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2 / 2)

江氏陪着兄嫂走了一段路,最后被卫恒揽住肩停下,在原地目送他们走远,失声痛哭。

此去岭南,山高路远,一路上疾病酷暑都有可能要了犯人的性命,万一……还不知此生有没有再见那日。

就算再不争气,再纨绔,那也是她嫡亲的大哥。

…………

大理寺监牢门口,烈日当空。

思及江家人多,卫恒特意安排仆人几辆刻有卫氏族徽的马车,携带妻儿幼女,一家四口站在榕树下,等着接老丈人一家。

江老爷子此番没有受长子牵连,另外两位儿子的官身虽小,却也还在,算不幸中的万幸。

对比江南系其他犯官,这已是大大的优待,不知多少心有谋略的政客们,都认为是江老大人在朝为官时的劳苦功高,被太子殿下记在了眼里,所以愿意放江家一马。

能被殿下记在眼里的人,但凡有些眼色的,都不敢怠慢。

是以,跟江大舅他们身穿囚服流放不同,江家其他人出狱时,皆换上了常服,且都有梳洗穿戴过,瞧上去干净体面,并不埋汰。

即便如此,卫含章见到几月不见就老迈许多,连走路都颤巍巍的外祖母时,心疼的都在发颤。

江氏先她一步冲了上去,喊了声:“爹,娘。”

出嫁二十载,自十六年前父亲致仕,举家回了徐州起,江氏就再未见过父母。

路途遥远,她已为人妇,身为当家主母岂可无事回娘家游玩,好在几位兄长时常有来京城,侄子们来京城科考,都会来拜见她这个姑母,还有个幼女寄养在江家,这些年来往也算密切。

其他时间,江氏只能靠书信来聊以慰藉思亲之苦。

大理寺监牢外面还有送江家人出来的官兵们,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实在不是一个释放情绪的地方。

江氏强忍泪意,扶住老赵氏,道:“爹,娘,咱们先上马车,家里已经收拾妥当了,到家再说。”

江氏口中的家,是江家在京城的院子。

当年的江老大人,官拜二品中书令,在京城也是声名赫赫,宅院自然是有的,这些年都是江氏在打点,家里子侄们赴京赶考时,便是直接住自家宅院。

卫含章将两位老人扶着上了马车,里头已经坐不下,正准备上后头二舅母坐的那辆车,才回身,就看见一道修长的身影站在不远处静静的看着这边。

大理寺卿,陈子戍。

见她视线望过来,陈子戍微微颔首,似在同她打招呼。

卫含章蹙眉,不过是监牢放人,也值得劳烦他一个三品大员吗?

卫恒同江氏也还未上车,见女儿目光盯着一个方向,不由也顺着视线看了过去。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