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的话 第一百六十二~一百六十八章回顾(2 / 2)

心愿归宿 昔年瞳影 6788 字 2个月前

一开始,张恒戟说“我保证我娶了你以后,一定会对你好”,李枫荷反驳他“你怎么保证”。

这时,赵妤曦说“他当然保证不了。对一个人好,是需要钱的……你不是一个贪财的人,他有没有钱不重要,对吧”。她用金钱试探李枫荷。

李枫荷回答了两次,她答的都是“对”,但第一次更像真话,第二次更像假话。由此可见,李枫荷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不贪财的人。

第二步,赵妤曦用力量试探李枫荷。她没有给李枫荷太多思考时间。

第三步,“你不妨把你的择偶标准说出来,你想要什么样的、你喜欢什么样的”,赵妤曦给了她足够的时间思考,让她的疑惑不断加深。

第四步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我来说一个答案,你听听合不合适。你不喜欢他,或者说你讨厌他,是因为你不了解他。其实,你和他之间的关系还没到喜欢和讨厌的程度”。

第二部分,“你那时拒绝他的表白,你的理由是什么?那些理由放到现在还成立吗”。

第五步,“如果你不讨厌他的人格、不讨厌他的性格,那你不妨想象一下,你嫁给他之后能得到什么”,然后,赵妤曦开始给好处了。

第一个好处是生活方面的,“明年这个时候,你们可以在世界各地旅游,也可以在幽龙大学、水木大学里上学,也可以呆在家里,做你们喜欢做的事、做你们想做的事”。第二个好处是财富,这算是对症下药了。第三个好处,权力,把一个人烧成灰的权力。

第六步,李枫荷问赵妤曦,“他说他娶了我以后一定会对我好,你觉得他能做到吗”。赵妤曦解答她的疑问,“用生命联系在一起的两人,还有什么是不能信任、不能分享的呢”,这既是劝告,也是威胁。

这六个步骤里包含着赵妤曦对婚姻和恋爱的理解。她的观点看起来没有明显的错误,在道理上也能说得通,但是,她用这些看似正确的道理引导别人做错误的事情。

此外,虽然赵妤曦掌握的道理很多,但她还是不能正确对待顾庭昼,她的这些道理讲给别人听,作用很大,在她自己身上,收效甚微。

————————————

第一百六十七章《物超所值的付出》

本章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慕正光和徐萦则的对话。

这部分内容很简单,慕正光猜测放火的人是二阶渐近者,徐萦则说“纵火者的身份范围还可以再缩小一些,他大概是二阶近古者”。他们都猜对了。

第二部分,在逛街之前,赵妤曦和顾庭昼的对话。

这段对话的主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赵妤曦劝顾庭昼不要给徐萦则送生日礼物。

她的第一个理由是,“徐萦则是女生,你给她带礼物不太合适”。

顾庭昼不这么认为,他说“以我和慕正光的交情,我给他喜欢的人送一份礼物也合情合理”。

赵妤曦以退为进,“这次先看一下慕正光送什么,你要是想送的话,可以等过年、等她下次过生日再送”。

紧接着,顾庭昼问了一个问题,“你是怕慕正光吃醋”。

赵妤曦说,“占有欲和控制欲比较强、患得患失、疑神疑鬼的人容易吃醋。这几个条件,慕正光都不符合。而且,慕正光也没有开窍太多,在他的意识中,可能根本没有吃醋这一概念”。

在第六十六章的总结里写了,“慕正光没有把徐萦则的联系方式当成不可告人的秘密”。第七十九章的总结里写了,“慕正光尊重、不干涉徐萦则”。由此可见,慕正光确实不是赵妤曦说的“占有欲和控制欲比较强、患得患失、疑神疑鬼的人”。

赵妤曦对吃醋一事的分析没有明显错误,她对慕正光的评价也没有明显错误,她对待顾庭昼的方式是错误的。

顾庭昼问的第二个问题,“既然他不会吃醋,那我为什么不能送礼物呢”。赵妤曦的回答是,“因为男女有别……你作为外人,给徐萦则送礼物,肯定是不合适的”。

第三个问题,“在一起就一定要有肢体接触吗”。赵妤曦的回答是,“没有人说过在一起就一定要有肢体接触,每个人都有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

劝告到此为止。

第三部分,在逛街期间,赵妤曦和顾庭昼的对话。

对话的主题是礼物的价格。

顾庭昼认为,她应该送便宜的礼物。赵妤曦认为,她应该送昂贵的礼物。

在这一章里,赵妤曦对顾庭昼的了解加深了,两人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好了,他们能一起逛街,一起看电影。

在第一百六十二章写了,“等我帮你完成交接之后,我会再来找你,到那时我们再来讨论我能给你什么”。

文中没有写两人的讨论,难道是作者忘了?又或是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还没有发生?

首先可以说明的是,作者还记得这件事。

赵妤曦能给顾庭昼什么?两人能在一起讨论私事,能一起逛街,能一起看电影,这些都是赵妤曦能给顾庭昼的。

————————————

第一百六十八章《渐行渐远的预兆》

本章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慕正光送徐萦则生日礼物,价值1288元的紫色天鹅发卡。徐萦则让他在发卡上刻上他的名字。

第二部分,赵妤曦送徐萦则生日礼物。红色礼品盒里装着两条项链,两条项链加起来花了她15000。

第三部分,聚餐前的对话。

对话的第一个主题,放火的人怎么处理。

“我认为这个人活着比死了更有意义,所以他现在没受到惩罚”,赵妤曦说的这句话不合逻辑。

“活着确实比死了有意义,但是,他没受到惩罚?怎么能这样?这不是包庇吗”,这是慕正光和徐萦则的想法,他们能看出赵妤曦说的话不合逻辑,也能看出为什么她会说这句不合逻辑的话,因为她想包庇纵火者。

赵妤曦说“让这个人活下去,快乐地活下去,用他来警告世人,更有意义”,这句话引发的后果是:这时,不仅仅是慕正光和徐萦则觉得赵妤曦做的事违背了常理,就连顾庭昼也觉得赵妤曦做的太过分了。

对话的第二个主题,他还会再次放火吗。

“让他爱的人监督他,让他爱的人唤醒他的良心,让他保持理智,想必他不会再做出类似的蠢事了”,这句话听起来很美好。徐萦则轻而易举地戳破了这种虚伪的美好,她问了一句“他和他喜欢的人是刚刚在一起,还是早就在一起了”。

“那两人结婚,我给了他们荣华富贵,也给了他们权力、自由、尊严、挚爱”,赵妤曦说这句话的时候是很自豪的,她觉得这件事做的很对。

听了这句话之后,徐萦则对赵妤曦的评价又降低了。

“失去一点点无关紧要的短暂的自由,换取更长远的自由、更美好的未来,那个女生应该是不亏的”“顾庭昼很佩服赵妤曦的果断和魄力”,赵妤曦越说越过分,慕正光和徐萦则越听越反感,但是顾庭昼却开始佩服她了。

徐萦则反驳了赵妤曦,慕正光也反驳了赵妤曦,他说“你把人当成工具了”。

“虽然这种生活方式与他们原来的生活方式很不相同,但这不代表新的生活方式是有害的。即便我不干涉他们的生活,他们也不可能获得他们想要的自由”,赵妤曦说的是事实,这些话听起来很有道理,让人无法反驳,但是,她说这些话是为了推卸责任,而不是讲述事实。

顾庭昼发表了他的意见,“有道理”。由此可见,和慕正光、徐萦则渐行渐远的不仅仅是赵妤曦,还有离赵妤曦越来越近的顾庭昼。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