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因材施教就可以了(2 / 2)

“皇兄,陈乾设计的这套盔甲不但比我们以前的盔甲轻,而且连我们最精良的马刀都砍不断。”

王衡可是参加了整个盔甲的测试过程,对这个盔甲的防护效果更是赞不绝口。

“皇上,我已经和广义兄在京城找到了地方把成品药的作坊开起来了,这样子我们现在是万事俱备,就看这群不知死活的藩王什么时候跳出来了。”

不但如此,陈乾还让之前把之前找来培训的那些大夫全部召集到了京城,陈乾之前就安排他培训的那些人散落到各地各自寻找有慧根的人加以培训。所以现在一下子集中了差不多两三百人的医疗队伍。

“皇兄,您是不知道。陈乾他还带来了两百多个医术高超的人,他说这是他培训的医疗队。”

这帮人刚到陈乾就让他们进入了军队里面承担起了军医的职责,这些人的医术水平着实惊呆了军队里面原来的军医。

“这是你之前让赵广义找的那些对医术有天赋的人吧?没想到你竟然可以这么快的时间培养出这么多大夫来。”

王莽对陈乾这未雨绸缪的做法非常赞赏,之前他还以为陈乾只是说说而已,没想到陈乾真的做到了。

“其实这些并不难,我们必须打破这种把自己技能看成传家宝的这种思想,因材施教就可以了。自然后面我们培养手工作坊的工人也是要这样子,这样才能给我们大周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人才。”

之前妙春堂的梁大夫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只是后面被陈乾的行为感染了,才把自己的全部技能都贡献出来教给了这些学生。

“好一个因材施教,这么说你不仅是要培养出这么多这种医术高明的大夫,还要培养出更多对多作坊有用的人才?”

王莽听出了陈乾的话里的意思,这大周仅有一个陈乾肯定是不够的。如果陈乾能培养出更多对各个行业都有帮助的人才,那大周的未来肯定是一片美好的。

“皇上,微臣建议在京城成立一间专门教手工技术的技能学堂,专门招收一些对手工技能有兴趣的学生,也不是人人都适合通过科考走上仕途的。这些人学到技能之后可以到专门的作坊去做技能方面的工作,也可以自己尝试开新作坊。这样子不但可以为百姓增加收入,也可以增加地方的税收。”

陈乾这段时间很明显感觉到自己没人可用了,要是能以官方的身份直接对外招生,那他有信心很快就能解决这个用人荒的问题。

“这个事情朕还需要考虑考虑,陈乾,虽然朕相信你。但是毕竟开了学堂不教圣人之道,而教这些技能方面的内容。就怕朝堂上那些人出来阻拦,目前我们还是先把精力放在怎么解决藩王的事情上。”

王莽沉思了一会意味深长地说道。虽然他是皇帝,但是也总是要考虑朝堂上的老臣和贵族的意见,不能什么事情都向着陈乾,而且陈乾目前公布的功绩除了在殿试上出色地应付了大魏的使者之外,还没有其他拿得出手的成绩。

“微臣明白,皇上这是担心那些老臣和权贵们反对。这个事情并不着急,我们可以先以作坊的名义先在做工的工人中挑选人员培训。至于新学堂的事情,等我们以后再打算。”

陈乾也看出了王莽的为难,他自己应该是把事情想简单了,他没想到这个时代的思想这么顽固。来看自己得先从文化领域慢慢入手,让世人先改变唯有读书高的思想意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