还是在于游戏内容上——他们进行了典型的“取其糟粕,去其精华”。

西幻其实是个很好的题材。

在《半人马》这款游戏里,将西方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圣城之战”,和西幻的神话体系相结合,世界观宏大,人物饱满,战斗系统也相当完善,无论是骑士的盔甲,还是别在腰间的十字剑,无一不精致,无一不考究。

而《新中世纪》在抄袭时,因为涉及到国外的宗教元素不能过审,因此在剧情和设定上进行了不少魔改,但这同时也避免了文化上,西幻作品在国内的“水土不服”。

加上照搬了核心玩法后,又大幅度降低了操作门槛,他们还舍得投钱去进行优化画面,因此实际上玩家们在《新中世纪》的整体体验是相当不错的,否则也不会日活达到那么高的程度。

但《新中世纪》同时也搞了不少被玩家诟病的骚操作。

——说这家游戏公司抄袭的对象是《新中世纪》

而不是《半人马》的原因也在于此,他们把《新中世纪》里最被诟病的那部分一个不落,且对方魔改后的剧情和改版的操作几乎是换个方式就贴了上来。

其实抄袭不抄袭的,有些玩家介意,但更多的玩家是不在乎的,他们花着钱和时间来玩游戏,纯粹就是为了自己高兴,哪里管得了那么多?

更何况,游戏的事,那能叫抄吗?那叫缝合。

缝一个游戏,又学不到精髓,那才叫抄袭,缝好几个游戏,那叫“究极缝合怪”。现今缝合甚至已经成了游戏前期宣传的卖点,最出名的一句宣传语是“坏消息,他缝了,好消息,全缝了!”

这家公司在抄袭《新中世纪》时,也缝合了很多其它游戏的设定、玩法、人物等等,因此哪怕口碑差,水军下场都维持不住评论里的低分场面,但作为“缝合怪”,还是一直有不算低的热度。

在游戏的评论中,虽然有骂他们抄袭的,但更多是骂游戏体验不好。

比如优化不好,高配置的手机游玩还掉帧,发烫。战斗做得没有打击感,抄人家也没抄明白。界面的ui这个游戏拿一点,那个游戏拿一点,卡池倒是做得多,光人物池就有六个,还有其它类型的池子,加起来一长串。

员工们了解这些的时候,陆含昭把这游戏下到了手机里,打开一看,花里胡哨的界面,各种各样的礼包。战令、月卡、年卡就算了,竟然还有“每日充值、限时充值、累天充值、累天必充”等等。

陆含昭都惊呆了:“这是游戏吗?这是充值系统上内置了一些贴图文件吧?”

但就是这样的游戏,依旧有人玩。

从这个厂商出品的游戏看,除了最出名的这个,其它游戏也硬是靠着抄袭和贴脸跟风,每次都能蹭到一些热度,虽然后续被玩家狂打一星,但能运营,就证明收入高于了投入,也就是圈到了钱。

现在的情况是,《绝密档案》的热度高,他们也立马挂上了差不多的游戏图标和名称。名字只改了一个字,连游戏CG都是直接拿他们剪辑的那个视频跑了AI放出来的。

前后对比了一下这些惨不忍睹的游戏情况,这个抄袭作还没上架,苏雾就想象出了实际大概的画面。她重重往椅背上一瘫:/撒式吸氧.jpg

苏雾:“不行了,他们这操作也太恶心了,看得我心脏病都要犯了。”!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