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太子必定封神!(2 / 2)

然后。

李广利就跟着刘据见识到了更加不得了的东西:

“唉唉唉唉?殿下你这是?!”

“哦呦——!”

“苍天啊,殿下你确定要如此,这是否太过骇人?!”

“殿下,在下害怕,请容在下缓缓……”

“……”

只是简单的了解过刘据准备好的节目,李广利已是大汗淋漓,脸上一阵红一阵白,扶着墙才勉强从刘据存放道具的“密室”中走了出来。

他对天发誓,刘据绝对是天才!

刘据搞出来的这些东西亘古未有,而且样样拿出来都足够骇人。

要知道他刚才还只是在没有掩饰的情况下看刘据演示,便已经被震撼到了这步田地。

若是再在盛会上配合障眼法表现出来,节目效果必定爆炸,说不定能当场就吓死几个年纪太大,或是心脏不太好的观众。

这一刻,李广利毅然决然的决定收回此前那句“有些人只是会投胎”……

他无比确定肯定以及一定。

刘据绝对不是因为投胎成了太子,才拥有了比旁人更加优秀的机会。

而是太子这个身份限制了刘据的优秀!

如果没有太子身份,他甚至可以更加优秀,无论是作为倡优,还是作为将领,亦或是作为方士,他都将是无人可以超越的翘楚!

那些方士自称自己可以通神。

刘据则完全可以自称自己就是神仙,没有人能够反驳,甚至连质疑都不配,因为他出手就是人们见所未见的神迹!

此时此刻。

他终于明白了,这次盛会之后,刘据必定封神!

不论是倡优层面,还是方士层面!

同时他也彻底明白了,那些方士口中所谓的神迹,不过都是骗人的障眼法,而在这方面,刘据说是他们的祖宗也不为过!

……

在刘据的带领下,这场“造神”计划的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

李广利作为主持,自是深度参与了其中。

此刻他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正在一丝不苟的组织封闭式排练,同时也不断打磨着自己的台本,甚至乐在其中。

盛会开始之前,公孙卿也提前几日赶到了东莱郡城。

与他一同来到的,还有一些分布在齐地各地的有头有脸的方士,据公孙卿说,后面还会有人陆续赶到。

毕竟现在刘彻还没有开始频繁东巡求仙。

刘据的到来对于他们而言自然就成了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如果能借助这次机会像公孙卿一样得到皇室的赏识与重用,那今后的日子便与成仙也没有什么区别了。

同时与公孙卿一同到来的,还有一个在刘据心里分量极重的人物

——太史公司马迁!

毕竟刘据现在掌握的那些历史知识,其中绝大多数都来自司马迁撰写的《史记》。

当然,对于现在司马迁而言。

那都是未来才会发生的事情。

现在的他也才二十岁出头,还拥有一副完整的身躯,正处于奉父命游历天下、收集编史资料的阶段。

“司马迁见过殿下。”

司马迁见到刘据的时候,也是显得极为激动,就好像见了许久未见的友人,

“殿下有所不知,此前殿下率领使团镇抚南越国时,在下便正好在路博德将军帐下,后来路博德将军命人进入南越国接应殿下,在下也主动请命前往,力求搞清殿下不但令南越国诚心内附,还能令南越国向我大汉奉上巨资的经过。”

“可惜终归是差了一步,当在下抵达番禺时,殿下已经提前两日率众离去了。”

“好在安国大夫与家父相熟,愿将殿下镇抚南越的始末说与在下,在下才不算白跑了一趟。”

“殿下,请再受在下一拜!”

“在下在外游历多年,收集了许多奇人轶事以供编史之用,却还从未见过似殿下这般亘古未有的奇人!”

“尤其是殿下提出的‘一国两政’之方略,兵不血刃便令南疆诸国内附大汉,更是堪称功在千秋的奇策,在下甚至一时之间竟想不出应如何在史书中评价殿下,才能不教后人认为在下辱没了殿下!”

“在那之后,在下一路北上游历,沿途采风。”

“不想竟又在齐地巧遇殿下代天子候神至此,这可真是令在下喜出望外,如今又闻殿下不日便将召集齐地方士百姓共举盛会,赶上如此盛会,在下终于有机会亲眼一睹殿下风采,真乃人生一大幸事!”

“另外……”

“在下心中一直有一事始终不得其解,恳请殿下不吝赐教。”

“在下此前在番禺的时候,曾听使团中有人提到一句与鸟有关的趣事,可究竟是什么趣事,却始终没问出来。”

“可否殿下为在下解惑,这与鸟有关的趣事,可是使团中的暗语?”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