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大丰收(2 / 2)

胖子手上一滑,黑罐子当即就要掉在地上。

好在道神符眼疾手快,一把将罐子抄在手上。

“没看出来,胖爷还是个家境殷实的大户啊,家里的夜壶都价值连城的!”

“这个金代黑釉线条罐,不算很贵重,就是古代人家中的常用器具罢了,也就勉强能卖个五六百,胖爷……有钱人呐!”

道神符手上颠了颠那个黑罐子,轻笑着递给了一边的胡八一,顺手还对王胖子竖起了一对大拇指。

好在这也就是王胖子,对于道神符的调侃没有半点脸红,两眼金光四射的看着胡八一手里的‘破陶罐’。

千万不要小看了五六百块在八十年代的购买力,毕竟这可是‘三十六块万岁’的年代,少数一些高收入的工作,也少有超过每月百元的。

五六百块还只是一个罐子,也难怪王胖子眼睛里闪烁金光了。

“别笑了,那个应该是最便宜的,看看这个“耀州窑黑釉执壶”这东西基本能上千了,品相可比老胡手里那个好,有点收藏价值了。”

一听道神符开口上千块,王胖子急忙上前,伸出双手,小心翼翼的接过他手中的黑釉酒壶,笑的眼睛这会儿都睁不开了。

抱着黑釉酒壶就亲了一口,看的胡八一一阵干呕,差点就吐在怀中那个罐子里。

“符爷,那这些罐子,是不是都是宝贝?”

胖子这会儿也反应过来了,眼神在地上的那一堆罐子中来回扫视。

觉得地上这些罐子,每一个都是价值连城的宝贝。

殊不知,他把事情明显想的太过简单了。

说实话,看着王胖子此时那一脸期待的神色,道神符都有点不好意思把话说开,生怕会打击到他。

“这些瓷器,不是每一个都有收藏价值,至少金国在北方的几个窑口出产的,并没有太高的收藏价值。”

“首先你要看这些瓷器是否完整,其次就是要看官窑和民窑之间的区分,毕竟官窑和民窑产出的这些瓷器,不管是质地还是纹路的绘制都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层次。”

“最好的无疑就是汝窑青瓷、宋官窑的净白素面、哥窑的盘、碗、瓶、洗,以金丝铁线釉面最为吸引人,剩下的就是北宋御用的定窑产出,以盘、碗为主的暖白瓷。”

“最后一个,就是你们运气不错,那一大堆平民窑口中,真有那么一件宝贝。”

道神符给王胖子解释了半天,最后手上的手电筒,缓缓落在了那一堆陶瓷罐中间,光线停在了一个体态不大,形状也不算出众的碗状器皿上方。

胖子和胡八一这会儿眼睛都落在了那个小碗上,实在看不出特别来,这东西就巴掌大小,实在看不出来哪里像是个宝贝了。

“那是个钧窑天蓝釉紫红斑碗,我刚才都以为自己看错了,毕竟钧窑器型一般是以盆、尊、洗为主,仿制古铜礼器的古形器皿,这么一个酒碗出自钧窑实在有点突兀。”

“当然也不完全,官窑专门烧制也不是没有过,一些战功卓着的将领,犒赏这东西也就说的通了。”

这种酒碗器型,在钧窑当中绝对算是少见的,道神符也就见过这么一个,要不是与之相似的一个花盆,就在他家里摆着,他也不一定会留意这东西。

王胖子一听是好东西,连忙上前检查,确认是完整的,急忙摘了手套,擦去上面的灰尘,捧在手心生怕会掉在地上,那摔碎的可就不是一个小碗儿了,那是他王胖子的一整颗心。

“符爷,您说这碗是个宝贝,那这东西得值个一万左右吧?”

天地良心,胡八一已经尽力在往更高的价格去想了,毕竟在他看来,一万块这个价格,已经算是有些偏高了。

全国万元户能有多少,一个酒碗能价值上万块?

可这个价格,在道神符看来,简直不是一般的低,但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受限于这个时代的问题。

“行情每天都有些变化的,我只能说上次见过一件色泽类似的笔洗,港岛一个阔佬花了上百万,当然品相会比你手上这个稍微好一点。”

这个价格一出,胡八一差点当场咬了舌头。

作为一名无产阶级革命后裔,他是真没想过,一个吃饭喝酒的碗,竟然能价值上百万。

“这里的罐子你们收吧,尽量挑选完整性较高的,画工精美细致的,至于器型,越是柔和越好,色泽以天青白为贵,彩色斑纹,渐变色也行。”

“质地粗糙的那些就算了,实在没必要。”

“文房四宝,书房摆件价格更高一些,实用器皿价格往往价格会低一些。”

换做以前,道神符带队下墓,那一定是把有价值的全都带走。

可眼下这个情况,四个人实在是人手有限,那就只能挑选精品回去了。

侧面耳室中,挑选这些较为完整的瓷器,这些工作就交给胡八一和王胖子了,道神符直接领着英子回到了墓道当中,在下来的绳子处安装了滑轮,就等他们把东西打包装好就可以运出去了。

等两人一阵忙碌,又是将近两个小时过去,二十几件还看得过去的瓷器,一一被送到了上面的临时营地当中。

这个过程中,道神符则一直在研究棺椁处的机关。

说句实话,对于这个棺椁,他一直有些复杂。

一次旅途之中,他跟王胖子和胡八一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突飞猛进的拉近,未来的冒险当中,他觉得还是有很大机会可以参与进去的。

至于死而不僵的红毛‘粽子’,其实没多大的必要在放出来了,甚至就连那个所谓的地下要塞也没有太大的必要。

可有些时候,事情就是这么莫名其妙,想了半天没有做决定的事情,偏偏就有人帮你把这个决定给做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