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那么多人是怎么养活的?(2 / 2)

"粮食充足,百姓才能安居乐业。"

"不过我们不能满足于此,要继续关注农业发展,确保粮食产量持续增长。"

朱标恭敬地应道:"儿臣明白,今后将加强对农业的关注,确保粮食安全。"

朱元璋笑了笑,拍了拍朱标的肩膀:"标儿,你能有这样的认识,我很欣慰。"

"希望你能够成为一个爱民如子的好皇帝,让大明江山永固。"

朱标坚定地点头:"请父皇放心,儿臣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为大明江山付出一切。"

之所以会问起这个问题,是因为朱元璋忽然想到,视频里的这个所谓的西安,人口怕不是要逾百万。

如此多的人,食物又如此的充沛,但是一亩地最多也只能收三百斤的粮食,那得种多少钱才能够养活这么多人?

并且看视频里面,那可不仅仅是养活,而是有很大的富裕!

"难不成窗外已经没有了野道,全都被开垦成了良田不成?"

其实也怪不得朱元璋这么想,一亩地最多产粮三百斤,这还得靠老天爷赏恩。

而朱元璋认为,西安这座城市里如果有百万人的话,那么百万人每天人吃马嚼,那么恐怕野外已经没有了山林草地。

至少要全部被开垦,变成田地种上粮食,才能够满足日常所需吧?

针对父亲的疑问,朱标表情也出现了一点古怪。

"父亲你觉得西安人口有百万……但儿臣认为可能不止……"

"唐史记载,仅仅只是玄宗时期,西安的人口已经达到了百万之众。"

"如果过上几百年,又如此的繁茂不缺粮食,那么西安恐怕……"

朱元璋虽然身为皇帝也学习过,但归根结底还是不太了解的。

此刻听到了朱标的话,这才反应了过来,脸上露出了一丝古怪。

"按照这样的说法,那几百万人口也是应该的。"

"后世究竟怎么养活这么多人?"

"那么多粮食,又是怎么运到西安去的?"

在古代城市聚集的地方,人口繁多带来的压力其实就是粮食。

也因此要是没有水运漕运的话,一座城市其实人口是很难突破百万的。

不然的话光是运粮就足以让人头疼。

更别说一旦发生战乱,那就是霍乱的根源!

可是西安身处中原腹地,又没有什么大江大河经过,几百万人每天要消耗的粮食都是一个天文数字,那么这些人究竟是依靠着什么,把粮食从远处运到西安的呢?

看着视频里琳琅满目的食物,朱元璋露出了一丝不解。

而朱标也颇为认同,觉得朱元璋的猜想很有可能是对的。

那就是西安的周围,全都是开垦出来的农田,只有这样以周边广袤的地域种植粮食,来供养一座城市。

才能够经得起这么多人口的消耗。

只是这个时候的朱标还是有一点疑惑,因为消耗归消耗,想要达到粮食极大富裕,可以随便用来做各种吃食,不惧浪费的程度……

那粮食的产量一定不是区区的亩产三百斤可以做到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