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耕战立国(2 / 2)

强明 阳光下写字 5304 字 2个月前

他迫不及待地道:“继续说,资源从何而来?”

一旁的马和听到两人的对话,脸色一变,无声地挥手让所有人全部退到殿门之外。

“资源,当然只能依靠种地和手工制造而来。”魏明淡淡地笑道:“粮食、布匹、木材、钢铁哪一样不是这样来的?若是没有这些东西,这仗还能够打下去吗?”

“当然不能。”朱棣对征战太清楚了,甚至比魏明都要了解得多。

只是以前他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现在被魏明提醒自然一点就通透。

既然都说到这里了,魏明也不介意多说一点:“种地可以积累打仗所需要的资源基础,同时农人劳作又能够锻炼体力培养优质的军士。耕种劳作和训练战备之间的相互交替是十分必要的,耕作生产资源和征战相互结合,相互转化,相互促进......这才是耕战立国!”

“好!好一个耕战立国!”朱棣忍不住拍手称赞,甚至他脑海里都已经浮现出堆积如山的物资和一眼望不到头的精锐之师了。

看向魏明的目光,朱棣竟然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朱棣忽然之间想到了什么,他收敛住情绪,试探着问道:“可是有不少人大臣都告诉朕,应该以文治国,这样天下才能长治久安。怎么到了你这里,偏偏是耕战立国呢?”

“皇上最好是不要信了他们的鬼话!”魏明丝毫没有客气。

如此粗俗的言语,听得一旁的马和眼皮直跳。他没有想到魏明一介文官,说出的话竟然和军营里的兵痞一样。

朱棣却反而闻言哈哈大笑起来,他对魏明的话十分受用。一股熟悉的感觉传遍他全身,让朱棣浑身上下一阵轻松。

“那你说说,以文治国怎么就是鬼话了?”

魏明撇撇嘴,毫不犹豫地道:“文官之所以说这话,那是因为他们想要皇上重视文教。而一旦皇上重视,那么他们这些依托文治而生的人,自然而然能够获得极大的好处。相反,若是皇上重视军武,自然得到好处的就会是军中大将。”

“既然鼓吹以文治国能够得到好处,而另外一个他们却什么都得不到。如此一来,他们为何会不断地吹嘘以文治国如何如何地好、怎么怎么样重要,也就不足为奇了吧?”

朱棣听得完全呆住了,他原本以为魏明会像讲经一样辞藻华丽的论辩呢,没有想到魏明竟然直接撕下文官的遮羞布!

说什么以文治国,不过是为了得到好处!

“这......这......”朱棣都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了,他不知道该怎么表达此刻的心情。

五味杂陈地看着魏明,朱棣有些哭笑不得:“你这小子,还真是什么都敢说啊!”

马和也是满脸震惊地望向魏明,心里庆幸刚才把所有人都赶出去了。要不然,魏明这话若是传了出去,那些文官还不把他给撕了?

多少文官奉为圭臬的东西,多少文臣一辈子的坚持......结果在魏明口中,只是“私利”两个字而已。

“臣就是这样,心直口快而已。”魏明一脸无所谓地道。

“好一个心直口快!”朱棣高兴地哈哈大笑,“不过朕喜欢!”

顿了顿,朱棣好奇问道:“这么说,以文治国在你看来就是一无是处?”

魏明停顿了几秒,认真问道:“敢问皇上,大明的文治比得上前宋吗?”

朱棣神情一怔,随后摇头:“前宋文风鼎盛,大明......还要差上一筹。”

魏明淡淡地看了朱棣一眼,什么叫差上一筹?简直是差一大截,甚至都有难以望其项背的感觉。

不过这不是重点,魏明很满意朱棣的回答,继续说道:“可是前宋直到灭亡都没有能够一统天下,燕云十六州一丢就是三百一十九年。而大明的文风不如前宋,但是却在短短的十五年内一统天下,不仅重新将失去几百年的故土收复,还横扫整个大漠。”

“敢问皇上,这些依靠文治,能够实现吗?”

当然不能实现!

若是能够实现的话,前宋早就应该实现了。

“朕明白了。”如此直观的对比让朱棣大受震动,而且前宋距离现在并不远,当时什么情况史书上有不少记载。

“当然,臣也并不是说以文治国就一无是处。”魏明语气缓和道。

有一次出乎意料的话让朱棣再次惊讶地看着魏明,问道:“你还有什么高见?”

马和支棱着耳朵,满是佩服地望着魏明。能够让皇上以征询意见的态度来对待魏明,这是极为少有的。他这辈子,只在皇上面对道衍大师的时候见过。

“不是什么高见。”魏明笑着道:“文治的确是对管理百姓、安定一方有着不小的作用,也不能完全舍弃。在臣看来,这两者是一个主从的关系。耕战立国乃是根本,是国家强大的保证,就如同一块皮一样。以文治国则是毛,是对耕战立国的补充。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主从,主从......”朱棣嘴里忍不住念叨起来,越是琢磨他的眼睛就越是明亮。就如同原本笼罩在他眼前的迷雾逐渐被风吹开,眼睛看到了明亮的阳光。

“哈哈哈......”朱棣这些日子的烦闷瞬间一扫而空,笑得极为畅快。

看着长笑不止的朱棣,魏明不由得看向旁边的马和,轻声问道:“皇上这是怎么了?”

马和意味深长地看了魏明一眼,低声道:“魏大人,你立大功了。”

作为跟在皇上身边的贴身太监,马和当然明白皇上为何笑得这样畅快。自从皇上登基之后,就有不少文官在皇上面前说不能妄动刀兵,要与民休养生息......就差说出那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话来了。

可是在皇上心里,四夷未服,北方蒙元还做着南征的美梦,随时都可能南下。这种时候,怎么能够放下刀兵?皇上之所以来这里射箭解闷,也是因为这个的缘故。

魏明没有明白,马和也不再多说。

朱棣却不再继续说这件事,转而问道:“听说你炼出钢铁来了?”

“是的。”魏明连忙回答。

本来就是来禀报这件事的,结果被朱棣一句话给带偏了。

朱棣毫不在意,他心情大悦地说道:“正好今日朕有空闲,便亲自去看看你炼出来的钢,怎么样。”

这是啥意思?难道朱棣要去看炼钢吗?魏明没有想到,朱棣还有这样的兴致。

“摆驾,去工部。”

“遵旨。”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