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82(2 / 2)

徐希羽吃软饭是个大事件,现在的热度很高。刘主任又有孟成明那边打招呼,所以,他决定用央新网的账号评论一下。

新闻人,也是有kpi的。

有热度不蹭那还是新闻人吗?

很快,他的评论就写好发出去了:【作为一个公众人物,要充分考虑自己的言行举止为社会带来的影响。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年轻人,更不该忘记先辈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精神。

不能走捷径、走歪路。要脚踏实地、苦干实干,集中精力的去提升自己的能力,提升自己的思想,做一个对社会有正面贡献的人】

央新网的评论,可以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一堆人开始嚷嚷着,官媒开始盖棺定论了,评论区里更是如同过年。

也就是在“群情激奋”的时候,徐希羽的维博也更新了。

这下,围攻的、看乐子的、找热度的一瞬间全都涌了过去。

只见徐希羽的维博里写到【关于网络上的舆论,我做如下几条回应:

第一,请问各位对于“吃软饭”的定义是什么?

是不是女方比男方年纪大或者经济条件好,就算是男方在吃软饭。

如果是这样,在各位大肆攻击我的人心里是不是默认了,条件好的女性她的择偶选项,只能是去寻找比她条件好或者相当的男性。

如果这名女性找了一个经济条件不如她的男性,是不是就应该被抨击?

那么请问,这是不是在侵害女性自由择偶的权利?

男性可以向下兼容,女性却不能,等于说女性越奋斗,反而择偶的范围越小,这不是很荒谬吗?

我们假设一种情况,在华国有条件最好的适龄且想结婚的男女各50名,没有比他们条件更好的人了。

基于男性可以向下兼容女性不能的规则,在这50名男性中,有25名男性选择了和比他条件稍差一些的女性结婚。

那么剩下的25名女性怎么办?

是不是就要单身一辈子?

这是不是在剥夺女性正当的权利?

还是说,在各位攻击我的人心中,默认这个社会的女性不如男性。

不然为什么所有女性都要向上兼容?

不然为什么你们认为所有女性都能向上兼容成功?

第二,各位对于我“吃我女朋友吕沁瑶女士软饭”的定义是什么,是她对我进行了经济上的资助,还是别的什么。

如果是,请拿出证据来证明。

第三、我注意到@央新网评论说,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需要记住先辈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精神。

请问,这个年轻人包不包含女性群体。

请问,如果在一个家庭当中,女性需要在家里照顾家庭,男性则是出去工作赚钱养家。那么这个照顾家庭的女性,属不属于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

如果属于,那么在“女强男弱”的家庭当中,男性照顾家庭属不属于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

如果男性照顾家庭不属于自力更生,是不是默认了照顾家庭的责任就是归属于女性的。

这是不是又是对于女性的压迫。

如果男性照顾家庭也属艰苦奋斗自力更生。那么,就回归到第一个问题,吃软饭的定义到底是什么?

除此之外,要是把能否恋爱、结婚的条件定位在经济条件上,是不是在人为的制造阶级矛盾。这是否违背了自由、平等的核心价值观?

最后,我不理解,明明所有人都知道#开班#是一个玩笑。为什么有人非要上纲上线,为什么非要针对性的去去挑起对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