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花锅(1 / 2)

说建学校也没什么好谋划的, 现在建房子就是土里掺上稻草碎,压模子里做土坯。

土坯房子好建,就是地方不好选。

他们大队不算小, 十个小队放这头离那头远的, 那边队里的人就不愿意。

让队员选不知道选什么时候才能选出合适的地方, 还是江文清说:“不如就建仓库后面吧。”

“大家上工都要路过这边, 离哪头都不算远。而且仓库后面空着几间房把门改改圈过去当学校还不用大建了。”

大家一想确实是这样, 后面那几间房倒了半边墙才没有用来当仓库。改改方向修整一下,比新建好多了。

最主要的是快, 年前能建好, 年后就能用上了。

江文清选仓库后面也有点私心,这穷年荒月少不了有人吃不上饭。

饿极了的人总是能做出些冲动事,万一真的有人去偷仓库她上哪逮人去。

建了学校那边人来往多了,还能帮她看一看。

学校的地址很快定下来, 剩下就是大队长组织人修整房子, 还有打桌子等等一堆事……

很快大队长就面临一个难题, 公社说了建学校是队里的事, 帮学校干活不能算工分,但是大家都知道建学校是好事不少人愿意自愿帮忙。

可就算修房子自愿帮忙, 打桌子, 购置课本一些要买的东西大家就帮不上忙了。

这样算下来会计不愿意了,队里本来就靠地里的活计平衡收支, 现在建学校都要钱, 这样花账上裹不过来。

江文清知道以后就让会计算算,如果自己带桌子带课本,第一年免学费,第二年再开始交学费裹不裹得过来, 这样队里只需要出一个老师就行。

这样一算就算到时候没几个学生,他们也不会亏太多。

要是学生多,第二年收支平衡起来就可以给学校增添东西。

事解决的快,笼罩在大队长脸上得乌云又走了。

队里人忙着修学校,修新房得时候,江文清正在蒸罐头。

前几天陈木文去送二十斤糖山楂,听他说他还没走就让人分完了。

兵哥还想让他送点,可惜家里糖不够。

剩下的冰糖和白糖,江文清还要渍油柑,还要蒸罐头。

陈木文带回来得麦芽糖,她弄了一些出来蒸,蒸出来得罐头汁水有些发浑,不如白糖和冰糖蒸出来的透亮。

不过那些可以留着家里人吃,换给别人的还是要用冰糖和白糖。

那些山楂蒸好只用了二十多个瓶子,剩下十来个瓶子江文清做了几罐糖渍油柑和糖渍板栗。

留了送人和自己吃的份,江文清让陈木文和他大哥全送到县城去了。

上次采得柿子还硬着,陈翠春收一部分到地窖,剩下的江文清挑一些放米缸里埋一天,第二天拿出来的时候就变成软塌塌得“懒柿子”了。

懒柿子其实就是软柿子,前进生产队这边得人习惯叫懒柿子,江文清也跟着一块叫。

懒柿子催熟以后皮薄肉软,汁水非常丰富,最主要的事它非常甜。

吃起来也完全没有涩味,江文清埋了十来个在米缸,拿出来就吃完了。

其实他们这边得人吃东西口味比较偏咸鲜,对甜食不是特别热衷,陈家就陈木桃和江文清特别喜欢吃甜的东西。

但是这个懒柿子全家人都很爱吃,没放地窖留在外面得这些,没几天就吃完了。

陈木桃这几天吃的手指都是黄色的。

过了霜降,江文清特意空出时间,让陈木文一大早就把地窖的柿子拿上来。

她以前听说过了霜降晒的柿饼最好,为了一次就晒成功特意挑了这个吉日开削。

柿饼可以晒也可以晾,晾的比晒的慢。最近天气不错,江文清对柿子正是热络的时候,想快点吃上就选了晒。

把柿饼洗干净晾干,皮削掉柿子把留着用麻绳系起来,方便挂起来晒。

削掉皮的柿子还要放热水里泡一会儿,泡好之后拿出来挂在院子里放太阳下晒就行。

等两三天以后柿子表面皮已经晒皱,里面的芯还是硬的,要开始捏柿子,把里面的硬芯揉开,这样晒好的柿饼才会变成溏心的。

捏完以后再晒一天其实就可以吃了,不过多晒两天口感也会更好。

完全晒好柿饼收起来,把一起晒干的柿子皮盖在上面捂住,捂几天表面就会出一层白霜,这样柿饼就会变得更甜更软糯。

等以后天越冷白霜出的就会越多,现在她们家柿饼才开始晒,想吃上还要等几天。

大半筐柿饼削好挂在院子里,成了陈家独特的风景线。

陈木桃每天上学之前要亲眼看着柿子挂出去才肯走,还有队里小孩趴在陈家的墙头对着院子里的柿子流口水。

陈翠春被他们流口水的馋样看怕了,赶紧让两个儿子把柿饼弄到后院晒去。

要江文清说后院还没前院安全,至少前院随时有人看着,后院院墙也不高谁摸进去也不知道。

好在前进大队的队员们在忍字这一点上都有点心得,没有小孩翻墙头吃柿子。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