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艾畜进步了啊(1 / 2)

第486章 艾畜进步了啊

徐庶带领众将离开天气凉爽的上党,刚刚渡过沁水,就立刻感受到了赤日炎炎似火烧。

大司马张杨中暑染病,居然难以起身,只能让贾逵先来迎接众人,吕布听说张杨染病,心中甚急,让徐庶等人自己先回雒阳,他要转头去野王看看老友,宋宪也挺担心张杨,嚷嚷着同去,连许攸都急了,表示他之前也认识张杨,也一起去看看算了。

这倒不是因为许攸跟张杨真有什么交情,只是因为许攸这一路上总感觉如芒在背,好像有一条饿狼正仔细盯着自己。

之前许攸用离间计,蔡琰难以破解,连徐庶也一时想不出什么高招,也只有将此事交给了许攸,让他无论想出什么办法都得把这件事摆平。

许攸满口答应,说正在想办法,可马超脾气不好,之前听王凌说这是许攸的鬼主意之后,他就很想弄死许攸,现在许攸在身边,马超更是每天都游魂一般在许攸附近游弋,看见许攸的目光投过来,马超也咧嘴微笑,一脸和善,吓得许攸只能日夜紧紧跟在吕布身边,听说吕布要去野王看张杨,许攸也吓得赶紧表示同去。

“去是可以,但是子远啊,你一定得把事情给我办妥了。”徐庶认真而严肃地道,“马孟起之事并非私事,事关并州根本,此事若是做不成,你也别回来了,到时候我让张燕帮你找个山头落草便成。”

许攸苦笑着点头,压低声音道:

这一战他出了不少力,尤其是在开战之初,沮授安排在河内的众多密探纷纷发动,企图烧毁徐庶军转运的大量粮草,贾逵亲自率军护送军粮,昼夜不停,还率领士卒主动出击,将沮授安排的密探一一斩杀,圆满完成了往前线送粮的任务。

也就是因为对他的信任,不然以张杨这种活着挺好死了也行的性格,刚刚被包围那一波徐庶军应该会过的更加难受。

徐庶就不相信袁绍稍微重视一点还能把事情弄得这么搞笑,这纯粹就是袁绍自大,根本没把吕布放在眼里,甚至没跟沮授田丰等人商量,自己随便层层外包给手下人就去做,结果就把事情搞成了这样不可收拾。

只是此事将军还得考虑好啊——马孟起性子桀骜暴烈,真如狂奔的野马一般。

简单的说,袁绍在击败公孙瓒之前的时候是海纳百川,当时天下豪士谁来投奔他都折节下交,郭嘉、荀彧也是当时去投奔他的。

“将军猜的好啊,不过这个词能不能换一个啊,卑下……卑下现在听得浑身发抖。”

“呃?”

而伏皇后、董贵人两人更难处置,魏续魏越二人不停撺掇昌豨动手把这两个女人绑了,对外说这俩人被乱军绑了就是了。

徐庶论功行赏,先让贾逵担任野王令,级别虽然不高,但考虑到张杨的身体和张杨军一贯的情况,这算是把整个河内军的大事都托付给了他,之后贾逵只要认真做事,积攒功劳,很快就能做到太守,前途自然不可限量。

我以诚待孟起,若是孟起骄横反叛,我自率精兵讨之,袁本初我都不惧,何惧孟起?

只是子远对袁绍之事的解释,我倒是觉得多有些不妥。”

现在只有一个女人管教,日后怕是不成——当年袁本初前妻甚贤,只是早早病逝,之后袁本初再娶,便娶了那毒妇,后面的事情将军也知晓。

袁本初能坏事,也是因为恃强而骄,渐渐不恤功臣——张景明奔走有功,使韩馥让印,袁本初因小事夷其族;大将军征黑山得胜,袁本初因小事将其逐走便罢,居然还遣人追杀;董公仁平定巨鹿有大功,之后兼任魏郡太守,两日三捷,可谓大才,就因其弟在张孟卓军中,袁本初欲加害;麹彦度固然犯上骄横,可此人何等功劳,逮捕下狱便是,何必一路苦苦追杀,要取其首级而后快?

这四人,皆非河北士子,袁本初动辄格杀,不念旧恩,连子远的家人下狱,此人也不肯快刀斩乱麻救出,他对河北人物如何,对他人如何一目了然,这岂能只怪罪刘氏一人?”

毕竟徐庶安排地再周全,也不能具体算到一战的斩获如何。

“徐将军这话说的……我有手段坏事,自然也有手段成事。

张导(张景明)、董昭、吕布、麹义这些人就算真的犯了什么天怒人怨的大事,袁绍也可以用相对高情商一点的手段对付他们,甚至能提高自己的名声并赢得宽仁之名。

天子也不想牵扯太多,觉得艾先生这个台阶给的实在是太好,感激之下,升艾先生为太仆,酬谢他的功劳。

毕竟是徐庶军的第二人,艾先生的话还是很有话语权的,他这么一说,本来紧绷的雒阳算是彻底安宁下来。

我看,不如马超抵达雒阳拜见天子之后,将军用些手段让马超大病一场,之后升其为并州牧、卫尉,居雒阳养病,令其弟马岱与庞德暂代其掌管兵马。

之后的事情嘛,想来将军也都懂。”

许攸苦着脸道:

既然如此,我便亲自去一趟太原,定将此事了结,还请将军写一封手令,让段煨、裴茂助我。”

“此番将军大胜,雒阳那边,艾先生也平定大乱。

作为多年的老反贼,许攸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只是天下懂这个道理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徐将军这般本事,许攸服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