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拿奖了(2 / 2)

东西是送进去了,但人现在是真的见不到啊,海德薇都在房间里面待了一整天了,也就和陈星在手机上能聊几句……你这求仁得仁,怎么还害羞起来了。

算了,晚上那种场合她也不适应。

国内……

陈星在阿尔勒得奖的消息第一时间就流传在比较关注摄影比赛的群体当中,在今天以前他们在网络上是看不到具体的票数的,很多人都以为这个年轻人凭着关系入个围就不错了,怎么就得奖了?

“黑幕啊黑幕!”有人在一个三百多人的摄影群里面大喊。

这是一个扫街博主创办的微信群,说是粉丝,但其实真的会加进来的人都是有相机的。没相机还加什么扫街群,都去加教手机拍摄的阿婆主去了。

如果浏览不正常,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

退出阅读模式,可以使用书架,足迹等功能。

这是一个扫街博主创办的微信群,说是粉丝,但其实真的会加进来的人都是有相机的。没相机还加什么扫街群,都去加教手机拍摄的阿婆主去了。

“什么黑幕?”有人不懂。

他们群里其实挺安静的,偶尔有人拍了照片修好了发进来,大家都会很配合的扣几个6。

“阿尔勒摄影节有个国人得奖了,学校就是法国最大的摄影师学校,这不是黑幕是什么?我觉得周老师和大萍的照片就很好,但在网络上几乎找不到消息。”

他说的两个人是阿尔勒在华夏举办的摄影节获奖者,这样的摄影师全世界有很多,不过他们的作品在阿尔勒很难找到。

也不是票的问题。

阿尔勒摄影节的模式就和普通的摄影节不一样,一般地方举行摄影节都是把大家的照片放到一个地方,方便人观看。但这几个月要在阿尔勒展览的作品太多了,他们哪里有空地来弄这种模式呢?

所以阿尔勒摄影节才是独一无二的。

除了陈星他们这种要竞争奖项的作品,其他的作品全都分散在了阿尔勒的各个角落。

或许你走到了什么废弃的大楼,往里面一走,诶,这里怎么还有几张照片呢?

或者游客住进一家酒店,一进大厅,又发现,咦?怎么这里有张照片还挺好看的,和这个酒店大厅有点搭配啊。

你要你在这个城市旅游,你就会不经意的发现各种照片,这才是阿尔勒摄影节。

“什么华夏人得奖了就黑幕了,你什么成分?”

“是啊,陈星我也关注了,人家专业干这个的。你说他拍的不好?麻烦键盘侠发几张照片出来让我们看看呗?让我这个扑街也学习学习?”

这个群吵得不可开交。

这只是华夏摄影节的一小部分。

很多年轻一点的摄影师都觉得很振奋,加重了他们学习陈星摄影风格的想法,不就是各种颜色的高地饱和吗?学!大不了重新再研究一下三原色。

年龄稍微大一点的,就学不动了,或者说不想学。

陈星才多大?

资料里面说才20岁,还是个学生仔,学他?脸都不要了?

有些人还收了学徒。

对他们来说换风格的代价就太大了。

现在很多人都在说陈星怎么怎么样,有些人听起来就越来越烦,最后莫名其妙就开始黑陈星了,谣言怎么离谱怎么来,反正黑就对了。

但越是吵,陈星的知名度还越来越高了。

哔站粉丝哗哗的涨。

也就陈星不开微博,要开微博这一天估计得涨一两倍上去。

华夏摄影协会也开了个小会讨论要不要重新去邀请陈星,他们这虽然只是个民间协会,但怎么说也是一个全国?质的。要是有协会会员得到阿尔勒摄影节的奖项,那他们说出去脸上有光啊。

两个地方有几个小时的时差,到了晚上,华夏的摄影圈子逐渐安静了下来。

陈星这边却是刚到夜里。

组委会包了附近最大的一家酒店,宴会布置得很时尚,陈星也难得的穿起了西装,坐在最靠近舞台的其中一张桌子上。

他左边坐着诺贝尔教授,教授今天收到消息后直接从巴黎赶过来。陈星下午去接到他的时候是很感动的,有这么一个老师真的是学生的福气。

但一来到这场宴会,他就带着陈星到处去和他的老朋友炫耀。

这让陈星想到了自己确定转学法国后,他老妈的样子。

自己的文章登上了杂志他们都没那么兴奋,自己换了一所学校读书,好家伙,一天的时间整个小区都知道了。他一个人出门的时候,别人还很热情的打招呼说“海龟海龟”什么的。

当时陈星就觉得很臊。

不过这个地方好一点,诺贝尔老师的朋友也都是业界的大拿,不是某着名的导演就是享誉国际的大摄影师,一路炫耀的过程中,陈星也拿到了他们的联系方式。

右边坐着的,是今年的大奖得主,是个意大利人。

如果浏览不正常,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

退出阅读模式,可以使用书架,足迹等功能。

右边坐着的,是今年的大奖得主,是个意大利人。

和诺贝尔老师认识。

同桌还有这次摄影节的公众奖得主,也很年轻,刚才和陈星互相加了,这个软件算是欧洲最主流的聊天软件之一,和手机卡是绑定了的,互相留了手机号就是加好友,和短信没什么区别。

感觉就是短信……

国内的社交软件虽然有很多的缺点,但在便利上是远远超过国外的。

这次摄影节的策展人先上舞台说道:“我们的摄影节也创办了五十年了,这五十年来,我们邀请了无数热爱摄影艺术的人来到这里,不分男女老幼,一起探索阿尔勒的大街小巷。”

然后又说了一些摄影节创办的历史故事。

估计这都是每年要说的,但陈星由于是第一次听,也还觉得有趣。

阿尔勒以前是画家的圣地,梵高嘛,只要对这个画家有研究,那就必须要提到阿尔勒这个城市。但有三个年轻人,却把阿尔勒分成了两个部分。

春秋冬,和夏天。

每年从7月4号到9月25,这段时间阿尔勒都是属于摄影师的。其他时间属于画家们,以及梵高的粉丝。

这三个年轻人,一个是摄影师,一个是历史学家,一个是作家。

所以,在这晚上,除了摄影师的奖项以外,还单独有历史和书籍的奖,用来表彰历史和理论方面的出版物,每年评选出一位获奖者,有8000欧元的奖金。

奖金就不用看了,陈星也看不上这个奖金,但这是名誉啊。

艺术家的名声就是钱。

“我们每年的摄影节都在尝试给观众们带来惊喜,今年我们发现了两个非常优秀的年轻人,其中一个就是来自华夏的陈星,他获得了今年的新人奖,同时,他在最受欢迎奖差点追赶上我们的赫尔曼先生。”

“他们的作品,一个让我觉得回到了华夏最鼎盛的时代,那个马可波罗笔中遍地黄金牛奶的国度,一个让我感觉到了科技的发展,你们是今年摄影节最大的惊喜,恭喜你们。”

陈星先上台拿奖,他和同桌的几个前辈们拥抱了一下,再和刚认识的赫尔曼互相捶了捶后背。

几个月辛苦,家都没回去住几天。

真累。

但这几个小时他也真的觉得很爽,表面看不出来,但听着别人的恭维,那种感觉足够让人迷失。

终于拿奖了。

<!---->

<!---->

本章完!

如果浏览不正常,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

退出阅读模式,可以使用书架,足迹等功能。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