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卧槽,这老头儿(2 / 2)

虽然人走茶凉的事情很正常。

但是各家院校、行政单位都还是有老干部活动中心、干休所之类的存在,多少还是有些能量。

而且从心理上来说,越是退休了,可能越是反感这种不把他们当回事的行为。

所以对昔日习惯的尊重才格外敏感。

现在很受用啊,都有人问秭小伟是哪个院系哪个教授门下的弟子了。

他还是连连合十:“新生新生,大一新生,你们忙,我也去早读,一定把事情解决好。”

这就是个顺手人情,长货车在这里能停多久?

没准儿等下就走了,还把功劳留在他这里。

很鸡贼,很完美。

就算不走也好讲道理的。

结果老头们非要热烈的看他在读什么书。

还有人说早就注意到他在偷偷养什么植物。

最后那个打太极拳的终于开口:“红薯,他在培育红薯茎叶。”

哦,老头们马上一片:“一季红薯半年粮,这个意义很重大呀……”;

“大懒根、牛蒡根、柴根,你选的哪种根系”;

“不是三月才是红薯培育最佳期嘛,你这个课题是反季操作?”;

“你为什么用一次性塑料水杯,没有申请科研经费吗?”

“还有你这个根须培育水量不对啊,伱的导师是谁,乱弹琴!”

“我跟你说,小伙子你这路走错了,听我的……”

秭小伟头都大了,连忙合十求饶:“我就是个大一新生,喜欢捣鼓点这些东西,自己培育着玩儿!”

不不不,老人家们表示你这个路子走错了,未来会祸国殃民的。

科研来不得搞着玩儿,你必须按照我说的做!

不,是我说的方式才对!

没有,这个品种是来自祛除了黑斑病的优选科目,是我当年带队完成的课题,我的红薯当然只能我做主,你们一边儿去。

有三个吵吵起来的,议题都跟秭小伟无关了,明显是他们曾经有科研冲突,现在各执一词。

其他的吃瓜,或者不是红薯这个类别的,但要帮腔架秧子。

看得出来这些位都有下田种地的经历,体能较好,中气很足,争论不休。

热闹极了。

秭小伟好怕他们谁要是突然激动之下脑溢血什么的嗝儿屁,岂不是要算到他头上。

差点给这些老人家磕头,你们换个地方吵吧,什么六几年的灾荒、七几年的下乡、八几年经费光光的纠纷都出来了。

最后还是那个打太极拳的开口:“好了!这就是个新生做种植尝试的事情,你们不要借题发挥!散会!”

老头们才在各自拥趸支持下,骂骂咧咧的散开去。

秭小伟连忙鞠躬送行,太极拳老头深深的多看他两眼,没说话的走了。

忙了一身汗,坐下来看书都嫌这旁边的傻大个儿挡了清风。

真想找个钉子把那几排轮给放了气,好像又记得什么小视频里这种货车轮胎爆了之后要人命!

只好悄悄把户外桌椅都搬远些。

直到快上课,也没看见司机什么的有人来。

他也骑着小电动跑了。

午饭前下课先奔着过来看看,反正距离食堂就几百米,万一人司机在呢。

结果远远的就感觉好像有点什么不一样。

抵近才发现,那看似不起眼的巨大集装箱中间开了个门,放下来个折叠电动梯!

梯步上方的门扇是那种标准的户外纱窗门,比自己那尾门、侧门的磁吸贴纱窗要高级多了。

正说要敲敲门询问下,戴老板在车里探头:“咦,你下课还挺快嘛,上来看看我这宿舍怎么样?”

秭小伟只能说卧槽!

这年轻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